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子
轻子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1年内共计34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6223篇;相关期刊193种,包括电子知识产权、股市动态分析、现代物理知识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七届年会、第十四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七届年会等;轻子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游阳明、张学龙、易照雄等。
轻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6223篇
占比:99.48%
总计:66570篇
轻子
-研究学者
- 游阳明
- 张学龙
- 易照雄
- 本刊编辑部
- 漆纳丁
- 焦善庆
- 万陵德
- 鲍淑清
- 于寅虎
- 任天忠
- 刘志毅
- 刘觉平
- 卢斌
- 叶铭汉
- 吴济民
- 唐孝威
- 小星星(绘图)
- 张泽森
- 张洪涛
- 方励之
- 李峰
- 李金
- 杜东生
- 段明谦
- 王茂章
- 豌豆皮
- 郑志鹏
- 魏连甲
- 鲁公儒
- 黄序
- CUI YunQian1
- DUANJun-Feng
- DavidFreedman
- LI YuTong1
- LU QuanMing5
- Maggie
- M.Y.汉
- SHENG ZhengMing234
- SUNXiao-Jun
- SuttonC
- WANGJi-Min
- YANYu-Liang
- Yu
- ZHANG Jie34
- ZHANGJing-Shang
- С.Л.胡布拉罗娃
- 丁光涛
- 丁慧良
-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
- 于传松
-
-
吴兴刚;
郑绪昌;
黄旭东
-
-
摘要:
粒子物理又称高能物理,是研究构成整个宇宙基本粒子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问。从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到2012年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希格斯粒子,人类对基本粒子的探索,一直都是物理学发展进步的主旋律之一。到目前为止,实验中已发现了三代夸克、三代轻子、传递强、弱、电磁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以及赋予基本粒子质量的希格斯粒子。
-
-
-
-
豌豆皮;
小星星(绘图)
-
-
摘要:
上次说到了强子期结束,宇宙温度变成了1012开尔文,进入了轻子期。既然是轻子期,这时候宇宙中最活跃的主角自然是轻子了。轻子包括电子、μ子、τ子,以及中微子。我们不用管那两种顶着奇怪希腊字母的粒子是干啥的。我们只需要知道除了我们最熟悉的电子之外,轻子中的中微子是个"大家族",它们和之前出现的夸克一样分成三种。在量子力学层面,它们恰好分别对应前面的另外三种轻子:电子中微子只跟电子相互作用;μ子中微子只跟μ子相互作用;τ子中微子呢,只跟τ子相互作用。
-
-
豌豆皮;
小星星(绘图)
-
-
摘要:
上回书说到,宇宙诸子陆续从虚空中诞生又湮灭。而宇宙也是一边膨胀,一边降温。这种"子"那种"子"轮流坐庄,直到到了轻子王朝的末尾,实在冷得连质子和中子也绷不住了,纷纷抱到一起,这就是开启辐射王朝序幕的"太初核合成"。太初核合成登台的时候,宇宙芳龄约为100多秒,整个合成的阶段又花了它大约100多秒。大约300秒过去,宇宙还是个单纯明朗的小小少年。所谓单纯,指的是它的物质组成,除了一大堆原子核和其他基本粒子之外啥也没有,粒子们各玩儿各的,就连电子现在也还不是原子核的亲密小伙伴呢,不像后面宇宙冷了,粒子们就不得不各种拉帮结派,搞出无比复杂的种种现象,其中最复杂的一种就是生命。
-
-
-
-
摘要: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报道,该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团队报告称,他们在检验轻子普适性时发现,不同轻子的行为可能存在差异。尽管这一结果统计显著性不高,但与此前其他结果吻合。如这些结果获得证实,意味着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存在破绽。轻子是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分为三代:电子、缪子(muons)和陶子(taus)。轻子普适性是标准模型的一个基本原则,指这三种粒子与其他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出一辙。
-
-
马梦珂
-
-
摘要:
寻找和研究宇宙基本粒子,高能对撞机是一个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起,在高能对撞机的帮助下,大量理论上被预测的夸克、轻子、玻色子等基本粒子相继被发现,粒子物理学研究进展如火如荼。针对对撞机上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复杂的粒子物理理论进行数值计算与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高能物理实验的结果相比较变得愈加重要,这些需求促进了粒子物理唯象学的发展。
-
-
丁光涛
-
-
摘要:
从易卦符号体系出发研究轻子夸克.首先,给出六十四卦的一种构成和排列方式;其次,将易卦符号与粒子基本性质相联系,并由易卦排列得到轻子夸克排列;第三,从轻子夸克排列探讨它们的结构,并与两种亚夸克模型比较;第四,提出存在第四代轻子夸克的假设.
-
-
-
邢志忠
-
-
摘要:
尽管希格斯(Higgs)玻色子的发现已经定性地证实了标准模型的汤川(Yukawa)相互作用和质量产生机制,但如何定量地解释12种基本费米子的奇特质量谱、轻子与夸克各自的混合结构以及CP不守恒的强度等“味”(flavor)问题,依然是粒子物理学悬而未决的重大难题.简要综述针对这类问题的研究现状,并简单评述该前沿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