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运动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28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教育、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2329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决策探索、求索、社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等;乡村建设运动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秉福、萧子扬、储诚炜等。

乡村建设运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9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2329 占比:99.75%

总计:112609篇

乡村建设运动—发文趋势图

乡村建设运动

-研究学者

  • 张秉福
  • 萧子扬
  • 储诚炜
  • 李在全
  • 刘舒晗
  • 吴洪成
  • 彭秀良
  • 温铁军
  • 祝彦
  • 郭英侠

乡村建设运动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振; 古周洋
    • 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据人口主体的国家,乡村变革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展开的革命政治实践及其创造性,已得到充分研究。但孕育于晚清而兴盛于民国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同样也是复杂而重要的思想与实践。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解放战争的推进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政治力量的乡村建设派与乡建运动似乎已宣告“失败”。而随着1990年代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与“三农”危机凸显,乡村建设作为一种理论思考与实践行动重新浮出历史地表。对于历史乡建的既有理解一直笼罩在对当代乡建的论述和评价之中,既深刻影响着外部的观察者、研究者对于当代乡建的理解,又深刻影响着当代乡建实践者对于自己所亲身参与的这场运动的脉络、意义、目标和方法的认知。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知识界与思想界关于历史乡建的既有理解并不全面和深入。对当代乡建而言,一个无法绕过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全面地梳理与评估关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既有论述与评价,并建立一种能更准确理解乡村建设的思想方向与知识框架?
    • 付义荣
    • 摘要: 作为一项乡村建设运动,中国的乡村振兴已有百年征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米春明、米迪刚父子在家乡河北定县搞的“翟城实验”,之后陆续又有一些实业家、知识分子挺身建设乡村,实验乡村复兴。不过,这种民间主导的乡村建设,多为发展实业与文化教育,语言学的参与往往限于识字与扫盲。最重要的是,这些运动都规模有限,尤因缺少国家稳定有力的支持而不了了之,中国乡村的凋敝依旧日甚一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正式进入乡村建设的舞台。随着国家的进场,一切可资使用的力量都被动员起来,乡村建设开始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运动,这其中也包括中国语言学的积极参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语言学在农村开展的工作主要有普通话推广、以识字为基础的扫盲、为少数民族创制新文字或改进已有文字等。这一系列工作的主线就是“语言扶贫”,其目的是要改变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 王荣; 李强; 王抒滟
    •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有识之士践行乡村建设试验,旨在为破败的中国农村寻一条出路,复兴濒临崩溃的中国乡村。这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社会、经济基础,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史称“乡村建设运动”。1929年11月,由中华职业教育社江恒源、杨卫玉,地方人士冷遹、殷梓甫、殷德昌、殷庆堂,江苏省农矿厅祁崙捷、许荣,镇江县立师范学校赵思伯等九人组成“镇江黄墟镇农村改进试验区委员会”,推举冷遹为主席,统筹领导。设办事处,聘请干事负责日常工作,中华职教社姚惠泉、宋紫云分别担任指导员和主任干事。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镇江黄墟等地举办农村改进试验区,通过普及教育、发展经济、移风易俗,对农村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多元化改进,以图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 易凤林
    • 摘要: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为了救济、振兴江西农村经济,在省政当局的领导和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江西开展了持续一二十年的农村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持续时间长,在全国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救济振兴了江西农村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但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其目标相差较大。
    • 李辉; 符景辉; 李佳诺; 张徐铭
    •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开拓者、“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先生在定县翟城村(今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开展了长达10年的传播社会文明、培养造就新民的乡村建设实践,史称“定县试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接轨的一次有益尝试。定县试验及平民教育,是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以开发“脑矿”、培育“新民”为目标,采用“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式,推进“文艺教育攻愚、生计教育攻穷、卫生教育攻弱、公民教育攻私”的四大教育.
    • 刘庆丰; 邓群刚
    • 摘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所需与除旧革弊的现实召唤共同推动下,社会各界对以往的乡建运动进行了反思,认为目标不一、工作无法统一、经费上难以为继、缺少切实可行的方法、缺乏强固严密的组织等是过去乡建运动缺乏实效的原因。同时认识到战时的乡建运动除了要依靠政治力量、注重人员建设和组织建设,还要进行抗战总动员下的物质建设、精神建设、自卫建设;战时的“乡村建设”是“抗战建国”的基础,目标是实现“抗战建国”。爬梳和评析社会各界对乡建运动的反思结果,可以为时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历史资鉴。
    • 赵晓阳
    •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引发众多知识界人士投身参与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乡村社会落后破败的现实促成,也是知识界对乡村重要性和社会复兴基础认知的结果。它领域广泛、方式多样、时间持久,影响深远。中国基督教会也积极参与其中,以《田家半月刊》最具代表性。它通过尽可能浅显的文字刊物传播现代农业农村知识,以普及现代科学和社会知识为主张,塑造新型乡村社会和乡村农人,达到乡村重建和改造的目的。辗转半个中国、长达23年的刊物成为乡村建设运动持续时间最长的实践见证,与今天中国社会的乡村振兴在理念上和实践上都有某种相似性和先验性。
    • 萧子扬
    • 摘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既是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对百年乡村建设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确保我国能够基本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可见,及时运用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的视角对乡村建设行动进行系统剖析,具有高度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因而必须重点把握我国从乡村建设运动到乡村建设行动的百年发展脉络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内在逻辑、潜在风险、基本原则、主要路径等内容。
    • 肖凤翔; 杨顺光
    • 摘要: 农民乡土习性转型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深层文化心理问题,该问题在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被视为改造中国社会的突破口。然而,由于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把握不充分,对乡土社会改造道路选择不革命,乡村建设运动工作者单纯以教育、文化为主的温和方式改造农民乡土习性具有历史局限性并最终失败。经过百年发展变革,新时代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社会治理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乡村振兴战略整体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农民乡土习性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充足的历史条件。由此,新时代中国农民乡土习性转型将通过文化教育活动,致力于对自在自发习性和异化受动习性的超越,使农民最终养成合理应对现代乡村生活、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由自觉习性。
    • 黄晓星
    • 摘要: 社会学从引入中国开始就带着经世救国的应用导向,以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寻找社会出路为目标。社会学史的书写更多像大传统的写作,即对中国整体社会学发展的素描,是对“国家”的关注与分析。近期的社会学史研究在宏大的进程中也关注影响中国社会学进程的大事件,如燕京学派、乡村建设运动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