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角度误差

角度误差

角度误差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15497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计量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研究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2年全国几何量精密测量技术学术交流会、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五届救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等;角度误差的相关文献由603位作者贡献,包括酒井雅也、见延盛臣、大塚康司等。

角度误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5497 占比:99.89%

总计:115624篇

角度误差—发文趋势图

角度误差

-研究学者

  • 酒井雅也
  • 见延盛臣
  • 大塚康司
  • 丑小全
  • 何勇
  • 俞庆平
  • 刘呈超
  • 叶健豪
  • 吴述政
  • 李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钱林弘; 冯艳冰; 张新疆; 雷大江; 蓝河; 崔海龙; 郑越青
    • 摘要: 基于研制的纳米级气体静压轴承回转误差测试平台,采用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式,设计开发出纳米级气体静压轴承回转误差测控系统软件。该软件可实现运动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结果显示等功能。同时,该软件设计了一种角度误差控制方法,减小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引入的角度误差,从而得到了较为准确的主轴回转误差。调试结果表明,测控软件的功能合理,满足主轴回转误差测试精度和技术指标要求,采样角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01°以内,分离出的标准球圆度误差与标称值(36 nm)的相对误差低于6%。
    • 何晓; 周佳立; 吴超
    • 摘要: 针对铣削机器人路径轨迹绝对拟合精度低及空间路径拟合会产生刀路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须精密仪器即可获得有效标定的方法。研究重点在于提高铣削加工精度。首先,通过重新计算和修正机器人路径轨迹控制点的方式,解决了路径拟合带来的切削误差问题,为接下来的切削测量精度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然后,针对铣削主轴使工具末端位置产生的偏移,在机器人标定模型中加入了自重及外加负载模型,并且特别引入了包含角度数据的约束方程和目标函数,增加了标定数据的全面性并提高了标定效率;最后,利用此方法对KUKA60机器人进行参数标定实验,实验显示,经过标定后的铣削机器人的加工精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铣削方块边长和夹角精度分别从0.520 mm和30分降为0.240 mm和16分,提高了53.8%和46.7%。
    • 毛爽; 刘振宇; 张永兴; 郭永跃
    • 摘要: 在某型飞机缝翼疲劳试验中,采用随动加载技术,实现在缝翼翼面打开角度变化时载荷随动施加,为了解决试验中摆臂式随动机构旋转角度与缝翼打开角度之间误差偏大的问题,通过研究该飞机5段缝翼随动机构的几何数学模型,结合试验载荷谱波形,得到作动筒位移与角度误差的关系,确定角度误差的来源,研究随动机构各参数和载荷谱对角度误差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角度误差的缝翼随动加载技术改进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角度误差,对未来活动翼面的随动机构设计和载荷谱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刘宏伟; 杨锐; 向华; 陈超超
    • 摘要: 机床转台的几何精度对零件的加工精度产生很大影响。针对转台在运行时所产生角度误差和偏心误差,提出旋转台误差的分离方法。通过配合使用常规测量工具水平仪和角摆仪,快速检测和校正旋转台几何误差,从而减小机床转台的加工误差。通过实验验证校正前后机床转台角度的定位误差。结果表明:校正后转台的定位精度提高了23%,证明该校正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机床转台的几何精度,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
    • 郑颖慧
    • 摘要: 基于Matlab仿真平台搭建同步电机总结构及级联控制系统结构,应用旋转磁场控制概念,附加比例积分调节器对称优化,采用增益控制和电流、电压限位,最终显示重启时转子漂移造成的各种角度偏差、转向错误,对在实践中合理纠偏以达成理想的平衡驱动控制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 郭梁; 徐庆锋; 李波
    • 摘要: 分析发现全自动板筋成型机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被加工钢筋会发生位移从而导致较大的角度误差和不一致性;二是因其采用调直框结构导致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个逆时针的扭力,造成成品钢筋在料槽中出现不能百分之百完全出料的缺陷,导致设备损坏等事故发生.为提高全自动板筋成型机角度误差、不一致性,针对第一种缺陷对弯切机构重新设计,在切刀两端增加紧固机构以防止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为防止成品钢筋在料槽中不能百分之百完全出料,导致损坏设备的缺陷设计出了一套保护系统,当成品钢筋不能顺利出料时发出报警信号及停机信号.
    • 刘健; 王驹; 陈亮; 云龙; 王春萍
    • 摘要: 节理迹线中点密度是描述岩体露头节理分布特征的重要指标.由于露头或测窗尺寸的限制、节理迹长的差异以及露头面和节理面夹角的变化,常规的迹线中点密度计算方法通常包含尺寸、截长和角度误差.本文首先介绍了截长、尺寸和角度误差的修正原理,继而将角度误差修正系数引入到关联点密度计算方法中,提出了凸面测窗条件下同时修正截长、尺寸和角度误差的迹线中点密度计算方法.利用三维节理网络建模技术,模拟生成不同方位、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测窗,系统分析了尺寸、截长和角度误差对迹线中点密度的影响,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针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北山坑探设施的硐口岩体露头,实现了节理迹线中点密度分析.上述算例和应用表明,新方法可以有效地修正截长、尺寸和角度误差,可以为估算岩体节理分布密度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 胡国星; 赵寰; 任万杰; 拓锐; 林帅; 蔡晨
    • 摘要: 推导了干涉法测量角锥反射镜的综合偏差与其二面角误差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干涉法测量角锥反射镜干涉图的特征与判读规则,并搭建激光泰曼—格林干涉仪对待测角锥反射镜进行了实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法和激光泰曼—格林干涉仪能够实现角锥反射镜二面角误差小于1″的精确测量.
    • 韩晓玉; 邬爱清; 徐春敏
    • 摘要: 针对行业现状对地应力测量精度定义及其全要素量化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概述了地应力测量方法、常用试验技术及其测量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闭环测量角度给出了地应力测量及其精度的定义,在对测量精度研究分类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应力测量精度表征体系的构成和分层,指出了测量精度研究的意义、测量方法与测量技术的定义及其测量精度问题.阐述了地应力测量精度全要素量化表征的思路和含义、三维物理模型测量精度试验装置、坐标设定和表征程序,给出了平均方式和最大值方式的表征指标,以及二维和三维测量的精度表征公式,对角度误差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对表征方式与技术研发要求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说明.以早期的USBM孔径变形计和CSIRO空心包体应变计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测量精度表征为例,展示了测量精度的量化表征过程,与原有测量精度表征指标进行了对比,获得上述试验技术最大值方式单一指标的总体测量误差分别为10%和27%.首次获得了两试验方法的全要素测量精度数据,比较显示前者的总体测量精度大大优于后者.
    • 鄢佳文; 高靖琰; 刘旭红; 朱思瑾
    • 摘要: 目的 探讨准直器角度误差对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医院诊疗的15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计VMAT计划,原计划(Trail)均采用共面双弧设计的VMAT计划,并分别将准直器角度设置为±0.5°和±1°偏移,导入原计划模板,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得到新计划(Trail+0.5°、Trail-0.5°、Trail+1°、Trail-1°),在DAT、Gamma两种方法下,分析在阈值水平(TH)为10%,2%/2 mm、3%/3 mm、4%/4 mm的标准下通过率的差异.结果 DAT分析法中,当对比标准为3%/3 mm、4%/4 mm时,Trail+0.5°、Trail-0.5°、Trail+1°、Trail-1°的计划通过率均小于Trail;当对比标准为2%/2 mm时,Trail+0.5°的计划通过率大于Trail,Trail-0.5°、Trail+1°、Trail-1°的计划通过率均小于Trail;当对比标准为2%/2 mm、3%/3 mm时,Trail+1°的计划通过率与Trai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mma分析法中,其结果与DAT分析法接近,但在3种对比标准下,Trail+0.5°、Trail-0.5°、Trail+1°、Trail-1°的计划通过率与Tra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直器角度误差会直接影响鼻咽癌VMAT计划通过率,因此,在鼻咽癌VMAT计划中,应严格质量控制以保证准直器角度准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