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捕器
诱捕器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230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5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876479篇;相关期刊222种,包括粮食储藏、中国植保导刊、广西植保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五届全国桃学术年会、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四届全国桃学术研讨会、长江流域五省(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安徽)2011年棉花学术研讨会等;诱捕器的相关文献由5152位作者贡献,包括康总江、龙水琼、杨根祥等。
诱捕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76479篇
占比:99.98%
总计:2876998篇
诱捕器
-研究学者
- 康总江
- 龙水琼
- 杨根祥
- 石宝才
- 徐进
- 蒋新星
- 鲁玉杰
- 魏书军
- 于广威
- 朱亮
- 王争艳
- 宫亚军
- 马昌杰
- 曹川健
- 林志平
- 覃伟权
- 刘丽
- 李朝绪
- 黄山春
- 郝德君
- 阎伟
- 崔艮中
- 杨瑶君
- 郑常格
- 杜永均
- 杜进平
- 江敏华
- 赖创荣
- 马瑞燕
- 严善春
- 吴新红
- 徐树兰
- 王涛
- 雷朝亮
- 魏辉
- 严俊鑫
- 孟昭军
- 李慎磊
- 杜进昭
- 樊建庭
- 潘雪红
- 陈国发
- 陈维一
- 齐玉洁
- 吕要斌
- 杜月心
- 王加安
- 章金明
- 谢苹
- 金化亮
-
-
李腾
-
-
摘要: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梨园放置梨小食心虫诱捕器一是做虫情测报用,为喷药放置找出关键期,减少喷药次数;二是果园放置数量较多的诱捕器,直接诱杀梨小食心虫雄虫,达到零农药绿色防治的目的。
-
-
木尼热·买买提;
索银·图娅;
阿地力·沙塔尔;
阿洪江·吾斯曼
-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林果种植区梨/李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技术。【方法】试验区分别按4、8、12个/667m^(2)的密度悬挂含有梨/李小食心虫诱芯的诱捕器,另设置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在杏园不同密度、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进行对比,对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更换期进行试验。【结果】诱捕器密度4、8、12个/667m^(2)试验区杏子采摘前蛀果率分别为11.33%、7.20%、5.60%,诱捕器密度4个/667m^(2)与8、12个/667m^(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诱捕器密度8和12个/667m^(2)个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式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诱捕效果最好,三角形诱捕器次之,盆式诱捕器和三角形诱捕器之间无显著差异,瓶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显著差于三角形诱捕器和盆式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持效期对梨/李小食心虫诱捕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粘虫板更换期5 d和诱芯更换期10 d诱捕效果最佳。【结论】在南疆高温干旱区域杏园以性引诱剂来防治梨/李小食心虫无法达到有效控制其危害的目的。尽管盆式诱捕器诱捕效果好,但是每日需要加水,采用三角形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更换期对诱捕效果影响很大,7~10 d更换1次粘虫板、30 d更换1次诱芯。
-
-
秦欢;
乔力潘·也森太;
塔马夏·吾拉力别克;
孙惠敏;
冯丽凯;
王少山
-
-
摘要:
【目的】研究在无防治措施、迷向丝防治措施、迷向丝+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4种条件下,三角型诱捕器与纸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以及各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2020年在石河子152团果园设置各防治区,悬挂2种诱捕器,在苹果蠹蛾发生和危害期调查各诱集点的苹果蠹蛾成虫的诱捕量及发生动态。【结果】纸型诱捕器在各防治措施下的诱捕效果均好于三角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在不同天气变化中的适应性好于纸型诱捕器;各防治措施中,迷向丝防治区的防治效果好于综合防治区,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化学防治区的防治效果最差。【结论】纸型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明显好于三角型诱捕器(1494只>933只),与化药防治相比,迷向丝防治苹果蠹蛾效果显著(P<0.05)。
-
-
-
-
摘要:
一、成虫监测周年发生区需全年监测,季节性发生区在3~11月进行监测。选择上年为害较重的果园,悬挂引诱剂(甲基丁香酚)诱捕器进行监测。诱捕器悬挂高度离地面1.5米左右,避免被树叶遮蔽和阳光直射。在橘小实蝇发生区,每个监测点悬挂3~5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间隔50米以上。在橘小实蝇潜在发生区,每0.5~1平方公里范围内挂1个诱捕器。每周调查1次,统计诱虫数量。
-
-
杜忠明
-
-
摘要:
利用光伏系统为昆虫诱捕器供电来诱捕茶园中的昆虫是茶叶产业实现绿色无公害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提出将茶园昆虫诱捕光伏系统中的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进行整合,并集中在一个区域安装太阳电池板,然后为分散的昆虫诱捕器提供电能,从而优化光伏系统的结构。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分散独立供电的小光伏系统,整合主要部件的光伏系统整体成本可以得到明显降低,而且还可以为其他用电器提供电能,提高光伏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
-
-
涂华龙;
高旭渊;
田震亚;
白强;
曾宪儒
-
-
摘要:
探究不同诱捕方法对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 tau(Walker)及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的诱捕效果,以便为苦瓜连作区域内的果实蝇监测及绿色防控筛选有效的诱捕器及诱剂。本试验选择3种果实蝇黄色诱捕器、5种食诱剂及2种性诱瓶对3种果实蝇进行田间诱捕。在3种黄色诱捕器中,矩形黄板对瓜实蝇雌虫诱捕率达46.20%,显著高于折叠黄板和速诱瓶(57.00±6.03)头;0.1%呋虫胺与水互溶后,能显著提高其对果实蝇的吸引力;自制酒醋液对果实蝇雌成虫的诱捕率为52.67%,诱雌效果好于其他食诱剂及黄色诱捕器;棒状性诱瓶诱捕效果较好,是夹式诱捕瓶的4.8倍。矩形黄色粘虫板、狂丰杀蝇饵剂及自制糖醋酒液对瓜实蝇雌成虫表现出较好的诱捕效果。综上,同一性诱剂在不同诱捕装置下诱捕力差异较大。因此,国内性诱捕器的标准化对果实蝇的监测及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
-
陈爱群;
董月英
-
-
摘要:
为明确不同诱捕方式(频振式杀虫灯、干式诱捕器、三角形粘胶诱捕器)对玉米地玉米螟和棉铃虫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在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亚洲玉米螟,频振式杀虫灯的诱捕效果优于性诱器,3种性诱器处理中,以浙江宁波纽康生物生产的性诱捕器+诱芯诱捕的玉米螟数量最高;对于棉铃虫,干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优于频振式杀虫灯。在对玉米地玉米螟和棉铃虫的防治中可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和干式诱捕器(浙江宁波纽康生物生产)诱捕田间成虫,同时干式诱捕器(浙江宁波纽康生物生产)可作为玉米螟、棉铃虫的监测手段予以广泛应用。
-
-
-
尹炯;
罗志明;
旗尔;
纪新时;
伍彩云;
李加群;
杨远江;
李美蓉;
陆美英;
王恒彦;
黄应昆;
谌爱东
-
-
摘要:
为准确掌握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情况及种群动态,筛选适合当地种群监测的性诱捕器,通过田间人工调查不同种植方式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为害情况,采用2种类型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进行田间诱捕试验,探讨甘蔗田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不论新植蔗田还是宿根蔗田,均有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被害株率呈先缓慢上升后下降趋势,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达到高峰,最高可达88.40%。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不多,宿根蔗田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较新植蔗田多,5月下旬到6月上旬达到高峰。监测期间不同种植方式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共出现5个诱集高峰期,新植蔗田草地贪夜蛾诱集高峰较宿根蔗田迟一个月出现。船形诱捕器和桶形诱捕器均可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船形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明显,但两者周均诱集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论新植蔗田还是宿根蔗田,应加强甘蔗苗期草地贪夜蛾虫情普查和早期监测预警,在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时建议使用桶形诱捕器,在实际防治中结合甘蔗绵蚜防控采用植保无人机科学施药,防早防小,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
-
黄美玲;
王晓晶;
金化亮;
林永旋
-
-
摘要:
[目的]为应用性引诱剂进行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在福建漳州长泰地区不同种类诱芯和诱捕器田间筛选试验,以及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动态监测,研究性诱剂在草地贪夜蛾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3种不同性引诱剂诱芯比较,以诱芯A短期引诱效果最好,诱芯C的持效期更长。同种诱芯,船型诱捕器引诱效果最好,差异显著;草地贪夜蛾在长泰周年发生,全年总共出现6个高峰,5—11月是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主要时期,发生高峰在9月下旬—10月中下旬。[结论]性引诱剂可应用于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动态监测,且峰值明显。
-
-
李靖;
孙淑霞;
陈栋;
涂美艳;
植玉蓉;
陈孝兰;
江国良
- 《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五届全国桃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性诱技术监测了潜叶蛾成虫的发生动态,结合气象资料探讨了气候因子对潜叶蛾发生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诱捕器对潜叶蛾诱捕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潜叶蛾在该地区年发生7-8代,16-30d完成1代;6-9月的发生程度重于3-5月,6-9月雨水相对集中,温度较高,有利于潜叶蛾成虫羽化;比较船式、三角形、白色粘板三种诱捕器诱捕效果得知,船式诱捕器诱捕潜叶蛾的效果最好,共诱捕潜叶蛾6276头,是三角形诱捕器诱捕潜叶蛾数量的2.79倍,是白色粘板诱捕器诱捕潜叶蛾数量的9.18倍.
-
-
朱更瑞;
王新卫;
方伟超;
冯义彬;
王小丽;
陈领豫;
胡晓晶
- 《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四届全国桃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梨小食心虫是桃园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利用性信息素诱芯制作的不同诱捕器诱捕郑州桃园的梨小成虫,研究其发生动态、危害特点、对诱捕器的选择性及诱捕器的田间应用效果,基本明确了郑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适宜桃园应用的最佳诱捕器类型及诱捕器应用注意事项.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郑州地区包括越冬代在内一年发生6代,3、4世代种群数量最为庞大,第1、2世代间界限明显,后面4个世代存在明显世代交替;梨小以幼虫危害新稍和蛀果为主,最大折稍率和蛀果率发生期分别与梨小幼虫的大量发生期相对应;郑州桃园梨小对自动补水型诱辅器选择性更强,相同条件下,用该诱捕器诱捕到的梨小成虫最多;桃园应用诱捕器需注意诱捕器的悬挂密度,只有诱捕器诱捕到的雄虫数量达到限制种群发展时才能在田间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该研究可为郑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的科学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
-
-
-
-
- 《2008年浙江省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 2008年
-
摘要:
2006年浙江杭州首次发现橘小实蝇,2007年杭州地区设立橘小实蝇疫情监测点,开展橘小实蝇性诱剂监测工作,同时探索了不同诱捕器对橘小实蝇的引诱力。结果表明广东生产的不透明诱捕器对橘小实蝇引诱力明显强于广西生产的透明诱捕器。为正确、科学地使用诱捕器监测疫情提供了理论依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