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
鄂西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570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地质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1篇;相关期刊305种,包括资源环境与工程、西部资源、湖北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4"欧神诺"宁波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中国地质学会长江三峡层序、事件和综合地层学讨论会等;鄂西的相关文献由89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孝荣、万定荣、温雅茹等。
鄂西
-研究学者
- 陈孝荣
- 万定荣
- 温雅茹
- 许露露
- 刘林
- 姚世兰
- 刘小平
- 周向辉
- 陈林
- 张焱林
- 彭红
- 李建平
- 罗凡
- 陈威
- 丁地
- 任志军
- 何官榕
- 何碧珠
- 周豹
- 姚敬劬
- 文剑航
- 曹文胜
- 李丹平
- 秦元奎
- 贺雅琴
- 阳威
- 陈正洪
- 万传辉
- 何飞
- 冯晓波
- 刘圣德
- 刘海
- 向迅
- 吴树仁
- 唐迅
- 孟丹
- 常宏
- 张兆群
- 斯小华
- 李文璟
- 李旭兵
- 李明龙
- 李艳
- 李雪峰
- 杨天鸣
- 杨宏伟
- 杨洁
- 王晓宁
- 程捷
- 胡振栋
-
-
万翔;
胡尚军;
陈玉茹
-
-
摘要:
基于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分析检测鄂西恩施地区中高山区4275件土壤样品,提出鄂西山区表层土壤(0~20 cm)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研究结果表明,鄂西山区表层土壤中As的推荐背景值为13.2 mg/kg,Cd为0.46 mg/kg,Cr为86 mg/kg,Cu为32 mg/kg,Ni为38 mg/kg,Hg为0.110 mg/kg,Pb为34 mg/kg,Zn为99 mg/kg。与1990年发布的湖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相比,研究提出的鄂西山区表层土壤的As、Cr、Cu、Ni背景值与其差异不大,Cd背景值提高2.67倍,Hg、Pb、Zn背景值提高18.6%~37.4%。研究成果可为鄂西山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土地科学管理提供新的基础数据。
-
-
许露露;
温雅茹;
周向辉;
居字龙;
陈威;
杨洁;
任志军;
文剑航
-
-
摘要: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鄂西地区重要的页岩气勘探目的层之一,针对牛蹄塘组一段(■,简称牛一段)古沉积环境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对宜昌黄陵背斜南缘秭地1井牛一段的古气候、古氧化还原条件及古生产力等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建立了沉积环境演化模式图。与贫有机质层段相比,富有机质层段TOC含量高,SiO;含量更高,而CaO含量更低。U、V、Ni、Zn、Cu更为富集。化学蚀变指数(CIA)显示牛蹄塘组一段总体处于中等风化强度,富有机质层段气候温暖湿润,且地层往上气候变得炎热潮湿。由底到顶,牛一段主要经历了富有机质层段下部厌氧到富有机质层段上部缺氧再到贫有机质层段含氧3个阶段。总体上,研究区处于弱滞留—中等滞留盆地,富有机质层段由于Mo含量更高而滞留程度更高。富有机质层段具有更高的古生产力,且存在古生产力快速下降的2个时期,这与海平面下降导致水体由厌氧转化为氧化有直接关系。根据古气候、古氧化还原条件和古生产力特征可将研究区牛一段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
-
-
王登;
周豹;
冷双梁;
温雅茹;
刘海;
张小波;
余江浩;
陈威
-
-
摘要:
为了研究鄂西咸丰地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对咸丰地区沙岭剖面硅质岩进行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主量和微量元素等分析测试,并与典型热液成因硅质岩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硅质岩的SiO_(2)含量较高(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83.58%和76.47%),硅质矿物主要为玉髓,含少量微粒状石英和陆源碎屑石英,具有较高的Al/(Al+Fe+Mn)值、较低的MnO/TiO_(2)值和较高的La_(N)/Yb_(N)值。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硅质岩的w(La_(N))/w(Ce_(N))平均值分别为1.15和1.06,具有微弱负Ce异常和负Eu异常,与热液成因硅质岩差异明显。研究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硅质岩为正常海水沉积成因,以生物沉积作用为主,并伴有陆源输入,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的半局限深水陆棚。生物硅含量和TOC含量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放射虫体内大量发育的石英粒内孔和有机质孔可以显著提高硅质岩储集空间,进而改善硅质岩储存页岩气的能力。
-
-
晴空
-
-
摘要:
巴山楚水,大美鄂西。智慧高铁,盛情邀约。6月16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2畅享高铁乐游湖北”文旅宣传城市专场推介会,在美丽的长江之滨、英雄城市一一湖北武汉首场启动。此次推介会的主题是“畅享高铁惠游鄂西”。以郑渝高铁开通为契机,铁路、地方联手打造高铁+文旅精品路线,热忱邀请远亲近邻,乘坐郑渝高铁,惠游壮美鄂西。
-
-
胡忠青;
张斌;
郭顺峰
-
-
摘要:
当前,十堰市正规划建设鄂西省域区域教育高地,这是十堰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三中心三城市”建设,提升十堰市城市品位和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新时代十堰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汉江师范学院作为鄂西地区唯一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支持汉江师范学院实施打造鄂西教师教育高峰的“三大工程”,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引领功能和辐射效应,是十堰市建设鄂西区域教育高地的重要措施和重点抓手。
-
-
斯小华;
刘林;
夏循茂
-
-
摘要:
鄂西是中国沉积型高磷赤铁矿的重要产区,含矿岩系为上泥盆统黄家蹬组和写经寺组,前者主体为近滨亚相沉积,后者为较平坦的远滨带.铁矿化受含矿沉积盆地和岩相古地理环境控制,矿化主要赋存于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含矿建造层序构成了沉积旋回,与海进-海退相呼应.中泥盆世盆地下陷接受沉积;晚泥盆世下陷加速,在晚泥盆世晚期海水最深.之后盆地抬升,海平面上升,盆地沉积结束.沉积期成矿作用表现为机械沉积作用、胶体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主要形成赤铁矿.成岩期表现为固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新生矿物充填交代作用,磁铁矿在该期形成.
-
-
许露露;
温雅茹;
张焱林;
任志军;
杨洁;
文剑航;
陈威;
罗凡;
段轲
-
-
摘要: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鄂西地区重要的页岩气勘探目的层.利用鄂西地区20多口调查井资料,对其五峰组—龙马溪组岩性、沉积相、含气性特征及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五峰组以黑色含碳硅质页岩为主,为深水硅泥质陆棚相,龙马溪组以灰黑色碳质页岩为主,为深水泥质陆棚相;五峰组—龙马溪组与下志留统新滩组下部组成2个三级层序且含气量符合TST1>TST2>HST2>HST1的特征,五峰组含气性略好于龙马溪组,天阳坪断裂以北及咸丰断裂带以东含气量好,由于多数钻井处于深水陆棚相,沉积相对含气性的平面差异影响较小;目的层顶板下志留统新滩组粉砂质泥岩和底板奥陶系致密灰岩横向分布稳定,为区域良好盖层;五峰组—龙马溪组埋藏史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与四川盆地相比鄂西地区的埋藏史呈现"抬升时间偏早"和"抬升速率过快"的特征.埋深、距离正断层的远近对含气性有一定影响,但断裂和褶皱的匹配样式是影响含气量高低的最关键因素,远离正断层且位于向斜核部或翼部,离正断层较远、位于断层下盘且上倾方向未与断裂沟通这2种构造样式有利于页岩气的聚集成藏.
-
-
-
赵军;
吉雪峰;
陈林;
曹文胜;
冉中夏
-
-
摘要:
近年来,鄂西走马地区发现了"大塘坡式"锰矿(化),但该区锰矿(化)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以及氧化还原环境的C-O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较少.对鄂西走马地区的锰矿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钻孔新鲜岩芯样品的C、O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含锰矿物主要为菱锰矿,部分为含锰方解石,呈纹层状、透镜状、条带状、团块状、鲕状及结核状;δ13 CV-PDB值为-6.98‰ ~-2.75‰,δ18 OV-PDB值为-17.29‰~-9.12‰,均为负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走马地区大塘坡组锰矿(化)的锰质来源主要受到陆源物质和海底热水的双重作用影响,大塘坡间冰期锰质沉积时古海水温度较高,洋底热流上涌将Sturtian冰期水体内富集的Mn2+与陆源输入的Mn2+在氧化性水体中形成了锰的氧化物,随后沉降在氧化—还原环境界面之下,在成岩过程中和有机物质互相作用,氧化物被还原释放出的Mn2+和有机碳被氧化释放出的CO2-3结合形成菱锰矿.
-
-
曾德军
-
-
摘要:
体积质量是资源储量估算需采用的重要参数之一,其计算方法有多种.为确定适用于鄂西地区磷矿资源储量估算的体积质量计算方法,对几种常用的体积质量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以鄂西地区三个典型磷矿区(段)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表明,鄂西地区磷矿石体积质量与P2 O5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按体积质量与P2 O5含量回归方程计算块段平均体积质量"的方法计算过程简洁、计算结果精确,重点推荐使用该方法计算体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