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碎石
输尿管镜碎石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专利文献90119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现代泌尿外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输尿管镜碎石的相关文献由329位作者贡献,包括夏术阶、彭波、李勇等。
输尿管镜碎石—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0119篇
占比:99.87%
总计:90234篇
输尿管镜碎石
-研究学者
- 夏术阶
- 彭波
- 李勇
- 杨杰
- 王克己
- 王彬
- 王莉莉
- 赵炜
- 赵珺哲
- 赵珺彦
- 何昊阳
- 刘佛兵
- 刘国勋
- 刘运洪
- 吴文校
- 孙琼
- 宋书贞
- 张建强
- 张正彪
- 张洁祥
- 张艳君
- 李彬
- 李秀文
- 李立宇
- 杨丽丽
- 杨平
- 杨慧
- 梁超颖
- 熊政瑜
- 王作勇
- 王卫生
- 王海坤
- 王科
- 田开林
- 胡少群
- 蔡倩
- 蔡延花
- 袁锦芳
- 许军
- 谢土盛
- 谷志容
- 陈勇
- 陈国毅
- 陈新建
- 陈雪莲
- 陶志兴
- 马戟
- 马贵斌
- 高飞
- 丁建华
-
-
陈松;
唐宇哲;
付猛;
苏博兴;
刘宇保;
肖博;
胡卫国;
李建兴
-
-
摘要: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4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次治疗、输尿管狭窄长度2 cm的患者选择以尿路重建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开放组,记录并观察患者术后发热、腰痛、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或肾造瘘管、超声、CT尿路造影、利尿肾图等情况。结果34例行内腔镜下治疗,11例行开放/腹腔镜尿路重建手术。内腔镜治疗病例中73.5%(25例)为初次治疗,尿路重建病例中63.6%(7例)术前有输尿管狭窄治疗史。内腔镜手术有效率44%,尿路重建术有效率76%,尿路重建术有效率为内腔镜治疗的1.73倍。结论虽然尿路重建手术有效率明显高于内腔镜下治疗,对于选择合适的病例,内腔镜手术仍可作为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一线治疗。初次治疗可采用内腔镜治疗,有既往治疗史的患者则以尿路重建手术为主。
-
-
严超;
王树声;
龚墅;
文卫军;
段迪程;
曾桓聪;
卢运田
-
-
摘要: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碎石围手术期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50例,发生脓毒血症为观察组(n=50),未发生脓毒血症为对照组(n=200)。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联合预测模型,计算截断点。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并用另一组30例输尿管镜碎石患者作为验证组,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糖尿病、尿白细胞、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输尿管结石位置及结石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尿白细胞、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输尿管结石位置是输尿管镜碎石围手术期发生脓毒血症的联合危险因素(P<0.05)。联合预测因子=0.741×糖尿病+0.651×尿白细胞+0.405×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328×输尿管结石位置,通过计算得出联合预测因子的截断点为1.758。对联合预测因子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975,P=0.547)。将联合预测模型及其截断点应用于30例输尿管碎石围手术期患者,经联合预测模型预测正确率为70.0%,敏感度66.7%,特异度83.3%,AUC为0.819。结论:联合预测模型对输尿管镜碎石围手术期发生脓毒血症的评估效能较好,为输尿管镜碎石围手术期发生脓毒症提供早期防治策略。
-
-
李海明;
李春明;
唐磊;
李钧
-
-
摘要: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常采用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但术后输尿管内引流,常规留置支架管会引起支架相关不适症候群、输尿管蠕动停止、支架移位、支架相关尿路感染以及输尿管支架管结垢等并发症,针对以上不适,近年来泌尿外科医生开始探讨术后引流的其他方式,主流手段即术后无管化和术后短期留置输尿管导管,本文总结近年来部分研究作一综述,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短期留置导管的有效性与留置支架相同且并发症更少,与完全无管化相比更安全。
-
-
李海川
-
-
摘要:
目的:探析体外震波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体外震波碎石)与观察组(体外震波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震波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且碎石时间短,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而科学、合理、准确运用.
-
-
刘翠莲
-
-
摘要: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FTS)在输尿管镜碎石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106例输尿管镜碎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术期实施FTS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并统计两组的血尿、发热及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短于对照组,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镜碎石患者围术期,FTS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降低治疗费用.
-
-
李翔
-
-
摘要:
cqvip:尿路结石是最常见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其人群发生率高达12%,其中部分合并症状的结石患者需要外科干预。近年来随着腔内碎石技术的不断进步,选择输尿管镜激光碎石(包括输尿管软镜)治疗结石的病例数明显增长,已经超越其他治疗手段成为上尿路结石外科干预最主要的方法。一项包含25个问题,涉及全德国199个泌尿外科中心的匿名调查分析,对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治疗手术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REICHERZ A,SAHIN R,HUSER L,et al.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urolithiasis in Ger-many.Urol Int,2021,105(3-4):240-246.]。
-
-
蔡延花;
高飞;
蔡倩;
张建强
-
-
摘要:
目的 探析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高青县人民医院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组、术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t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术前尿培养结果阳性率、结石直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尿培养结果为阳性、手术时间均为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自身因素,也包括临床相关因素.
-
-
龚红娟
-
-
摘要:
目的:分析将系统化护理应用于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的护理当中,其对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通过入院编号的单双数来分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44例.对照组实施通常的护理手段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以后,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两方面,观察组均要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围绕着输尿管镜碎石术对系统化护理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的度,对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
-
蔡延花;
高飞;
蔡倩;
张建强
-
-
摘要:
目的探析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高青县人民医院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组、术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t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术前尿培养结果阳性率、结石直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尿培养结果为阳性、手术时间均为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自身因素,也包括临床相关因素。
-
-
邢维思;
王金宁;
王志强;
肖荆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灌注方法(自动压力泵灌注法和自由重力灌注法)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9月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龄23 ~ 75岁,中位年龄为47岁.根据术中使用灌注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自动压力泵灌注组和自由重力灌注组,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计数升高值及血肌酐升高值、结石上移发生率、结石残留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自动压力泵灌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自由重力灌注组[(42.20±17.61)min比(45.23±16.40) min],但术后血清白细胞计数升高值[(3.83 ±3.01)×109/L比(4.36 ±2.97)×109/L]、第1天血肌酐水平升高值不如自由重力灌注组明显[(63.26±12.46) μmol/L比(65.64±11.10) 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4、0.011、0.002).自动压力泵灌注组和自由重力灌注组患者的结石上移发生率(5.3%比9.3%)、结石残留率(2.7%比4.0%)、术中输尿管黏膜发病率(12.0%比10.7%)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泌尿道感染:4.0%比5.3%,轻度肾积水:5.3%比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7、0.649、0.797、0.868).结论 与自由重力灌注相比,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使用自动压力泵灌注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自动压力泵可以减少术后血清白细胞升高值及血肌酐升高值.2种不同灌注方法对结石上移率、结石残留率、术中输尿管黏膜损伤发病率、术后肾积水及泌尿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没有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