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性信息素

性信息素

性信息素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昆虫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4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410100篇;相关期刊336种,包括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性信息素的相关文献由27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永均、马瑞燕、张金桐等。

性信息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4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10100 占比:99.75%

总计:411114篇

性信息素—发文趋势图

性信息素

-研究学者

  • 杜永均
  • 马瑞燕
  • 张金桐
  • 张真
  • 杜家纬
  • 孔祥波
  • 梅向东
  • 宁君
  • 温秀军
  • 罗宗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罗宗秀; 付楠霞; 李兆群; 蔡晓明; 边磊; 修春丽; 陈宗懋
    • 摘要: 性信息素是昆虫求偶和交配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息化合物,自性信息素被发现之初,科学家们就考虑利用其高效的行为调控能力开发害虫防治技术。随着性信息素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性信息素的防治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农作物保护。茶树是一种高经济价值作物,茶叶是一种人们喜爱饮用的饮料,利用性信息素防治茶树害虫具有高效、环保、专一性强等优点,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文章介绍性信息素概念与应用原理、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研究进展和茶树害虫性信息素防控技术应用,以期为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相关研究和防控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 郭前爽; 卓富彦; 朱景全; 林宇丰; 张政兵; 黄德超; 张素丽; 杜永均
    • 摘要: 【目的】明确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生理状态对性信息素和花香气味的嗅觉行为反应的影响,以及在田间性信息素和花香气味诱蛾量的动态。【方法】于2020年在广西、湖南、浙江、四川5个试验点,通过田间网捕、花香气味和性信息素诱捕稻纵卷叶螟成虫,结合解剖卵巢和精巢,比较性信息素和花香诱捕的基本迁入型(强迁飞型)、本地繁殖型(居留型和扩散型)、大部迁出型(强迁飞型)稻纵卷叶螟蛾在嗅觉行为上的差异。按测报行业标准调查田间各龄虫量及其动态,分析田间性信息素诱和花香诱蛾量的动态与田间调查各龄幼虫种群数量和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调查网捕和花香诱雌蛾成熟卵巢比例随不同生理状态和季节的变化。【结果】基本迁入型稻纵卷叶螟在迁飞过程中可能已经交配,在着陆后有一段交配间隔的行为静止期,之后先对性信息素有反应,产卵的后期对花香气味有反应,其时间差基本上就是产卵前期。本地繁殖型稻纵卷叶螟对性信息素反应强,性信息素诱效果好,但花香诱捕效果差。大部迁出型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诱捕反应低,其雌雄蛾对花香气味诱捕反应也很低。基本迁入型花香诱雌蛾卵巢级别比较高,特别是卵巢Ⅴ级、已产卵的比例远高于网捕雌蛾。本地繁殖型种群,花香诱捕到的雌蛾交配次数显著高于田间网捕的,如湖南攸县,花香诱Ⅴ级卵巢雌蛾的交配次数为3.5±1.0,最高5次,而网捕的Ⅴ级卵巢雌蛾的交配次数为2.6±0.4,最高3次。雄蛾精巢体积大小是田间网捕>性信息素诱>花香诱。性信息素诱雄蛾的死亡率显著低于花香诱雄蛾的。花香诱捕的时间发生在整个晚上,黑暗后出现第一个高峰,而性信息素诱发生在凌晨1∶00时后至天亮结束。从诱捕动态来分析,性信息素诱的基本迁入型蛾峰早于花香诱。同一时期,通过调查广西田阳、湖南攸县水稻田间,发现各龄幼虫的发育进程和数量变化与性信息素诱蛾量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初步建立起性信息素诱和花香诱稻纵卷叶螟蛾量与田间各龄幼虫种群数量和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为田间稻纵卷叶螟的精准施药提供了技术依据。
    • 朱俣伟; 司玉晓; 邓颖; 李瑜; 邓建宇; 董双林; 闫祺
    • 摘要: 【目的】观察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雌蛾的求偶行为及其动态节律,并鉴定该虫的性信息素组分,为开发该虫的性诱剂并应用于种群测报和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将棉大卷叶螟处女雌蛾单头放入塑料杯中,从暗期开始前0.5 h到暗期结束后0.5 h,每隔0.5 h观察并记录1次雌蛾的求偶情况;在棉大卷叶螟雌蛾求偶高峰期采用正己烷作为溶剂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进行浸提;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确定性信息素腺体浸提液中活性组分所对应的色谱峰;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获得性腺浸提液中活性组分的化学结构信息。【结果】棉大卷叶螟雌蛾求偶高峰期在暗期4-7.5 h之间,3-4日龄雌蛾求偶行为最为活跃;求偶时触角左右摆动,双翅快速振动,产卵器持续外伸。GC-EAD分析结果表明,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浸提液中有两种组分可引起雄蛾较强的EAG反应;GC-MS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双键位于第10和12位的十六碳烯不饱和醛(10,12-16∶Ald),通过比对性信息素浸提液与含10,12-16∶Ald 4种同分异构体的标准品混合溶液的GC分析图谱进一步确定为E10,Z12-16∶Ald。进一步的触角电位测定结果显示雄蛾触角对E10,Z12-16∶Ald有显著的电位反应,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结论】棉大卷叶螟3-4日龄雌蛾求偶最为活跃,求偶高峰期为暗期4-7.5 h之间,推测性信息素主组分为E10,Z12-16∶Ald,有待田间诱捕试验进行验证。
    • 王苑; 薛怀君
    • 摘要: 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cuticular hydrocarbons)是正烷烃、不饱和烃以及甲基支链烃的混合物。除了保持水分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多种生物功能。鞘翅目昆虫(俗称甲虫)是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昆虫类群,目前对其表皮碳氢化合物研究开展颇多,主要见于化学通讯领域,内容涉及到性信息素、标记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化学拟态、寄主/猎物定位和识别等方面。此外,在甲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影响因素、表皮碳氢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在化学分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对上述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 刘靖涛; 王倩; 赵瑞; 王欢欢; 高洁; 董辉; 张永军; 丛斌; 谷少华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鉴定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触角转录组中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基因,明确触角中高表达的豌豆蚜CSP蛋白与蚜虫报警信息素、性信息素以及植物挥发物的分子结合特性。【方法】通过对豌豆蚜成蚜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触角中候选CSP基因;采用RPKM值和半定量RT-PCR分别明确这些CSP基因在豌豆蚜成蚜触角以及不同组织(触角、口针、去除触角和口针的头、胸、腹、足和翅)中的表达谱;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这些触角CSPs与蚜虫报警信息素和性信息素以及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结果】在豌豆蚜成蚜触角转录组中鉴定得到10个CSP基因。RPKM值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ApisCSP2,ApisCSP4和ApisCSP5在豌豆蚜成蚜触角中表达量最高。荧光竞争结合实验表明ApisCSP4与报警信息素主要组分(E)-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和微量组分(-)-α-蒎烯结合力强,K_(i)值分别为2.2±0.8和4.9±0.7μmol/L;ApisCSP5与两种性信息素组分(+)-(4aS,7S,7aR)-荆芥内酯和(-)-(1R,4aS,7S,7aR)-荆芥醇结合力强,K_(i)值分别为4.8±0.9和2.6±0.6μmol/L。【结论】豌豆蚜成蚜触角转录组中鉴定到10个CSP基因,其中ApisCSP4和ApisCSP5可能分别参与了蚜虫报警信息素和性信息素的转运。
    • 崔少伟; 赵冬香; 张家侠; 商建农; 蔡晓明; 李兆群; 边磊; 修春丽; 付楠霞; 陈宗懋; 罗宗秀
    • 摘要: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茶树食叶害虫,严重时其幼虫可将整株茶树的叶片取食殆尽,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对我国茶蚕大陆种群性信息素进行了鉴定,利用正己烷浸提法对求偶高峰期的茶蚕雌虫性信息素进行了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筛选性信息素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试了性信息素成分的电生理活性,并通过田间诱捕试验筛选出性信息素最佳剂量,最后利用性信息素对海南五指山地区的茶蚕种群进行了监测。GC-EAD结果显示,茶蚕性信息素提取物中只有1种成分可引起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GC-MS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该活性成分为顺11,顺14-十八碳醛(E11,E14-18Ald)。EAG测试和田间引诱试验验证了性信息素鉴定结果,田间诱捕数据显示不同剂量的性信息素在田间的引诱效果不同,当剂量为0.9 mg时,田间引诱效果最佳。虫口监测结果表明,茶蚕性信息素是一种理想的虫口监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明确海南五指山地区5—10月共有两代茶蚕,成虫高峰期为6月17日和8月27日。本研究结果为我国茶叶主产区利用性信息素进行诱杀防治或虫口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祁全梅; 李秋荣
    • 摘要: 昆虫的嗅觉是其行为感觉的一种重要信号输入来源,在昆虫的气味识别过程中有多种蛋白质参与,它们在调控昆虫的取食、群集、交尾和产卵等一系列行为中起着重大作用,这些与昆虫嗅觉相关的蛋白主要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s,IRs)、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s)和气味降解酶(Odorant degrading enzyme)等。其中,气味受体是嗅觉系统中的关键成员之一,具有识别气味分子并向下游传递嗅觉信号的重要作用,其介导的气味分子与嗅觉神经元树突上气味受体的专一性结合是重要的嗅觉识别基础。气味受体主要分为两类:传统气味受体和非典型性气味受体,传统气味受体具有识别气味分子的功能,在不同昆虫间的同源性较低;非典型性气味受体不能识别气味分子,它与普通气味受体共表达,协助它们完成对气味分子的识别,在不同昆虫间非典型性气味受体的序列较为保守。气味受体的功能验证主要采用培养细胞系法、电压钳技术和果蝇"空神经元"法,研究昆虫气味受体的功能可为寻找气味配体,开发针对害虫的食物引诱剂和驱避剂、性诱剂以及聚集信息素等奠定理论基础。文章从气味受体的鉴定与分类、结构、表达、系统进化关系以及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气味受体的研究进展,为昆虫嗅觉机制的研究及害虫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
    • 李建军; 周宇利; 张嘉益; 张超; 敖特根
    • 摘要: 2019~2020年在通辽开鲁县开展梨小食虫发生规律观察及应用迷向丝防控试验的结果表明,(1)梨小食心虫在通辽地区完整发生3代/年,以第4代老熟幼虫越冬,第2代开始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成虫发生高峰期不易准确把握,温度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平均气温6.2~27°C,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其发生。(2)与单纯常规施药防治相比,应用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综合防控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迷向率97.9%以上,蛀果防效88%以上,不但能够有效控制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明显降低蛀果率,还可提高果品质量。
    • 王李锋; 杨宇雄; 原超楠; 王雪扬; 边庆花; 王敏; 钟江春
    • 摘要: 粉螨Tyreophagus sp.包括许多危害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和仓储害虫,而(R)-2,6-二甲基-5-庚烯-1-醇为粉螨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本研究首次利用Evans手性助剂法构建该性信息素的手性叔碳中心,以戊醛酸甲酯为原料,经过Wittig偶联、LiOH水解、甲基化及硼氢化钠还原等6步反应,完成了该信息素的不对称合成。
    • 乔艳艳; 肖兴; 魏洪义
    • 摘要: 粉蚧是农林经济作物的一类重要害虫,由于体表覆盖一层蜡粉,化学防治常需要大剂量反复用药该虫才能得以控制,易造成环境污染及害虫再猖獗。本文从昆虫化学生态学的角度综述了粉蚧类害虫的寄主植物范围、天敌应用以及三重营养关系研究进展,归纳已鉴定粉蚧性信息素化学结构特点及其在综合防治中应用概况,探讨粉蚧类害虫化学生态学未来研究方向,为其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