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资源植物

资源植物

资源植物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6575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技术与市场、邯郸学院学报、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日用化工学术研讨会、科学数据库与信息技术第八届学术研讨会、首届国际中医药保健与食疗研讨会等;资源植物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素芹、彭广芳、任海等。

资源植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6575 占比:99.92%

总计:186723篇

资源植物—发文趋势图

资源植物

-研究学者

  • 张素芹
  • 彭广芳
  • 任海
  • 刘世忠
  • 刘光德
  • 叶嘉
  • 庄平
  • 李名扬
  • 李艳冬
  • 杨纯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玉林; 廖宇杰; 洪维; 高阿拉萨; 李仕裕; 徐蕾; 叶华谷; 王发国
    • 摘要: 为了解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的植物区系特征,采用线路调查法,对维管束植物的组成、区系成分和濒危等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龙眼洞林场内有维管束植物783种,隶属于151科473属,蕨类植物中的优势科有鳞始蕨科(Lindsae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等11科;种子植物中的优势科有旋花科(Convolvulaceae)、防己科(Menisperm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葡萄科(Vitaceae)等62科。种的分布区类型相较于属的分布区类型更为广泛,热带、亚热带成分的种数量突出,其优越的地形特点与独特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相互渗透与交织,在林场内部有许多中国特有植物类群。珍稀濒危植物有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等12种,数量较少,其中桫椤处于易危状态。林场内的资源植物丰富,有681种,大致可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和工业原料植物4大类型,其中,药用植物覆盖到本林场的71.14%,数量最多。建议对林场内的资源植物进行开发利用,并对珍稀濒危植物加强保护。
    • 古桑群宗; 杨金涛; 次仁宗吉; 贡嘎加措
    • 摘要: 资源植物的应用研究作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资源植物的合理开发与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传统食用植物中的青甘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等方式对其进行采集和食用现状的了解,选取不同含量(0%、5%、8%和11%)的青甘韭制作曲奇饼干,并制定其配方和制作步骤,对其在曲奇饼干中的应用及其最适含量选择从总人数、民族比例和性别比例进行了初步的对比与分析。调查结果发现,青甘韭主要作为调味料食用;最受欢迎的青甘韭粉含量为5%,选择其含量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39%;5%含量的青甘韭曲奇饼干最受汉族学生喜欢,8%含量的青甘韭曲奇饼干最受藏族学生喜欢;0%~5%含量最受女生喜欢,5%~8%含量最受男生喜欢。不同含量青甘韭曲奇饼干味道整体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欢迎,其受欢迎程度与民族、性别等有关。
    • 王超
    • 摘要: 通过对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资源进行普查,掌握保护区资源植物现状,植物种类、分布与蕴藏量,并简单对该地区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建议,提升保护区资源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水平,加快资源植物利用事业发展.
    • 李景秀; 管开云; 孔繁才; 李爱荣
    • 摘要: 在野外调查和引种栽培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对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观赏性状及其栽培特性进行了归纳概述,可为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和有性杂交育种,以及进一步持续合理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现已知并发表的中国秋海棠属植物有243种,其中216种为中国特有种,占中国分布种类89%.秋海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其中云南为该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广西的分布种类也较丰富.该属植物的分布海拔范围为90~3400 m,球状茎类的分布海拔最高,直立茎类次之,根状茎类的分布海拔最低.许多种类的自然分布范围非常狭隘,地区特有性极强,红花和紫花种类稀缺.综合野外调查结果和迁地栽培性状分析发现152种秋海棠独具观赏应用价值.
    • 徐楚津; 郑琛; 李德荣; 李波
    • 摘要: 地果(Ficus tikoua Bureau)是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 L.)多年生藤本植物,耐旱、耐荫、耐寒、耐贫瘠,且全草入药,果实可食,是集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生态价值于一体的多用途资源植物,综合开发应用潜力巨大.对地果的生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用价值、营养成分、园林绿化、生态修复及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地果资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优良植物资源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裴河欢; 张美凤; 李琦
    • 摘要: 余甘子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其营养价值较高,且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余甘子对肿瘤及病原微生物均具有抑制的作用,还具有较佳的抗衰老、抗疲劳、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及肝脏等作用.本文就余甘子药理作用的研究与开发进展做一综述.
    • 王冰清; 陈加蓓; 陈功锡
    •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的分布特点以及植物中亚麻酸含量等级,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湘西地区大力发展的亚麻酸资源植物,该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及测定种子油脂相关指标,对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从植物生长特性、油脂特性、开发利用潜能三方面选出10项评价指标,对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筛选.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共有亚麻酸资源植物64科128属171种,其中芸香科、大戟科、豆科、唇形科等8科是亚麻酸植物数量优势科,花椒属、南蛇藤属、猕猴桃属3属是亚麻酸植物数量优势属;生活型中,木本植物有122种,草本植物有49种,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中等及高含量(含油量及亚麻酸含量≥20%)亚麻酸植物有90种,占亚麻酸植物总数的52.63%,这一类群亚麻酸含量丰富,具有较大利用价值;分布格局上,亚麻酸资源植物主要分布在湘西州中北部、海拔300~1100 m的中低山地与丘陵地区,其中海拔700~800 m范围内最为丰富,高产富油种主要集中分布在湘西州中部地区.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筛选出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香薷、藿香、刺壳花椒、杜仲、青葙、紫苏、路边青、回回苏、独行菜这11种植物为湘西地区Ⅰ级开发利用植物.
    • 王效举
    • 摘要: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活和生产的最重要自然资源,但人类活动或自然作用能导致土壤污染.如何将被污染的土壤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进行修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利用绿色植物修复污染土壤被视为一项新兴的绿色技术而迅速发展.本文就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实用化促进等方面作一些介绍和讨论.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吸收、固定、挥发、降解的机能去除或分解转化污染物质,使土壤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属于一种低成本、非破坏型的原位污染土壤修复与土壤资源保护方式.根据其作用过程和原理,可以分为植物萃取、根际过滤、植物固定、植物挥发、植物降解等类型.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在80年代之后逐渐展开,目前在重金属超富集型植物的发现和富集机理、各种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与机理、修复效率促进、污染场地的试验性修复等方面得到广泛研究,但还没有达到广泛普及应用的程度.本文指出,对于范围广面积大的土壤污染,建立有效的收益型植物修复模式,将污染土壤作为可再生资源边利用边修复是非常必要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