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污染
血液污染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9737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护理研究:下旬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西南输血学术交流大会、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等;血液污染的相关文献由212位作者贡献,包括单丽华、宋建设、平燕等。
血液污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9737篇
占比:99.88%
总计:89846篇
血液污染
-研究学者
- 单丽华
- 宋建设
- 平燕
- 陈永曦
- 何俊
- 冯秀兰
- 叶奇
- 姚娜
- 康理诚
- 张乃萍
- 张玮
- 张硕
- 张静
- 彭志勤
- 李军
- 李柏新
- 李燕
- 李素玲
- 杨士杰
- 杨永向
- 柏凤荣
- 潘小娟
- 石天奇
- 石彦涛
- 罗明民
- 苗春培
- 蓝惠玲
- 赵小剑
- 黄忠碧
- Andrew M L Lever
- C.-S. Park
- Choi Y.-D.
- Chung J.-H.
- Park E.-J.
- 丁培芳
- 东诚
- 于凤军
- 于吉荣
- 付秀利
- 任宪玲
- 何小红
- 余丽娜
- 余知平
- 侯天文
- 侯萱
- 俞惠艳
- 俞赛
- 倪利蓉
- 傅华
- 刘文珍
-
-
廖佳瑜;
钟爱英
-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采血针在避免针刺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新余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12月需进行静脉采血的20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采血针进行静脉采血,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采血针进行静脉采血,比较2组护士静脉采血时针刺伤发生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液污染发生率、血量不合格发生率以及护士使用静脉采血针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液污染及血量不合格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使用静脉采血针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改良静脉采血针能够有效预防针刺伤的发生,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护士认可度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
-
陈立丽
-
-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站护士血液采集中手卫生护理实施情况及影响.方法 获得34例采血护士同意后让其参与课题,对采血护士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行普通手卫生护理者17例为参考组,行手卫生细节护理者17例为细节组,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完成手卫生护理后观察结果.结果 经手卫生护理实施后,细节组各维度手卫生护理质量评分高,和参考组手卫生护理质量评分数据间经SPSS24.0计算后,P<0.05.血液采集不良事件中,血液污染、交叉感染率在细节组分别是1.16%、0,均比参考组(8.14%、6.98%)低,P<0.05.结论 实施手卫生细节护理,提升了血站护士手卫生护理质量,使采血不良事件减少,对维持血液采集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
-
李慧芳
-
-
摘要:
四、精液品质检查生产实践中精液品质检查一般包括肉眼观察和镜检观察,生物化学和细菌学检查在现场操作中难以开展。1.肉眼观察鸭精液正常为乳白色,被粪便污染的为黄褐色,尿酸盐污染的为白色絮状物,血液污染的为粉红色,透明液过多为水渍状。蛋鸭采精量0.2~0.9毫升。
-
-
杨士杰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污染情况在口腔正畸托槽粘接剂剪切强度方面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给予唾液污染,Ⅱ组给予血液污染,Ⅲ组给予唾液与血液混合污染,对比三组的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结果:Ⅰ组湿润条件下的剪切强度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P<0. 05),但三组间干燥条件下的剪切强度无明显差异(P>0. 05);Ⅰ组湿润条件下的ARI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 05),但三组间干燥条件下的ARI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唾液污染对口腔正畸托槽粘接剂剪切强度的影响较大,医护人员应做好针对性处理,以提高口腔正畸疗效.
-
-
杨士杰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污染对口腔正畸托槽粘接剂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口腔科行口腔正畸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无污染,观察组为血液污染,在此条件下进行粘接正畸托槽,对比两组的口腔正畸托粘接剂剪切强度及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ARI).结果:观察组在干燥条件下口腔正畸托粘接剂的剪切强度及AR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湿润条件下口腔正畸托粘接剂的剪切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R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污染对口腔正畸托槽粘接剂剪切强度有明显影响,在湿润条件下明显降低了粘接剂的剪切强度,增加了托槽脱落几率,临床应做好针对性的处理,避免血液污染.
-
-
琼达
-
-
摘要:
1案情介绍1.1案情经过2017年7月31日下午,日喀则市卫计委监督执法人员对位于日喀则市上海路客运公司商品房的仁和诊所,经出示证件后在该诊所负责人杨某的陪同下,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该诊所配药室内产生的医疗废物,未按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医疗废物的黄色专用桶和专用塑料袋内,输液瓶和输液管子、使用后带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和玻璃安培瓶、被血液污染后的棉签、输液器针头等混放,未做分类收集。
-
-
张闯;
高彩玉;
余丽娜;
胥丽;
武一苇
-
-
摘要:
目的:评估一种带有血液防逆流装置安全留置针的临床实际使用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我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外周静脉通路建立选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2号(0.9mm?25mm)的IS留置针和IS3留置针,IS3较IS具有防止血液暴露的防逆流阀。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置入时间,导管置入及不同导管操作类型中血液暴露发生率。结果:总计达成200例静脉入路(n(IS3) = 103和n(IS) = 97)。IS3在导管置入操作时的血流发生率(4.9% (IS3) vs. 61.2% (IS);P<0.001),其中IS3中观察到的所有血液渗漏均因操作不当造成。在IS3重复连接/断开的操作中未发生血液渗漏(IS血液渗漏比例:74%),同时使用IS3时无需进行静脉压迫且导管置入的操作时间显著更短(t(IS3) = 69.6 ± 22.4 s vs. t(IS) = 85.2 ± 28.2 s;p<0.001)。结论:具有血液防逆流装置的静脉留置针可有效防止血液渗漏,降低血液污染风险,减少临床工作量。同时该留置针在操作过程中无需进行静脉按压,缩短了静脉导管置入时间,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
-
-
-
摘要:
30年前,我们的国门刚刚打开,美国有一位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的学者,叫T·柯林·坎贝尔博士,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就是要将中美两国的居民做一个体质方面的全面对照。在他看来,那个时候的美国居民,吃香的喝辣的,一个个大腹便便,富贵病高发,血液污染,酸性体质,而中国居民,还没有走上富裕的道路,饮食结构里面荤菜比例还不高。
-
-
-
杨自玲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流动采血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防范措施。方法在本站流动采血车参加无偿献血的268例,针对其流动采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回顾分析。结果流动采血护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问题与工作问题。本组268例献血者中,3例献血者由于环境在质控中会有菌落超标,从而造成血液污染,约为1.12%。结论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及专业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将护理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诠释护理安全的重要性,避免或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