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稿
诗稿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79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3篇、相关期刊275种,包括郭沫若学刊、读书、星星:上旬刊等;
诗稿的相关文献由651位作者贡献,包括滕伟明、周啸天、李维嘉等。
诗稿
-研究学者
- 滕伟明
- 周啸天
- 李维嘉
- 杨启宇
- 郝炬
- 何郝炬
- 章润瑞
- 蔡淑萍
- 郁笛
- 何崝
- 刘益善
- 唐继东
- 扶桑
- 杨析综
- 陈仁德
- 黄坤尧1
- 黄晚芳
- 黄苗子
- 乔丽华1
- 于刚
- 仇长义
- 刘友竹
- 刘梦芙
- 卜庆华
- 周蓬桦
- 味明
- 孙玉溱
- 廖国华
- 弘征
- 张晓风
- 张榕
- 张永芳
- 张福勋
- 施议对
- 星汉
- 曾小鲁
- 李重华
- 杨逸明
- 杨长春
- 林一木
- 林柏松
- 林莽
- 柯健君
- 栾纪曾
- 梁发芾
- 欣托居
- 段晓华
- 永井荷风
- 熊盛元
- 王亚平
-
-
林祁
-
-
摘要:
忝列兵强马壮的“谢门弟子”之列,我一直不敢写文章谈论自己的导师谢冕。作为诗歌爱好者,我算得上是中国“新诗潮运动”的亲历者,“朦胧诗案”爆发时,我刚从福建师大毕业,进省报任诗歌编辑,想发舒婷诗稿“未遂”,却因宣扬孙绍振老师的“崛起”理论而挨批。至今还有人记得当年我在当时充满火药味的诗歌讨论会上抱着舒婷大哭的场景。
-
-
-
-
摘要: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上海歌剧院交响合唱音乐会《布兰诗歌》1803年,一本叫做《卡尔米娜·布拉纳》的中世纪诗集在德国博伊伦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被发现,被尘埃淹没了几个世纪的神秘诗稿,以酒歌、爱情诗与放纵的情歌道尽人间万象。1935年,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为这本诗集所吸引,他以粗犷有力、热情奔放的音乐赋予这部奇异的诗篇以新的生命。他从诗稿中选取24首,以"春天""酒""爱"三个主题,谱出了流传后世的《布兰诗歌》。该作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最富感染力的经典合唱作品之一。
-
-
许奕涵;
高丽娜(指导)
-
-
摘要:
席慕容说:“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和眷抄着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时代的脚步急促迈进,空虚华美的称颂随之涌来,功勋奖章被肆意使用,浮沉众生皆言人间苦痛。我认为,岁月不居,纵然盛世浮华,我们也应早日立下凌云之志,而不是在通过层层过往的罅隙窥见空落的惨白时,叹一声:“空悲切!”
-
-
王抒意;
小老道(绘)
-
-
摘要:
“霞是最值得讴歌的/当朝暾将出以前/她接受了光明底最先/把最美丽的赠给了我/当夕照既沉以后/把保留了光明底最后/把最美丽的赠给了我/霞是最值得讴歌的……”多年以后,当他检点诗稿,从故纸堆里翻出这首《霞底讴歌》,何芙霞这个名字不免又涌上心头。
-
-
范诗银
-
-
摘要:
戊戌年,诗人容易发感慨的一个年份。林阳先生在这一年里,创作了二百七十多首诗,不可谓不多。五律、七律七十三首,五绝、七绝二百首,还填了一首词。其中,专题的有用五律写的二十四节气歌。
-
-
秦淮桑
-
-
摘要:
松风过处,涛声阵阵,幽咽如汤音。而鸟鸣,于木杪处斟酌,细分平仄与轻重缓急,仿佛刚从一页诗稿上起身,声韵里尽是珠玉般的温润清圆。竹子依然纤细、挺拔、俊朗。枝叶交错,狭长的竹叶影子映于竹竿,像是刚画上去的一幅写意小品,水墨淋漓,雅趣横生。杉木远望如塔,蔚然生云气,空翠欲滴,仿佛可以湿衣。
-
-
蒋甲子梦
-
-
摘要:
那时还年少,爱一个人,我会觉得他哪哪儿都好,怎么可以这么优秀。我就会自卑,然后变得小心翼翼,希望自己做好万全准备,来迎接这个事后看来其实也不见得有多完美的男人。太爱一个人,胖的时候不见他,黑的时候不见他,头发短的时候不见他,没化妆的时候不见他,穿得不漂亮的时候不见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亦不见他。
-
-
钱汉东
-
-
摘要:
开元十三年,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壮心,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沿着蜿蜒的长江顺流东去,第一次登上当涂采石矶,只见长江如练、天门洞开、青山滴翠、飞舟击浪。李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打动,创作了名传千秋的《望天门山》。采石矶因而成了天下文人雅士朝拜之圣地。包括白居易、孟浩然、杜牧、刘禹锡、王安石、苏东坡、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赵孟颍等,先后慕名前来,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
-
-
李香钻
-
-
摘要:
前几天,全国政协委员林阳惠赐《庚子诗稿》一部。粗粗统计一下,他在2020年创作了369首诗,不可谓不多。诗稿里有对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记录,有深入调研关切民生的感怀,有对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等"民进十老"的追思,咏叹节令诗和踏访名胜诗也占有相当比重。其中有一句诗让记者印象尤为深刻:"日行千里为书香,点亮心灯苇可航"。林阳委员也认为,这句诗正是他多年来读书履职的真实写照。
-
-
白宫
-
-
摘要:
安徽省图书馆藏傅增湘手稿《西泠诗草》一册.前有沈曾植题识,周无觉、赵熙题诗,末附周馥函札一通.傅氏手书诗作二十五首,未见其他文献所载.考其成书时间,应为辛亥革命后(1911年12月至1912年4月间),傅增湘游杭州、绍兴时所作.不仅可代表其诗文艺术成就,亦可据之而考其行迹、交游及生存状态,探见辛亥鼎革之际傅氏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