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薄煤层

薄煤层

薄煤层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337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9篇、会议论文141篇、专利文献30945篇;相关期刊336种,包括中国包装科技博览、煤矿安全、煤矿机电等; 相关会议64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2015年湘赣皖闽苏五省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全国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型智能矿山现场会议等;薄煤层的相关文献由550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岱、章立强、胡滔等。

薄煤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49 占比:6.75%

会议论文>

论文:141 占比:0.42%

专利文献>

论文:30945 占比:92.83%

总计:33335篇

薄煤层—发文趋势图

薄煤层

-研究学者

  • 郭岱
  • 章立强
  • 胡滔
  • 胡璟
  • 王振乾
  • 董超
  • 顾恩洋
  • 翟雨生
  • 乐南更
  • 周常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军
    • 摘要: 煤炭产业是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中厚煤层及厚煤层开采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薄煤层回采技术亟待更新和发展。通过分析薄煤层智能化回采的技术要点,包括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拉架、可视化远程干预控制,指出当前薄煤层智能化回采的困境,主要为端部进刀困难、定位不够精确、线缆容易损坏,并指出薄煤层智能化回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薄煤层智能化回采技术的发展创新,进而提高薄煤层回采产量。
    • 侯刚; 王国法; 张建安; 王彪谋; 薛忠新; 高彬; 李军; 张金虎; 南海云; 张德生; 杨斐文
    • 摘要: 针对陕北侏罗纪煤田埋深浅、普氏系数达到3左右、煤层平均厚度在1.1 m左右、工作空间狭小、大功率设备布置及智能化实施难度高等开采难题,研究了煤层赋存情况与支护成套技术,提出了工作面设备高能积比时空协同及巷道端头大落差柔性系统配套方式、工艺及成套技术。构建了端头大落差柔性系统模型,能积比达到402,满足巷道与工作面1.4 m以上大落差需求,实现了1.1~1.3 m坚硬薄煤层的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研发了1.1~1.3 m坚硬薄煤层智能化成套设备,采煤机采用半悬机身、全悬截割矮机身结构,机身高度759 mm,装机功率1 050 kW,最大牵引速度14.5 m/min;研发了高刚度抗动载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达到9 000 kN,采用防冲击大伸缩比立柱、高强度薄板结构;研发了大运力、矮机身、重叠侧卸的刮板输送机,装机功率达到3×400 kW;研发了薄煤层精小化、智能化相关装置。开发了适用于薄煤层的记忆截割、自动精准找直、智能负荷控制、有线无线双网通信、多数据融合联动、设备远程故诊断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薄煤层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工作面内无人操作的常态化开采模式。通过构建1.1~1.3 m坚硬薄煤层综采智能化开采核心技术体系,形成了陕北侏罗纪煤田1.1~1.3 m(特别是1.1 m)坚硬薄煤层智能化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该研究成果已在张家峁煤矿和凉水井煤矿应用,设备及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年产煤炭1.3 Mt的能力。
    • 郭瑞兵
    • 摘要: 薄煤层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当前煤炭开采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其可以有效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实现不同层厚煤层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该技术的应用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而有关薄煤层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的研究愈发深入。以安益煤业有限公司9#煤层工作面为例进行分析,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沿空留巷围岩的稳定性控制机理及手段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类似条件下沿空留巷研究的参考。
    • 张楠; 徐九洲; 邱黎明
    • 摘要: 为了解决薄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困难的问题,分析了薄煤层中有效抽采区域分布特征:由于受薄煤层厚度的限制,瓦斯抽采有效区域在垂直方向的扩展受阻,更倾向于在水平方向延伸,导致水平方向的有效抽采半径远大于煤层厚度,有效抽采区域呈椭圆形分布,瓦斯渗流场主要集中在煤层走向和倾向上。根据该特征,指出基于本煤层抽采方式的中间巷掩护掘进消突技术能使抽采区域连成一片,更适用于薄煤层瓦斯抽采。分析了将中间巷掩护掘进消突技术应用于薄煤层中进行分块消突的优势和技术原理: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将上一工作面的回风巷作为下一工作面的进风巷;在进风巷向前施工瓦斯抽采钻孔,抽采范围覆盖并超前预定的中间巷20 m以上,通过瓦斯抽采消除中间巷的突出危险性;掘进中间巷;在中间巷向回风巷预定位置施工瓦斯抽采钻孔,抽采范围覆盖并超前预定的回风巷20 m以上,通过瓦斯抽采消除中间巷的突出危险性;最后对回风巷进行掘进,形成回采工作面。以某矿9305工作面薄煤层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抽采时间为10 d和30 d之间,有效抽采半径的增加幅度最大,随着抽采时间增加,有效抽采范围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小;钻孔间距为3 m时,两钻孔之间的有效抽采半径几乎相切,抽采效果最佳,抽采压力基本可以使大部分煤层瓦斯有效扩散、解析、被动抽采;对中间巷的瓦斯抽采有效降低了回风巷和递进中间巷区域之间的瓦斯压力。现场实测结果表明:9305工作面突出煤层中间巷掩护掘进的最优抽采钻孔间距为3 m,孔径为94 mm,有效抽采直径不超过5 m,钻孔深度为107 m;中间巷掩护掘进消突技术使得薄煤层瓦斯体积分数下降约70%,消突效果显著。
    • 张帅; 徐金海; 李冲
    • 摘要: 综放沿空巷道底鼓不仅造成巷道的破坏,对窄煤柱、巷旁充填体乃至整个巷道的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强烈的底鼓带来大量的维护和翻修工作,严重影响矿井正常的生产,大大增加了巷道的支护和维修费用。采用Winker弹性地基理论模型,建立了沿空留巷底鼓力学模型,结合工程案例,对巷道底鼓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煤与巷旁支护体侧底板变形接近零,巷道区域底板变形呈现为"抛物线"特征,具有非正对称现象,底鼓最大变形处位于靠近巷旁支护体侧,最大值为628mm;实测变形监测100d后底鼓量最大值为645mm,理论模型最大值与实测最大值误差为2.6%。
    • 侯强; 陈荣明
    • 摘要: 本文以先锋企业神东公司在国内某薄煤层开采为背景,通过项目实际设计参数,介绍了大流量集成供液系统在薄煤层工作面的应用设计情况,通过合理的系统配套,实现了工作面的高压供液、喷雾降尘、远程控制等,分析了薄煤层工作面发展大流量集成供液系统的前景和方向,为薄煤层大流量乳化液泵系统的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郭明飞
    •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复杂条件煤层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以82203综采工作面的薄煤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结合82203工作面实际情况完成巷道开采方案的设计和支护设计,并根据薄煤层特点完成采煤工艺参数的设计和关键“三机”的选型,为实现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 杨龙杰; 王培强; 石彦磊
    • 摘要: 结合平顶山矿区薄煤层采面实际情况,在分析制约薄煤层智能开采因素的基础上,对薄煤层开采智能综采设备的型号选择方案进行优化,对采面生产系统的智能控制及性能进行改良,实现了薄煤层条件的综合机械化智能开采,有效地降低了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
    • 原少宏
    • 摘要: 为了研究薄煤层半煤岩回采巷道的合理支护方式,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以寺河煤矿二号井94316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薄煤层半煤岩回采巷道的围岩变形及支护机理。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锚杆间排距下的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结合现场实际确定出合理的支护方案为“锚杆+金属网+工字钢”的联合支护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证巷道的稳定性。
    • 陈柏平; 崔凡; 刘波; 杜云飞; 王子昌
    • 摘要: 为提供煤炭精准开采地质保障前期高分辨率的岩性地质建模基础数据,针对煤系地层的煤层厚度和存储条件,基于地质统计学反演理论建立楔形煤层的纵波阻抗模型,对获取的地震数据通过多组反演实验分析不同概率密度函数、横向变程参数对煤层厚度反演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数量和位置的井约束条件下反演的效果,最后基于煤田地震数据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地质统计学反演参数对反演结果影响较大,合理的概率密度函数、横向变程和合理的约束井选取可以提高反演的准确性。实际应用表明地质统计学反演能够预测出1 m左右的薄煤层,反演的煤层厚度与测井数据结果误差范围为1.82%~12.24%。研究结果对薄煤层厚度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透明化矿山前期岩性地质建模提供有价值的建模数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