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蝮蛇咬伤

蝮蛇咬伤

蝮蛇咬伤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44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7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473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江苏中医药、江西中医药、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四届全国蛇伤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全国中医毒蛇咬伤学术交流会与第十五届全国蛇伤大会等;蝮蛇咬伤的相关文献由68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万春、龚旭初、严张仁等。

蝮蛇咬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7 占比:44.24%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4.35%

专利文献>

论文:473 占比:51.41%

总计:920篇

蝮蛇咬伤—发文趋势图

蝮蛇咬伤

-研究学者

  • 王万春
  • 龚旭初
  • 严张仁
  • 喻文球
  • 孙网保
  • 方勇
  • 倪毓生
  • 李燕芳
  • 李金娥
  • 毛文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允申; 刘海红; 龚旭初
    •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外治法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传统外治法+常规治疗,试验组予改良外治法+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 d,比较两组患者伤肢肿胀疼痛程度以及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在治疗后3 d时,伤肢肿胀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6 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3 d时,伤肢肿胀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6 d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WBC、N%、CRP、IL-6、TNF-α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各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八风八邪穿刺排毒、七叶一枝花酊外搽、红光照射等改良外治法能快速缓解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症状,并且能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姚洪锋; 吕彩萍; 郭瑜佳; 陈文泱; 骆方军; 何玉领
    • 摘要: 目的探讨蝮蛇咬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的表达变化及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蝮蛇咬伤患者106例,根据蛇咬伤严重度评分表(SSS评分)分为轻度组75例与中重度组31例;其中中重度组中有23例患者经治疗康复后14 d随访复查。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PD-1表达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CRP、SAA;流式荧光法测定IL-10、IL-6、TNF-α。结果蝮蛇咬伤患者外周血中炎症指标CRP、SAA、IL-10、IL-6、TNF-α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且治疗后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咬伤组中CD4^(+)T淋巴细胞、CD4^(+)/CD8^(+)值均低于对照组及轻度组,治疗后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咬伤组CD4^(+)PD-1^(+)和CD8^(+)PD-1^(+)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S评分与CD4^(+)PD-1^(+)、CRP、SAA、IL-10、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与CD4^(+)/CD8^(+)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蝮蛇咬伤后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PD-1表达变化明显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疾病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
    • 刘家秒; 易加友; 谭慧芳
    • 摘要: 目的探讨三莲金黄散联合红光治疗在蝮蛇咬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外科收治的100例蝮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三莲金黄散联合红光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 d,采用患肢周径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患肢肿胀程度和疼痛指数,统计两组的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患肢肿胀周径、VAS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6 d,两组的患肢肿胀周径、VAS疼痛指数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两组治疗后1、2、3、6 d的患肢肿胀周径、VAS疼痛指数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3、6 d的患肢肿胀周径、VAS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莲金黄散联合红光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蝮蛇咬伤治疗效果,改善患肢肿胀、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刘梦龙; 王海燕; 周馨; 张小军; 程云; 段海真
    • 摘要: 目的探讨HBO联合NPWT治疗早期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Control组、HBO组、NTWP组及HBO+NTWP组。Control组采用传统扩创、蛇药外敷、抗蛇毒血清使用等方法救治;HBO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NTWP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蛇咬伤创口近心端小切口切开并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HBO+NTWP组: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HBO及NTWP治疗。评估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ELISA法检测患者炎症指标TNF-α、IL-6。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治疗后24、48、72 h患肢肿胀情况HBO组、NTWP组、HBO+NTWP组均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O组及NTWP组相比,HBO+NTWP组肢体肿胀情况缓解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O组及NTWP组相比,HBO+NTWP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在治疗后48、72 h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联合NTWP治疗能减轻蝮蛇咬伤早期炎症反应,改善局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汤玉林; 姚洁; 芦煜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护理对蝮蛇咬伤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0年10月我院接诊的蝮蛇咬伤患者的病例资料,选择其中45例接受西医护理者纳入对照组,选择其中45例接受中西医护理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血清炎性因子、5-羟色胺(5-HT)、组胺检测结果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 d、7 d患肢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5-HT、组胺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蝮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减轻中毒症状和全身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 罗金平; 唐国辉; 黄志强; 龚勇; 周敏; 邓叔华
    • 摘要: 目的:研究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治疗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伤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伤者全身症状积分及治疗愈显率、伤肢的肿痛程度、症状消退时间、炎症水平、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身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肿痛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CRP、IL-1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LT、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应用于蝮蛇咬伤合并肝肾功能损害伤者,可改善全身症状,促进伤肢肿痛消退,缓解炎症反应,利于肝肾功能恢复。
    • 张允申; 刘海红; 方勇; 龚旭初
    •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外治方案对蝮蛇咬伤肢体局部症状及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100例重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扩创排毒、刺络拔罐等常规外治法,观察组予八风八邪穿刺排毒、七叶一枝花酊外搽、红光照射等改良外治方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实验室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心酶谱相关指标,计算治疗显效率,记录治愈时间,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以及ALT、AST、BUN、Cr、CK、LDH1指标均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以及ALT、AST、BUN、Cr、CK、LDH1指标降低的更为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显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风八邪穿刺排毒、七叶一枝花酊外搽、红光照射等改良外治方案在改善蝮蛇咬伤患者症状、缓解脏器功能损伤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选用。
    • 吴建霞
    • 摘要: 目的:探讨七叶一枝花酊湿敷疗法在蝮蛇咬伤肢体肿痛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轻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伤口清创换药、抗蝮蛇毒血清、抗生素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以七叶一枝花酊湿敷伤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肢肿胀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IL-6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在治疗后3 d时,伤肢肿胀疼痛程度即有明显缓解(P<0.05),在治疗后6 d时,伤肢肿胀疼痛程度缓解趋势较治疗前更为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伤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所用时间更短,症状缓解更为快速,且血清中CRP、TNF-α、IL-6水平也更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七叶一枝花酊湿敷疗法能快速降低蝮蛇咬伤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缓解肢体肿痛症状,值得临床及相关护理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 于利
    •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通利解毒方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短尾蝮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10月于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50名短尾蝮蛇咬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通利解毒方治疗,两组观察时间均为14 d。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磷脂酶A2(PLA2)、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P <0.01)。结论 采用自拟通利解毒方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短尾蝮蛇咬伤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其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且不增加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可临床使用。
    • 杨敏; 袁丞达; 曾武城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蛇伤散联合温针灸对蝮蛇咬伤后肢体软组织肿胀消退的疗效,及对横纹肌损害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蝮蛇咬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外治(中药蛇伤散外涂、温针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伤侧与健侧肢体的周径差、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横纹肌损害相关因子(hs-CRP、CK、M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1、2天,两组伤肢与健肢的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4、5天,观察组伤肢与健肢的周径差明显低于对照组,伤肢肿胀消退时间及疗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横纹肌损害相关因子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蛇伤散联合温针负可促进蝮蛇咬伤后软组织肿胀的消退,加快横纹肌损害相关因子水平恢复,促进伤肢功能恢复,缩短疗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