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轴承系统
转子-轴承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2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3911047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振动工程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机械科学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4年全国设备监测诊断与维护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暨2014年全国设备诊断工程会议、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第10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2)等;转子-轴承系统的相关文献由574位作者贡献,包括闻邦椿、罗跃纲、黄文虎等。
转子-轴承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11047篇
占比:99.99%
总计:3911324篇
转子-轴承系统
-研究学者
- 闻邦椿
- 罗跃纲
- 黄文虎
- 刘占生
- 张新江
- 张松鹤
- 张锁怀
- 郑水英
- 刘淑莲
- 夏松波
- 刘长利
- 王立国
- 王维民
- 胡超
- 丘大谋
- 姚红良
- 李振平
- 李明
- 武新华
- 高亹
- 姚剑飞
- 孙维鹏
- 李鹤
- 郑铁生
- 陈宏
- 关秀芬
- 刘晓东
- 吴昭同
- 崔颖
- 张娅
- 张晓伟
- 张楠
- 张靖
- 方之楚
- 朱向哲
- 李小彭
- 李朝峰
- 杜元虎
- 汪慰军
- 罗兴锜
- 袁小阳
- 赵道利
- 韩万金
- 任朝晖
- 刘初升
- 刘经天
- 刘麟
- 吴乃军
- 姚国瑞
- 张信志
-
-
董惠敏;
张安师;
舒浩;
张楚
-
-
摘要:
针对转子模态动平衡的关键参数转子不平衡量和轴承特性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轴承处振动响应的轴承特性参数和转子分布不平衡参数的同时辨识方法。以多项式函数描述转子质量偏心曲线,表征转子连续分布的不平衡质量;以有限元法建立转子/轴承子结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虚功原理将连续分布的广义不平衡力转化为节点处的集中不平衡力并建立其与偏心曲线系数的关系,从而推导出轴承特性参数及质量偏心曲线系数的同时辨识方程,进而实现基于不同转速下轴承处的振动响应辨识出轴承特性参数和分布不平衡参数。以一个转子轴承系统为例进行了偏心曲线阶次对参数辨识的敏感度仿真,结果表明:偏心曲线阶次对参数辨识结果影响较小。以实测轴承处响应辨识得到的参数进行一阶模态动平衡实验,平衡后轴承处振动明显降低,验证了提出的辨识方法及其在模态动平衡中的有效性。
-
-
刘文军;
方坤礼;
毛建辉;
毕少平
-
-
摘要:
流体动压轴承广泛应用于机床的主轴系统中,起着定位和支撑的作用,与滚动轴承相比,具有承载能力大、整体尺寸小、摩擦功耗低、耐冲击性能好、抗击振动性强、旋转精度高等显著特点。过去的轴承设计只考虑了旋转摩擦发热引起的温升,但轴承内振动耗散引起的额外温升使油膜粘度下降,影响了所有的轴承特性,因此,本文讨论了轴振动引起的轴承设计特性对流体动压颈轴承的影响。轴承升温除了旋转摩擦产生的热量外,还必须考虑振动耗散引起的升温,比较了振动发热对动压颈轴承特性参数的影响,提出了考虑振动耗散引起的升温的动压颈轴承的设计。因此,以五个设计案例的数值模拟结果为依据,讨论了主轴振动对轴颈轴承性能的影响。
-
-
张雷克;
原倩;
王雪妮;
马震岳;
唐华林;
张金剑
-
-
摘要:
受电磁、机械等外激励联合作用影响,水轮发电机组转子-轴承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呈强非线性特性。采用半解析半数值谐波平衡-时频域转换方法对系统周期解予以求解,并与数值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是否考虑不平衡磁拉力作用系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动态特性。谐波平衡-时频域转换方法可以从解析层面准确展现稳定的转子周期运动形态;对于拟周期等非稳态运动,该方法虽无法完全展现系统的动态响应,但据此得到的解析结果可用于判断转子运动趋势及振动响应成分构成,从而为水轮发电机组轴系早期故障诊断识别提供有益借鉴。
-
-
张智明;
潘佳琪;
章桐
-
-
摘要:
鉴于国产燃料电池车用离心式空压机高压比和大流量的进气需求,本文对100000 r/min超高速离心式空压机转子稳定性设计中存在的共振失稳问题建立了复合截面转子-轴承系统模型并进行研究。剖析了增大轴承刚度和缩小轴承跨距时的临界转速提升,以及转子空心结构和温升造成的临界转速降低,并为刚性和柔性转子提出了不同的避震措施。还探讨了大转动惯量的叶轮由于回转效应影响对于高阶临界转速的显著提升作用。研究结果为燃料电池超高速离心式空压机转子和轴承设计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参考。
-
-
曾旭焱;
侍玉青;
刘军;
郭遥
-
-
摘要:
考虑滑动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和转定子的碰摩力,建立了含碰摩故障的单盘转子-滑动轴承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四阶变步长的龙格-库塔-基尔法获得系统的非线性响应,利用Poincaré型的简单胞映射法对转子系统进行了全局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加,系统存在多个周期解共存以及周期解与混沌解共存现象.最后列举了转子系统在不良参数条件下,通过合理控制系统的初值条件而获得理想系统响应的运用.
-
-
杨子臻;
左彦飞;
邵化金;
冯坤
-
-
摘要:
为分析转子不平衡与轴承故障耦合振动特征及产生机理,在对转子不平衡与轴承故障耦合状态下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虚位移原理的增广拉格朗日法建立轴承运动控制方程,运用LS-DYNA建立转子-轴承系统二维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故障耦合状态下轴承振动加速度、转子轴心运动轨迹,探明了转子不平衡-轴承缺陷耦合故障冲击响应特征及转子轴心运动轨迹突变机理,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转子不平衡与轴承外圈故障耦合状态下,轴承座测点位置故障特征频率被转频调制,冲击幅值随转频变化;转子轴心轨迹呈椭圆形,且缺陷位于轴承承载区时,转子轴心轨迹存在突变.
-
-
杨雄民;
陈可轩;
闫志勇
-
-
摘要:
本文针对具有局部非线性特征的复杂动力系统,提出了一种二次降维方法,通过二次降维把原系统简化为等价的低维系统.该方法考虑了局部非线性力在降维过程中的作用,降维过程在原n维规模上进行,且不涉及复数运算.应用本文算法研究了一个椭圆轴承支撑的柔性透平转子系统,数值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数值精度和收敛速度,能揭示丰富的非线性动力现象.
-
-
葛伟伟;
孙维丽;
马玉华;
周淑芳
-
-
摘要:
为研究高速永磁电机在高转速工作条件下的振动特性,将其简化为转子-轴承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利用Runge-Kutta法进行计算,得出支承刚度、阻尼、加速度和支承位置对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支承刚度可以改变临界转速值,不改变临界转速对应的最大振幅值;增大阻尼可以降低振幅值,不改变系统的临界转速值;增大转子的加速度可以降低最大振动幅值,但会增加系统的控制力矩;y方向支承位置改变产生的振动幅值大于x方向支承位置改变产生的振动幅值,且轴承在靠近轴承推力盘的位置产生的振幅大.最后可以通过控制加速度和刚度的方法来降低振动幅值,避开共振区.
-
-
李辉;
管洪杰;
邵凤翔;
刘希东
-
-
摘要:
根据主轴变形几何模型求得主轴前端总位移关系式,依据前端最小位移确定主轴的最佳支承跨距,进而建立了考虑支承跨距的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积分方法,给出最优跨距支承下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采用轴心轨迹、相图及Poincaré图分析了转速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子轴承系统在最佳支承跨距下运行时,呈现出良好的系统稳定性。
-
-
-
-
-
LIU Yang;
刘杨;
SHI Tuo;
石拓;
YAO Hongliang;
姚红良;
LI Yanzhen;
李炎臻;
WEN Bangchun;
闻邦椿
- 《第12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由于横向常开裂纹引起的裂纹故障转子-轴承系统,本文根据Paris理论,运用由应力强度因子及应变能密度函数推导得到的裂纹柔度系数矩阵,建立了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由于含有横向裂纹故障的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已知柔度系数矩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无故障转子系统与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以推导出裂纹转子系统的剩余量动力学方程.进而,分析裂纹所在轴段两端的受力情况,结合剩余量动力学方程,可以从振动信号中提取出常开裂纹发生的位置及裂纹的深度信息,并结合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这种裂纹信息提取方法仅需采集两个不同转速下,三个不同节点位置的振动信号即可.
-
-
LIU Yang;
刘杨;
SHI Tuo;
石拓;
YAO Hongliang;
姚红良;
LI Yanzhen;
李炎臻;
WEN Bangchun;
闻邦椿
- 《第12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由于横向常开裂纹引起的裂纹故障转子-轴承系统,本文根据Paris理论,运用由应力强度因子及应变能密度函数推导得到的裂纹柔度系数矩阵,建立了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由于含有横向裂纹故障的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已知柔度系数矩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无故障转子系统与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以推导出裂纹转子系统的剩余量动力学方程.进而,分析裂纹所在轴段两端的受力情况,结合剩余量动力学方程,可以从振动信号中提取出常开裂纹发生的位置及裂纹的深度信息,并结合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这种裂纹信息提取方法仅需采集两个不同转速下,三个不同节点位置的振动信号即可.
-
-
LIU Yang;
刘杨;
SHI Tuo;
石拓;
YAO Hongliang;
姚红良;
LI Yanzhen;
李炎臻;
WEN Bangchun;
闻邦椿
- 《第12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由于横向常开裂纹引起的裂纹故障转子-轴承系统,本文根据Paris理论,运用由应力强度因子及应变能密度函数推导得到的裂纹柔度系数矩阵,建立了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由于含有横向裂纹故障的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已知柔度系数矩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无故障转子系统与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以推导出裂纹转子系统的剩余量动力学方程.进而,分析裂纹所在轴段两端的受力情况,结合剩余量动力学方程,可以从振动信号中提取出常开裂纹发生的位置及裂纹的深度信息,并结合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这种裂纹信息提取方法仅需采集两个不同转速下,三个不同节点位置的振动信号即可.
-
-
LIU Yang;
刘杨;
SHI Tuo;
石拓;
YAO Hongliang;
姚红良;
LI Yanzhen;
李炎臻;
WEN Bangchun;
闻邦椿
- 《第12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由于横向常开裂纹引起的裂纹故障转子-轴承系统,本文根据Paris理论,运用由应力强度因子及应变能密度函数推导得到的裂纹柔度系数矩阵,建立了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由于含有横向裂纹故障的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已知柔度系数矩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无故障转子系统与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以推导出裂纹转子系统的剩余量动力学方程.进而,分析裂纹所在轴段两端的受力情况,结合剩余量动力学方程,可以从振动信号中提取出常开裂纹发生的位置及裂纹的深度信息,并结合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这种裂纹信息提取方法仅需采集两个不同转速下,三个不同节点位置的振动信号即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