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热带

亚热带

亚热带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8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835篇;相关期刊1159种,包括风景名胜、海洋世界、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蚕学会商品性小蚕饲养规程和蚕病防控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等;亚热带的相关文献由372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金水、文再坤、杨玉盛等。

亚热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78 占比:44.33%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51%

专利文献>

论文:2835 占比:55.17%

总计:5139篇

亚热带—发文趋势图

亚热带

-研究学者

  • 吴金水
  • 文再坤
  • 杨玉盛
  • 肖和艾
  • 陈光水
  • 熊德成
  • 刘琼峰
  • 李明德
  • 杨智杰
  • 彭少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曾锦; 鲁艺; 徐锐; 孙蓉; 刘莹; 曾维庆; 岳志强; 周鹰
    • 摘要: 为揭示云南亚热带地区稳定运行的水压式沼气池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从2019年2-6月每月采集池内微生物样品,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云南亚热带代表性气候区的100 m^(3)的水压式沼气池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沼气发酵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可能随着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总体变化不大;在目水平上的优势菌群有梭菌目(Clostridiales,占33.80%)、甲烷八叠球菌目(Methanosarcinales,占27.70%)、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占18.60%)、厌氧绳菌目(Anaerolineales,占5.38%);产甲烷菌主要由甲烷丝菌属(Methanothrix,占42.00%)、甲烷螺菌属(Methanospirillum,占1.38%)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占0.88%)占主导。在云南亚热带代表性气候区水压式沼气池稳定运行的过程中,随时间变化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组成差异性不明显,产甲烷菌主要以乙酸型产甲烷菌为主导,甲烷转换途径随着时间变化也未发生显著性变化,同时RDA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表明池内温度、进料量均会影响产甲烷菌的生长繁殖,最终影响日产甲烷量。
    • 张铁; 于存; 戚玉娇
    • 摘要: 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分解调控着土壤的养分循环,同时也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但目前鲜见关于倒木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方面的报道。选取贵州茂兰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处于轻、中和重度腐烂等级的狭叶润楠(Machilus rehderi)、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4种常见树种倒木为研究对象,以距倒木外围的3个不同水平距离(10cm、30cm和50cm)的土壤样品为实验材料,分析倒木树种、腐烂等级和距离对土壤真菌种类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喀斯特森林4种树种倒木所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在门级分类上主要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毛霉门,优势属有Mortierella spp.、Phlebia spp.、Pluteus spp.和Chaetomium spp.等;2)倒木的树种对土壤真菌群落相对丰度的影响有差异,圆果化香倒木下的土壤真菌丰富度Chao1指数显著高于青冈栎;3)随腐烂程度加深,4种树种倒木下的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呈显著增加趋势;4)土壤真菌群落丰度随着距倒木距离的增大(10—50cm)变化明显,如狭叶润楠影响的Pluteus spp.、Mortierella spp.和Ganoderma spp.,枫香的Chaetomium spp.,圆果化香的Mortierella spp.和青冈栎的Phlebia spp.和Oliveonia spp.等。本研究量化了喀斯特森林倒木所影响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分布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为倒木分解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提供了科学依据。
    • 蒋红星
    • 摘要: 栎树是普通又特殊的树。它是适应性广泛的世界性树种,为我国天然林“第一树”;它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东西方有迥乎不同的命运它在生态文明时代备受关注,有望成为带给人们希望的美好树种。栎树的冠名很有意思。广义的栎树,又叫橡树、柞树,是壳斗科植物的泛称,全球有8属900多种,广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 姬华伟; 任蕊; 彭明俊; 惠楠; 刘春江
    • 摘要: 亚热带地质富磷土壤生境会影响植物种群遗传结构,但是否影响植食性昆虫种群遗传结构还未见报道.在滇中高原地质性富磷土壤立地和周边典型亚热带贫磷土壤立地,选择寄生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种子的栗实象甲(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为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基因组双酶切RAD-seq测序分析,探讨土壤磷获得性-植食性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1)富磷立地象甲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贫磷立地象甲种群;2)分子方差分析表明,6个栗实象甲种群在贫富磷立地间、种群间以及个体间分化都不显著,但是贫富磷两种立地两个象甲群体间分化显著;3)贫磷立地象甲种群与富磷立地种群间遗传距离较远,群体遗传来源组成差异较大.研究首次采用群体遗传学探讨了生长在基于地质化学的差异磷供给条件下的寄生昆虫自然群体遗传结构特征,为深入了解生物响应人为富磷化的特点、可能的生态后果以及生物进化过程提供科学数据.
    • 李雪琴; 卢艺苗; 黄爱梅; 袁荣斌; 李锦隆; 胡丹丹; 钟全林; 程栋梁
    • 摘要: 通过合适的光响应模型来准确计算植物光合参数是研究植物光合特性的重要手段。为深入了解亚热带蕨类植物的光合特性,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等4种常用光响应模型分别对10种亚热带蕨类植物进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分析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暗呼吸速率(R_(d))和表观量子效率(AQE)等9种参数,探讨亚热带蕨类植物的光响应模型拟合效果及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本研究10种亚热带蕨类植物的拟合效果较好,其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LSP拟合效果最好,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光合参数的聚类分析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综合评价法表明,10种亚热带蕨类植物的光合特性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物种特异性。黑鳞耳蕨(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的耐阴性能力最强,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Kunze)Ching)的耐强光能力最强,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Ching)的光合潜能最大。综上所述,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较适用于亚热带蕨类植物的光响应曲线拟合,10种亚热带蕨类植物在耐阴性能力、耐强光能力和光合潜能等3种光合特性方面表现出了相似性和物种特异性。
    • 陈连连; 张化永; 黄头生
    • 摘要: 本文利用2017年公开发布的1970~2000年即30年气候数据,以200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植被图集(1:100万比例尺)为植被类型基础数据,参照以年均生物学温度作为热量指标的温度带划分,基于渗透理论(采用四邻规则)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对中国灌丛植被共95个群系进行计算归类。结果显示:中国亚热带地区灌丛物种组成丰富,共包含了45个群系,5种植被型,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南部地区。本文研究结果将为后续亚热带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 步兵; 朱江; 姚江春; 曹庭脉
    • 摘要: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城市正成为我国城市规划界、公共卫生界的热点问题。健康城市评价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前置工作,目前国内外均有大量的健康城市评价实践和研究,也建立了丰富多样的健康城市评价或建设指标体系,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以广州市为例,结合亚热带城市特点,构建了广州亚热带特色的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并对广州市健康城市现状进行分析。
    • 亚热带水土保持编辑部
    • 摘要: 《亚热带水土保持》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工作论坛、水土流失地的治理开发、预防监督、试验研究、简讯及综述文章,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来稿要求文字精炼,语句通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每篇字数在6000字以内,并附作者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和电话。
    • 程传鹏; 徐明洁; 刘慧峰
    • 摘要: 森林兼具资源与环境双重属性,在调控全球碳循环、减缓气候变暖、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碳交易背景下,对人工林实施间伐管理将对生态系统碳动态及碳固定经济价值产生显著的影响。为研究间伐对人工林碳动态及碳固定经济价值的影响,准确掌握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组分对间伐的响应,以亚热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开展间伐30%(密度)后生态系统碳动态组分野外观测与模拟以及在3种碳价格(1200元、150美元和34.38元)情境下碳固定经济价值评估。结果表明:间伐后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显著降低,间伐后第一年甚至由碳汇转变为微弱的碳源,林下植被碳排放及伐桩呼吸碳排放升高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随后其碳汇功能迅速恢复,间伐后第二年恢复至70.0%,乔木层碳排放降低和林下植被碳排放及伐桩呼吸碳排放升高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间伐对森林环境因素、土壤养分、植物竞争关系等的影响,显著改变了亚热带人工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组分,并共同影响了生态系统碳动态和碳固定能力。碳价格显著影响生态系统碳固定经济价值,在上述3种碳价格情境下第一年和第二年间伐后生态系统碳固定经济价值分别减少7647.27、5869.28、219.09yuan·hm和1623.75、1246.23、46.53yuan·hm,计算间伐获得木材经济收益则可弥补因碳汇功能降低导致的碳固定经济价值损失。研究结果对于细化研究生态系统碳动态实测方法和综合评估生态系统碳固定经济价值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完善碳交易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李丽平
    • 摘要: 白鹭属鸟类是鹭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都是中型涉禽,全球13种28个亚种都列入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主要分布有黄嘴白鹭、大白鹭、中白鹭和白鹭4个种。本文总结了亚热带白鹭属鸟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动态,对亚热带白鹭属鸟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保护白鹭属鸟类群落结构及其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