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南民族

西南民族

西南民族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21篇,主要集中在民族学、中国史、风俗习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31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中国西藏、思想战线、云南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等;西南民族的相关文献由180位作者贡献,包括管彦波、倪胜利、杨筑慧等。

西南民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0 占比:23.1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731 占比:76.79%

总计:952篇

西南民族—发文趋势图

西南民族

-研究学者

  • 管彦波
  • 倪胜利
  • 杨筑慧
  • 唐同明
  • 林科
  • 沈海滨
  • 王传
  • 王文光
  • 白群
  • 翟国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覃颖璇; 岑东玲; 唐雨静
    • 摘要: 西南地区至今保留着一种极为奇妙的食物——瘪。瘪自唐代以来进入汉人视野,经历了从蛮夷异味再到民俗美味的认知转变,亦是作为构建华夷之辨的重要元素,见证着中古以来中央王朝对于西南地区的经略与开发。关于华夷之辨的探讨,学界已然存在诸多认识,但从饮食视角分析华夷之辨仍有待补阙。本文拟研究瘪的文献中的形象演变,以观察王朝国家统治下的西南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反映历朝历代华夷之辨观念变更及走向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
    • 杜周军; 林科; 刘阳
    • 摘要: “哀牢”是春秋战国时代到东汉初我国“极西南”族群和地域的称谓,其地处横断山区南部,是“蜀身毒道”上直接联通中印两大古文明的“宜径”。作为古代各大文明交流联系中介的“哀牢”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的部落联盟,具有多重名称,活动地域广阔,物产闻名中外,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非洲、欧洲交流的“世界十字路口”,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
    • 王心怡
    • 摘要: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5G互联网技术全民化发展的同时对图形纹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只有不断推动纹样创新发展,才能融入现代化的生活,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装饰性纹样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西南少数民族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依据民族特有的风情和民族文化使得纹样产生了一定的民族特性,并深刻影响着民族纹样的多样性的发展和传承,其创造出的图形纹样能够适应于当代社会潮流的发展,引领时代前行,展现西南民族装饰性纹样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 陆韧; 林晓雁
    • 摘要: 元朝以户籍管理为基础、人口数量为标尺作为内地设置路、府、州、县等正式政区的条件,同时又在不具备人口登记和户籍管理条件的西南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群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在今贵州和广西西部的"溪洞蛮夷"区,设置了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实行安抚司—蛮夷官—洞寨管理;在云南行省开拓极边地区,采用管控归附的土著酋长的"甸寨军民等府"特殊设治方式.元代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和云南行省"甸寨军民等府"是元朝在西南民族地区创设的特殊政区,适应当时民族社会发展情况,有效地管控了西南民族地区,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
    • 杨庭硕; 张宝元; 耿中耀
    • 摘要: 朝廷为中国西南各民族编纂图志发端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国内传世作品不少,流落海外者也为数众多.但国外学人深受语言文字障碍之苦,在收集、整理和研究流传海外的中国民族图志资料时面临的挑战极大,致使这些资料至今大体尚处于尘封状态.当下,如何争取这些海外文物还乡,自然成了中国学人期望已久的夙愿,经过多方努力,获得意大利地理学会图书馆收藏的中国西南民族图志资料电子文档17种.这批资料数量可观,收载的内容迥别于国内已知的传世各抄本.初步认定,该批资料编辑与集结于20世纪初期,包含众多西南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信息和证据,足以丰富对西南各民族研究的资料来源、展拓研究的视野、匡正此前诸多的误读和误判,值得学界同仁关注.
    • 艾菊红
    • 摘要: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Scott)认为,基督教在赞米亚地区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与山地族群的先知主义和千禧年宇宙观契合,从而使基督教成为山地族群借用的意识形态与谷地国家对抗,逃避谷地的统治。然而民国时期,中国西南山地民族皈信基督教的例子则显示,基督教为这些民族带来符合现代社会秩序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促使山地民族进入现代性的社会化道路,这恰恰符合了国民政府对于山地民族长期以来的教化愿望,期望将山地民族真正纳入国家的治理体系之下。因而基督教进入“赞米亚”区域,虽然也有逃避统治与国家相对抗的一面,同样也有与国家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一面,促使山地民族适应国家并进入国家。这可能是斯科特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 吴穹
    • 摘要: 回顾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史,根据出土文物展开的考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纸质文本的利用还稍显不足,特别是谱牒文献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谱牒文献在揭示西南各民族的人口迁徙、民族融合、文化变迁、交通及经济等方面有诸多价值,但在利用时需要辨别内容真伪、兼考多种文献、熟悉文化背景.由此可给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呈现一种不同的视角.
    • 王晖; 叶佳成; 明焱
    • 摘要: 本文运用人类学中的比较法考察了瑶族、苗族、侗族、壮族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居的空间演变,指出整体上存在"从前后关系向左中右关系演变"的共性趋向。比较法在乡土建筑研究中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拓展视野,获得新的认识。而比较框架的建立、族群划分的逻辑、源与流的分辨以及人类学标志物等,是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
    • 田耕
    • 摘要: 1928-1947年的西南边疆调查,是中国社会研究史上激活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边疆调查的关键时期.三个学科的实地研究形成了对此后影响深远的新传统.本文结合边疆研究的生平史和对研究作品的概念考察,表明1934年中研院的机构调整促成了社会科学所和史语所各自的关键转向,使其分别形成了结合经济史与民族史的田野工作理念.其中深蕴的历史想象,与南迁的燕京大学社会学在边疆继续“民族志社会学”的“自然史”理念有着深刻的区别.
    • 杨筑慧; 王欢
    • 摘要: 农具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栽体,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作为一类物件,农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承载着人类文明历史的意涵.分析农具使用的社会场景,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一定历史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社会内部结构的运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自古及令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糯稻收割工具——摘禾刀历史源流的追溯,分析其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糯稻种植的演变,从而呈现出一项农业生产工具的社会生命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