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技术
跨栏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2866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田径、福建体育科技、辽宁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等;跨栏技术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柳百敏、钱裕根、黄勇等。
跨栏技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2866篇
占比:99.84%
总计:153104篇
跨栏技术
-研究学者
- 柳百敏
- 钱裕根
- 黄勇
- 俞樟炎
- 刘习芸
- 张焱
- 张铭
- 方水泉
- 於鹏
- 李建设
- 李蕊
- 柏宝玲
- 王金城
- 胡耀普
- 薛思军
- 虞玉华
- 谈太钰
- 贺辉
- 过东升
- 郭俊人
- 黄坚毅
- 龚铭新
- B·麦克法棱
- B·麦克福兰
- E·弗鲁布莱维斯基
- H.莱比斯
- ·Э·佩雷维尔泽夫
- 乔德平
- 于兆杰
- 于军
- 于清明
- 任全敏2
- 伯恩哈德·库尔茨
- 何忠
- 余国权
- 余静
- 侯启英
- 俞达
- 傅伟
- 克雷格·M·唐纳德
- 兰保森
- 关莉莉
- 冯奎元
- 冯维斗
- 刘仁盛
- 刘伦巾
- 刘作杰
- 刘兴
- 刘大海
- 刘姝
-
-
程泓人;
钟亚平
-
-
摘要:
以我国现役女子100 m栏国际健将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视频图像解析法和跟踪调查法对其在2019-2021赛季关键技术指标的变化及专项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东京奥运周期我国女子100 m栏运动员整体成绩提升的内在原因,诊断现有技术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技术优化训练对策.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100 m栏运动员2021赛季的全程速度、分段速度、栏间跑步长和步频、跨栏触地时间、过栏速度指标均显著优于2019和2020赛季.相比国外优秀运动员,我国运动员在最大速度、全程速度节奏、起跑加速、栏间跑节奏和跨栏步技术上均存在一定差距.建议采用高强度冲刺跑训练发展100 m栏运动员的最大速度能力,依据不同阶段的能量代谢规律和动力学特征调整速度节奏;固定起跑器位置和预备动作姿态,扩大脚掌与抵足板的接触面积,训练双脚同时蹬伸发力优化起跑技术;利用外视点限定步长,优化起跑至一栏的步长模式;依据阶梯式扩大栏间距训练原则开展栏间跑训练,使用小栏架训练控制栏间跑的步长,缩短小腿后摆幅度优化栏间跑技术;利用阻力跑练习产生后激活增强效应,提高起跨蹬地的输出功率优化过栏技术.
-
-
吴科科
-
-
摘要: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郑州大学体院体育教育专业跨栏跑教学的因素进行调查,发现其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认为掌握跨栏跑技术难度大.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安排跨栏跑课程教学内容.为郑大体院体育教育专业跨栏跑教学更好的开展提出建议.
-
-
陈权;
陈荣剑
-
-
摘要:
跨栏技术是跨栏项目的核心,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该项目的成绩.因此,本文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跨栏技术中的应用,使体育特长生对跨栏技术有直观上的了解,对激发学习动机和促进教学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
-
陈权1;
陈荣剑2
-
-
摘要:
跨栏技术是跨栏项目的核心,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该项目的成绩。因此,本文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跨栏技术中的应用,使体育特长生对跨栏技术有直观上的了解,对激发学习动机和促进教学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
-
利秀玲
-
-
摘要:
跨栏技术是一项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项目,其中身体协调性是训练好跨栏技术的关键,在发育后期的大学生,其身体协调性的发展更加困难.采用文献资料法、采访法等科研方法,研究大学生进行协调性训练对提高跨栏技术的分析,研究得出:大学生身体协调性直接影响了跨栏的起跨点远近、栏间节奏、摆动腿;协调性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在跨栏时速度、力量、耐力和技术融合.
-
-
孙元昊
-
-
摘要:
一、前言跨栏能够全面有效地提高参与者的速度、力量、柔韧性、协调性、耐力等多项身体素质。然而,由于400米跨栏项目距离较长,因此对项目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与力量的配合有着更高的要求,加强专项力量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二、运动员供能特点及提升方法400米跨栏运动中磷酸原系统、
-
-
张筱
-
-
摘要:
少年时期的体校运动员的跨栏跑技术训练的方法手段应多种多样,而且要有较高的趣味性,以培养少年运动员的兴趣。在跨栏跑的基本技术练习时,应把难度降低,采用强度小、运动量适中的方法和手段来加强专项技术的训练。
-
-
闵绍华
-
-
摘要: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重要的竞赛项目,尤其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冠以后,国人对跨栏运动的认知和喜好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跨栏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跨栏技术的高重心,低波动,强节奏,跑跨结合等特性,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
-
李兆进
-
-
摘要:
跨栏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来源于人类的基本生产生活技能,由跨越羊栅栏游戏演变而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只设立男子110米跨栏跑和400米跨栏跑,至1932年增设女子80米跨栏跑,1972年改为100米,1984年又增设女子400米跨栏跑。
-
-
-
龚铭新;
黄勇;
虞玉华;
王乐军;
耿卫平
-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
| 2006年
-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十运会男子400M栏决赛冠亚军选手全程技术的分析,并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有关参数作比较,探示出一些共性规律和特点,从而为我国男子400M跨栏技术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使用JVC GR-DV9800摄像机,拍摄频率为每秒100帧(有时间码),对男子组400M栏决赛冠亚军选手进行了定点、全程连续跟踪摄像,采用TJH-02录像解析系统解析. 研究结果:1)分栏时间与速度:孟岩、张世宝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在全程分栏速度上,特别是在后半程保持较高分栏速度方面差异明显.孟岩从三栏至五栏速度高于张世宝,第六栏后张世宝速度开始超过孟岩,而后孟岩在第九、十栏分栏速度以及最后冲刺速度上表现出绝对优势.2)栏间步:我国十运会400M栏冠亚军与菲利浦、斯桑切斯两位优秀选手相比表现在最高分栏速度较低,总体速度曲线也居于两位国外选手之下,在栏间步方面比较来看,孟岩、张世宝比菲利浦斯和桑切斯的栏间步数多、步幅偏小.3)跨栏步时间:孟岩、张世宝在九运会男子400M栏决赛通过第九栏(低速栏区)的跨栏步各时相的时间看,张世宝跨栏步时间都相对孟岩要大,其差距主要在腾空时间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