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因素
血管因素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0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0553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性教育与生殖健康、中国社区医师、中国针灸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全国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修复与重建研讨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等;血管因素的相关文献由17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祥慧、任刚、刘佳等。
血管因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553篇
占比:99.83%
总计:40621篇
血管因素
-研究学者
- 陈祥慧
- 任刚
- 刘佳
- 刘文运
- 方琪
- 李友莲
- 路胜昔
- 郭宗君
- Anthea Vreugdenhil
- Cinoo Kim
- George Razay
- Ling-YunWu
- Min-YueZhang
- NiCheng
- QiangLi
- WankeM
- Xi-TaiSun
- Xiao-GuiYan
- Yi-TaoDing
- Yu-DongQiu
- 于焕清
- 付艳玲
- 何冠蘅
- 何苏民
- 何莉(摘译)
- 侯宝元
- 俞立强
- 倪琳琳
- 冀飞
- 冯亚青
- 刘元昀
- 刘兴健
- 刘凤奎
- 刘桂芳
- 刘玉兰
- 卡比努尔·克依木
- 吕佩源
- 吕全新
- 吕小州
- 吕微
- 吕新芝
- 吕欢欢
- 吕静
- 吴子明
- 吴帅
- 吴新民
- 吴晓华
- 吴逊
- 周庆兵
- 周志玲
-
-
黄河灵;
高玉元;
王丽娟
-
-
摘要: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临床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可进展至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正确认识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及机制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血管因素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血管相关因素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联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
-
-
-
周流畅;
王建军;
郑浩涛;
林松俊;
黄彬青;
虢周科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因素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基础中医证候分布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符合标准受试者163例,分别评估其既往血管病史、相关血管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χ2检验等方法分析血管因素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合并BMI超标的患者存在痰浊阻窍证的风险较高[OR=2.512,95%CI(1.288,4.900)],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存在气血亏虚证的风险低于无高脂血症的患者[OR=0.432,95%CI(0.191,0.976)],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存在瘀血阻络证的风险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OR=3.177,95%CI(1.092,9.238)]。结论:不同血管因素影响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在四诊基础上,结合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合并的不同血管因素,对其存在的中医证候具有预测价值。
-
-
陈华平;
郭志伟;
母其文;
蔡梦杰;
张福洲;
靳雨;
杨昌霞;
王文轩;
曹金明
-
-
摘要: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on vascular trigeminal neuralgia.Method Seventy-three patients with vascular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enrolled in our study and accepted axial and coronal MRI examinations including T1WI,T2WI,T2Flair,3D-COMSIC,3D-TOF,DWI,and enhancement sca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interpolation of the rapid disturbance phase gradient echo sequence.Results The trigeminal nerve of seventy-two cases in patients with oppressed abnormal blood vessels were observed.One case was missed diagnosis.Eleven cases had two blood vessels compressed together,and one case had three blood vessels compressed.Forty-seven patients had neuralgia caused by artery compression,twenty-three cases were caused by venous compression,and three patients had neuralgia caused by compression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Conclusion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vascular trigeminal neuralgia could be well achieved by MRI which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vascular trigeminal neuralgia%目的 探讨MRI成像诊断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的73例患者行MRI检查,采用T1加权(T1WI)、T2加权(T2WI)、T2水抑制成像(T2Flair)、三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序列(3D-COMSIC)、3D-TOF成像、弥散加权序列(DWI)、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增强扫描序列行头颅的横断面、冠状面扫描.结果 73例患者中发现72例存在异常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漏诊异常静脉压迫三叉神经1例,存在2支血管同时压迫一侧三叉神经11例,3支血管同时压迫一侧三叉神经1例.动脉性压迫47例,静脉性压迫23例,血管畸形压迫3例.结论 MRI成像检查能够较好的对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进行分类及评价,在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诊断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
苏健;
徐冰;
宋媛;
薛凌
-
-
摘要: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影响因素.方法 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分为病例组(91例)和对照组(43例),病例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管性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受教育年限≤9年(56例,61.54%)、饮酒(55例,60.44%)、糖尿病(31例,34.07%)、心脏病(69例,75.82%)、高脂血症(52例,57.1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异常(35例,38.46%)、同型半胱氨酸(Hcy)异常(33例,36.26%)、颈动脉狭窄(65例,71.43%)和颈动脉斑块占比(72例,79.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受教育年限≤9年(OR=1.876,95%CI:1.028~3.424)、糖尿病(OR=2.125,95%CI:1.015~4.450)、hs-CRP异常(OR=1.627,95%CI:1.062~2.495)、颈动脉狭窄(OR=2.375,95%CI:1.155~4.886)及颈动脉斑块(OR=1.650,95%CI:1.060~2.570)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血管性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其中糖尿病、hs-CRP异常、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及受教育年限均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
-
梁炳松;
李育英
-
-
摘要:
进展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中,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与前循环脑梗死相比,残疾率和死亡率更加显著.由于治疗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难度大、临床病理生理相关因素复杂,血管因素在重要环节起作用,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对急性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因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
-
谭子虎;
陈延;
谢文婷;
邱静;
杨琼
-
-
摘要:
血管因素是诱导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机制复杂。针对导致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血管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可干预治疗认知功能损伤的血管相关因素是目前干预痴呆进展的研究热点。血管损伤、缺血性卒中、免疫系统的激活、脑软膜的侧支循环、遗传和环境因素等是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伤相关的重要因素;另外基因突变、脂质代谢紊乱、血脑屏障等方面的进展,为发展新药物治疗认知功能损伤提供新的方向和措施。该文将总结血管因素在认知障碍中的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
-
-
杜怡峰
-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近年来血管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发表在Lancet Neurol杂志的研究表明,AD可以通过改进教育程度,干预危险因素、尤其是血管危险因素及抑郁来减低发病率.流行病学、神经影像、病理、临床等方面研究均表明血管因素导致的低灌注在AD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醉血症、脑血管病等能导致MCI认知下降促进其向AD的转换,并且糖尿病、LDL、总胆固醉水平与AD的认知功能下降程度有关。血管因素是AD和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子,有效的防控血管因素将成为未来重要的AD干预靶点,加强血管因素与AD之间关系的研究对AD的防治窗口的前移具有重要意义。
-
-
-
王坤正;
陈君长
- 《全国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修复与重建研讨会》
| 1998年
-
摘要: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于不同的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最终结果,因其病因不同而发病机理各异,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病理变化结果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并且在股骨头内骨性间隔空隙里产生障碍,使其血供难以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