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五轴数控加工

五轴数控加工

五轴数控加工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4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014725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金属加工:冷加工、模具制造、机械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年第三届全国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泛珠三角第四届塑性工程(锻压)学术年会、2015年第五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制造2025发展论坛等;五轴数控加工的相关文献由535位作者贡献,包括耿聪、于东、王宇晗等。

五轴数控加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14725 占比:99.99%

总计:1014872篇

五轴数控加工—发文趋势图

五轴数控加工

-研究学者

  • 耿聪
  • 于东
  • 王宇晗
  • 石磊
  • 张函
  • 毕庆贞
  • 王福吉
  • 秦纪云
  • 贾振元
  • 马建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恒; 万能; 张森堂; 高石印
    • 摘要: 机床运动轴的线性插补会导致刀具位置及刀轴矢量的非线性插补,造成的非线性误差是影响曲面侧铣精度的重要因素。为减少刀轴矢量非线性插补造成的侧铣加工误差,建立转台旋转-刀轴偏差角模型,证明当机床旋转轴线性联动时刀轴矢量的插补一定是非线性的,并提出刀轴矢量线性插补的条件。在加工坐标系中建立球面坐标系,讨论相邻插补刀轴矢量在球面坐标系中的经纬度差异,以及对刀轴偏差角的影响。通过计算知相邻刀轴矢量的夹角与刀轴最大偏差角不呈单调关系。提出相邻刀轴矢量平均纬度最小化的优化目标;通过改变工件装夹姿态,满足优化条件。以典型叶片曲面类零件的曲面侧铣加工为例,验证刀轴矢量线性插补的约束条件。利用BC轴转台式机床进行加工,借助优化刀轴矢量在转台旋转-刀轴偏差角模型中的平均纬度,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刘威; 范吕阳; 朱淑梅; 王天力; 唐峰
    • 摘要: 在满足残留高度的前提下,增大行距能够有效减少加工刀轨的行数,从而减少刀轨总长度。针对自由曲面平底刀五轴加工,提出了一种行距自适应的刀轨生成方法。在刀具进给方向法平面上,以椭圆等效表示平底刀切削轮廓,基于曲面局部轮廓线和等残留高度点的几何特征提出迭代计算等残留高度点的方法;再根据等残留高度点、切削轮廓和曲面之间的几何关系,通过迭代调整下一行切削轮廓位置计算出满足残留高度要求的下一行刀轨信息;最后以下一行和当前行刀触点之间最小的参数差值作为自适应行距值规划刀轨。以叶片曲面为例生成刀轨,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潘国华; 唐臣升; 锁聪; 孙智源; 刘乐; 唐鹏
    • 摘要: 随着五轴数控技术的发展,传统球头刀具对曲面的加工已不能满足高效加工需求。利用五轴数控加工的灵活性,通过调整圆环面刀具的位置与姿态,从而实现以线接触为目标的宽行加工方法,并进行了工装小曲率曲面的粗加工验证。与普通球头刀具加工相比,选用圆环面刀具能够提高25%以上加工效率,验证了宽行数控加工技术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 阳群英
    • 摘要: 为了提升可展直纹面零件加工的质量与效率,本文以数控大赛“五轴联动加工技术”赛项样件——基座的加工为例,制定切削工艺,探讨其直纹面部分的精加工策略:利用球头刀的“点铣”和立铣刀“侧铣”两种方案,在五轴数控机床上进行试切对比,结果表明:“侧铣”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均优于“点铣”,所以优先选择“侧铣”方案。
    • 左远征; 黄常标; 张絮晖
    • 摘要: 针对目前五轴数控加工环形刀具多点切触刀位优化算法计算效率不高、切削带宽尚有提升空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点切触刀位计算方法。为避免局部干涉,在将初始环形刀具模型和刀位优化区域变换到指定位置的基础上,精确计算给定倾斜角、侧偏角的离散刀具模型与刀位优化区域曲面之间的最短有向距离。为精确计算切削带宽,将刀具模型移动最短有向距离后,与刀位优化区域曲面的等残留高度偏置曲面进行求交,获得近似于实际的切削带宽。以切削带宽为优化目标,以倾斜角、侧偏角为编码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寻优获得最大切削带宽所对应的刀位倾斜角、侧偏角。算法运算实例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实现环形刀具的五轴加工刀位优化,最优刀位对应的切削带宽更大,计算效率也更高。
    • 吕炜帅; 李慧敏
    • 摘要: 阐述了五轴数控加工的优势与海德汉数控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刀具半径补偿图解分析法,同时以实例验证刀具半径补偿图解分析法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实用性与准确性,简化了刀具补偿原理的理解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提高了数控加工的有效性,保证了零件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 邱文旺; 杨继平; 王永飞; 孙晶; 罗远锋
    • 摘要: 采用五轴数控机床实现闭式叶盘的加工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所获得的叶型接刀误差受到机床、工装、零件、装夹过程、切削参数以及操作人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深入分析接刀误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闭式叶盘叶型加工流程,并给出了基于机床测头的零件精确定位方法和数控机床零点快速标定方法,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所给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闭式叶盘加工过程的接刀误差.
    • 闵莉; 徐冬冬; 贾宏博
    • 摘要: 目的 研究在五轴数控加工中,等残留高度法规划出的轨迹线特点,解决容易出现的步长累积误差问题.方法 分析步长误差的形成原因,采用偏置轨迹上的步长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偏置前后的走刀步长,发现步长误差会产生累积;为提高加工精度,引入阈值参数ψ,通过ψ来控制步长误差变化率α,使步长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结果 传统等残留高度法规划出的轨迹线步长误差在逐条累积增加,最大误差变化率已接近0.3,通过执行步长累积误差消除算法,改进后的轨迹线α值基本控制在-0.05~0.05.结论 在等残留高度法中加入对步长误差的控制,增加了步长的加工精度,对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 陈良骥; 赵波; 马龙飞; 高飞
    • 摘要: 针对三角网格曲面五轴数控加工中普遍使用的截平面法加工行距较窄、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变行距的宽行加工刀具路径生成方法.首先,以三角网格数据重构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KdTree网格区域划分的求交算法,实现了网格数据点的快速获取;然后,分析环形刀及三角网格曲面的几何特性,在无曲率干涉条件下提出通过改变侧倾角并优化前倾角使刀具有效切削半径最大化的方法,获得以加工行距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最佳刀具倾角组合;最后,结合三角网格曲面的特性建立一种环形刀刀具离散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干涉检测与修正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在相同加工条件下,本文加工行距优化方法较现有方法明显增大了加工行距、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所提出的刀具干涉与修正处理方法能有效避免局部刀底干涉及全局刀杆干涉现象的发生.
    • 黄蓓
    • 摘要: 为提升对自由曲面零件的加工质量、精度和效率,在对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和高速数控加工技术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对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和高速数控加工技术的工艺进行研究,并以螺旋桨叶轮为例完成其加工参数的设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