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振捣
二次振捣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96563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科学与财富、科技创新导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以电力土建科技创新推进可持续发展学术交流会、全国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混凝土新技术新材料交流会等;二次振捣的相关文献由139位作者贡献,包括左明慧、康路明、张文学等。
二次振捣—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6563篇
占比:99.98%
总计:496649篇
二次振捣
-研究学者
- 左明慧
- 康路明
- 张文学
- 徐步齐
- 李金旺
- 程建民
- 吴道洪
- 周宇翔
- 张乐
- 张学文
- 张建宁
- 张胜稳
- 朱跃武
- 王怀军
- 王竹燕
- 白鹏
- 罗宾
- 许森齐
- 赵开阳
- 丁满录
- 于延清
- 付振国
- 代红
- 何首文
- 侯宪伟
- 党学鑫
- 党文文
- 关玉洁
- 刘中华
- 刘丽娟
- 刘健旭
- 刘光宇
- 刘国旺
- 刘建
- 刘文革
- 刘春晖
- 刘玉坤
- 刘茹华
- 华宪忠
- 卢罡
- 史连春
- 吴俊臣
- 周成军
- 唐凯
- 姜杨
- 姜永清
- 姜红斌
- 姜连甲
- 孔明林
- 孟照亮
-
-
-
张文学;
左明慧;
徐步齐;
康路明
-
-
摘要:
为研究二次振捣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进行混凝土收缩应变测定试验.根据试验得到的混凝土收缩应变,提出可考虑早期收缩的计算模型.同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以研究二次振捣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振捣可有效降低新浇混凝土收缩应变,并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施工过程中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二次振捣,以保证振捣密实.
-
-
刘春晖
-
-
摘要:
再生块体混凝土是由新混凝土与大尺寸废弃混凝土块体(即再生块体)混合浇筑而成.再生块体由废弃混凝土破碎产生,其特征尺度远大于再生骨料,生产再生块体相比生产再生骨料,在流程上可大幅简化,在能耗方面大幅降低,是一种更节能、环保的废弃混凝土利用形式.本文针对影响再生块体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主要涉及废弃混凝土块体强度、取代率等;另外,本文研究了再生块体混凝土中废弃混凝土块体与新混凝土界面的微观结构及其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通过二次振捣方式改良再生块体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方法,为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
-
-
邱祥林
-
-
摘要:
在现浇箱梁块段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工期原因和经济原因,底板和腹板(齿块)混凝土一般都是连续施工,由于混凝土下沉引起的腹板(齿块)根部空鼓、露筋、烂根等混凝土质量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二次振捣技术的应用极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大提高了箱梁混凝土的质量.
-
-
-
覃宾
-
-
摘要:
本文针对混凝土强度破坏常发生在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情况,指出传统混凝土一次投料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梯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用新的二次投料工艺改善混界面区的结构和性质,可提高混凝土性能.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裂缝的产生.
-
-
-
梁谦;
魏胜利;
党学鑫;
蔺宝军;
王彦;
刘茹华
-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混凝土工程在冬季进行施工已越发频繁.由于冬季特殊的自然环境,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试验结合工程实际,采用二次振捣的施工工艺,通过设置多个处理(二次振捣)与对照(一次振捣),分析研究了二次振捣工艺对混凝土表观密度及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得出结论:相对于一次振捣工艺,最适宜的二次振捣时间为一次振捣完成后间隔60~90 min,此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混凝土表观密度;同时,经过二次振捣工艺,设计强度为C30的混凝土,在一次振捣完成后间隔80 min进行二次振捣,其抗压强度可高达39.23 MPa,已超过C35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
-
王丹丹
-
-
摘要: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其实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的适当时间,重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其实在工程施工中,也都间接或直接的进行过混凝土二次振捣.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或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节约水泥的用量,而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防渗性,消除混凝土由于沉陷产生的裂纹和细缝.将探讨混凝土二次振捣的施工方法以及相关的机理.
-
-
程建民;
许森齐;
张胜稳;
王怀军
- 《全国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混凝土新技术新材料交流会》
| 2002年
-
摘要:
针对近年来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的梁板结构经常出现裂缝,在运城南风工业园产品厅超长混凝土梁板工程中采用二次振捣,二次兵面施工工艺,辅以加强养护等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混凝土板面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是长期困扰着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难题,但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中出现裂缝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是泵送混凝土施工梁板结构出现裂缝更是十分普遍.广大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对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笔者最近在运城南风工业园产品展厅超长混凝土板施工中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工艺,辅以蓄水加中养护的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混凝土板面裂缝的产生.
-
-
-
-
-
-
-
-
郑明俊;
盖月明
- 《以电力土建科技创新推进可持续发展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通过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环节,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其次,通过热工计算,确定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方法,重点从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升梯度等方面入手,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有害裂缝,提高了混凝土表面工艺,为相似结构及环境条件下的工程提供参考.
-
-
郑明俊;
盖月明
- 《以电力土建科技创新推进可持续发展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通过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环节,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其次,通过热工计算,确定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方法,重点从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升梯度等方面入手,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有害裂缝,提高了混凝土表面工艺,为相似结构及环境条件下的工程提供参考.
-
-
郑明俊;
盖月明
- 《以电力土建科技创新推进可持续发展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通过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环节,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其次,通过热工计算,确定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方法,重点从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升梯度等方面入手,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有害裂缝,提高了混凝土表面工艺,为相似结构及环境条件下的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