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41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昆虫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34647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昆虫学报、生物灾害科学、福建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0年进出境植物检疫学术研讨会等;松墨天牛的相关文献由1452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同、何学友、张飞萍等。

松墨天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0 占比:1.67%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4647 占比:98.29%

总计:35250篇

松墨天牛—发文趋势图

松墨天牛

-研究学者

  • 林同
  • 何学友
  • 张飞萍
  • 吴松青
  • 孙江华
  • 郝德君
  • 吴华俊
  • 蔡紫玲
  • 樊建庭
  • 赵莉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梁晓东
    • 摘要: 为了更科学地开展金谷镇松墨天牛的防治工作,对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2019~2020年每月气温变化及林间松墨天牛诱捕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谷镇松墨天牛诱捕量的年变化与气温变化趋势相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每年5月份为松墨天牛的诱捕高峰。金谷镇可根据夏季林间气温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有效预测该年度夏季松墨天牛诱捕量和次年春季松墨天牛发生时间。
    • 李刚华; 沈臻辉; 陈才睿; 涂惠芸; 彭朝健
    • 摘要: 黄石市黄石港区马尾松遭受松墨天牛的危害严重,对其羽化规律的研究可为本地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一定依据。通过解剖感染松材线虫的马尾松寄主树干,初步发现了松墨天牛的羽化规律。本地区松墨天牛的羽化高峰阶段为6月,8月还存在一次小的羽化高峰。松墨天牛主要危害马尾松的中段及下段,其成虫的刻槽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数量为中段>下段>梢段>侧枝,树干内幼虫通常分布在中下段。
    • 朱禹臻; 黄晨燕; 李俊楠; 付煜; 吴松青; 张飞萍
    • 摘要: 【目的】松天牛小首螨是近年发现的首个能够寄生致死松墨天牛卵的一个螨类新种,研究该螨对极端温度耐受性的驯化效应和低温存储条件,有助于进一步评估该螨的潜在地理分布或应用区域,并为该螨的规模化运输和存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通过不同温度条件驯化后,测定松天牛小首螨暴露在极端温度下的存活率,同时比较不同低温条件下存储的松天牛小首螨膨腹体涌出的成螨数量,以及存储的雌成螨的生存情况。【结果】高温驯化可显著提高雌成螨高温暴露存活率,其中30°C36 h驯化后的存活率提高了1.26倍;低温驯化可显著提高雌成螨极端低温暴露存活率,其中10°C96 h、10°C120 h驯化后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2.08和2.13倍。以膨腹体为存储对象,低温存储后涌出成螨的数量随着存储时间延长而逐渐显著减少;以雌成螨为存储对象,在10°C条件下存储30 d,存活率为65.10%,在4°C条件下存储30 d,存活率达84.21%。【结论】松天牛小首螨具有很强的温度适应性,短期温度驯化即可大幅提升其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膨腹体适合作为该螨短期低温存储对象,雌成螨则适合作为中长期低温存储对象。
    • 王秋月; 李建宇; 史梦竹; 李建平; 张灿峰; 周群文; 李泽舟
    • 摘要: 松墨天牛是松树上重要的蛀干类害虫,不仅啃食松树嫩枝及树皮,造成松树危害,还是世界各国严密防范的入侵生物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昆虫。为了寻求对松墨天牛高效环保的药剂,采用喷雾法,测定10%高效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并对植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高效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生物活性较95%高效氯氰菊酯原药、92%氯氰菊酯原药的生物活性高,毒力回归方程为y=3.27+1.84x,LC_(50)为8.67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高效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从药后21 d起,防效均显著好于对照药剂,且持效期明显长于对照药剂,施用41 d后,其75.0 mg/kg处理的防效仍高达83.33%。植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0%高效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对3种松树施药后的生长速率、植株形态及叶片颜色均无显著影响。由此可知,10%高效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的速效性强,持效期长,且对植物安全,可用于田间防治松墨天牛,进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
    • 姜生伟; 吴昊; 李德斌; 罗在全; 何姗; 宋玉双
    • 摘要: 依据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的基本原理,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3个方面对东北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松材线虫入侵途径呈多点多条,正在逐步适应当地的主要松树种类和孕灾环境,可通过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完成自然传播.越年枯死现象较为突出,已形成3个较大的发生集群,表现出典型的外来入侵生物的灾害特征,即灾情严重、损失巨大、发展快速、防控难度大,进一步扩散蔓延的潜在风险极大.
    • 甘莉佳; 黄海燕; 何茹; 梁芸; 扈金凤; 宋林河; 敬佳一; 赵成
    • 摘要: 文章于2014年4月-9月和2015年4月-9月,在宜宾市金秋湖镇成片松林设置多个监控地点,使用ZM-80B型诱捕器配合APF-Ⅰ型持久增强型诱芯进行松墨天牛的诱捕,以统计金秋湖镇的松墨天牛虫口数量,探究成虫发生规律,分析疫木除治和诱捕对松墨天牛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4月松墨天牛开始羽化,5月底进入羽化高峰期,终见期为9月底;通过疫木除治和诱捕,2015年区域内的松墨天牛种群数量较2014年显著降低,说明疫木除治和诱捕对松墨天牛数量的控制十分有效。
    • 李莉; 徐丽丽; 解春霞; 郑华英; 刘云鹏
    • 摘要: 为明确管氏肿腿蜂和花绒寄甲联用防治天牛的互作机制,该研究在室内限制天敌与寄主逃逸的条件下,对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单独接种以及混合接种对天牛麻痹、寄生和致死效果进行试验观察。结果如下:单独接种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为(81.11±6.94)%、产卵率为(90.00±3.33)%、子代蜂数量为(68.75±8.37)头;单独接种花绒寄甲的寄生率为(90.00±8.82)%、羽化率为(94.27±1.25)%;混合接种(3头肿腿蜂+5头花绒寄甲)的天敌寄生率为(65.76±6.70)%,肿腿蜂的产卵率为(73.33±6.67)%、子代蜂数量为(45.40±7.52)头,花绒寄甲羽化率为(62.50±2.50)%;混合接种(6头肿腿蜂+10头花绒寄甲)的天敌寄生成功率为(55.55±20.97)%,肿腿蜂的产卵率为(66.67±8.34)%、子代蜂数量为(38.20±12.68)头,花绒寄甲羽化率为(50.00±5.00)%。管氏肿腿蜂与花绒寄甲混合接种,可以更快麻痹寄主;当生存空间和食物充足时,混合接种不影响寄生效果;当天敌数量达过饱和状态,花绒寄甲与管氏肿腿蜂之间出现竞争,且管氏肿腿蜂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总体的寄生成功率虽下降,但不影响天敌对寄主的致死效果;混合接种会导致管氏肿腿蜂的下一代数量显著下降,花绒寄甲的羽化率下降,下一代的天敌数量减少。因此,建议联合释放2种天敌时避免花绒寄甲在肿腿蜂之前释放,并注意释放密度不宜过大,避免在同一植株上释放2种天敌昆虫。
    • 董光月; 刘海燕
    • 摘要: 为给泰山景区松材线虫病预报和防控提供依据,利用不同诱捕器结构、悬挂高度、诱捕药剂等对松墨天牛成虫羽化期、成虫雌雄比例以及诱捕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为松墨天牛在泰山景区5月20日前后开始羽化,7月30日前后羽化结束,羽化期约70 d,6月羽化数占总数53.7%,是羽化盛期,成虫雌雄比为1.3~1.5;试验诱捕器结构(四片、多层)、诱捕器悬挂高度(0.5、1.5 m)都对诱捕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4种不同诱捕药剂之间诱捕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P药剂1>药剂3>药剂4。建议松墨天牛防控采用药剂2(浙江农林大学研制)、多层或四片结构的诱捕器悬挂高度0.5 m或1.5 m。
    • 周瑶; 李建东; 孙妮妮; 周靖靖; 刘成杰
    • 摘要: 为给长岛综试区松材线虫病防治提供依据和技术指导,2019-2021年在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砣矶岛、大钦岛等5个松林地主要分布岛屿,选择代表性林分和林地,按约每3 hm 2在空气流通较好地段悬挂1个ZM-80型诱捕器方法,对长岛综试区松林地松墨天牛成虫数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2019-2021年5个岛屿松墨天牛成虫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35.3%~58.6%,是综合防治的结果;一年中松墨天牛成虫主要发生在7-9月,该阶段占年总数量74.3%~88.6%,数量高峰期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在7月,砣矶岛、大钦岛在8月;气象条件,尤其是≥10°C有效积温、林分树种组成、人为活动等对松墨天牛发生有很大影响。长岛综试区松材线虫防治应加强检疫检测、林地抚育与结构调整、诱捕器诱捕成虫等综合防治措施。
    • 熊丽娅; 张治民; 林志艺
    • 摘要: 松墨天牛是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控制松墨天牛的种群数量是防控该病的关键环节之一。拥有充足的虫源是进行生物测定实验的基础条件,然而松墨天牛在野外一年一代限制了新研发实验试剂的试用,因此拥有大量的虫源极为重要。本文就现阶段松墨天牛卵、幼虫、成虫、蛹的形态及饲养方法做归纳总结,为松墨天牛的人工饲养提供一些帮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