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营养风险评估

营养风险评估

营养风险评估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4271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健康之友、家庭保健、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全国肠内肠外营养学术会议等;营养风险评估的相关文献由236位作者贡献,包括武雪亮、何兰满、冯晴等。

营养风险评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4271 占比:99.91%

总计:114370篇

营养风险评估—发文趋势图

营养风险评估

-研究学者

  • 武雪亮
  • 何兰满
  • 冯晴
  • 刘力婕
  • 卓飞霞
  • 张凤萍
  • 李银仙
  • 杜亚娟
  • 林慧娟
  • 查镇宇

营养风险评估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飞; 张贤贤; 卢喜玲; 王静; 梁新颖; 张菲; 许娟; 曾艳丽; 杨阳; 张红梅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在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顺序,纳入2020年4~8月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的5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分、Child-Pugh评分和营养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肝性脑病发生情况和半年内再住院次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分、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半年内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患者半年内再住院次数。
    • 成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评估与个体化肠内营养干预联合对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91例,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联合组(n=46),对照组予以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联合组予以营养风险评估联合个体化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康复进程、干预前后营养风险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结果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营养风险评估量表≥3分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风险评估联合个体化肠内营养干预能促进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快速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营养风险,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杨卫萍; 王华英; 王泽锋
    •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评估的个性饮食指导对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干预,干预组在营养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饮食指导。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饮食管理行为、营养状况[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Hb]及生活质量[肾脏疾病及透析相关生存质量评分(KDTA)、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管理认知水平、饮食管理行为能力、饮食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P、PA、ALB、Hb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KDTA、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评估的个性化饮食指导有助于促进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行为能力的养成,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 崔洁; 杨艳平; 李丹荔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性化饮食干预对调强放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行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性化饮食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b、Alb及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性化饮食干预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 庞丹丹; 冯远贞; 车雪英
    • 摘要: 探讨营养风险评估下的个体化饮食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营养风险评估下的个体化饮食护理。比较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前白蛋白(PA)含量、转铁蛋白(TRF)含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腹水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ALB含量、PA含量、TRF含量、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T水平显著短于对照组,并且腹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评估下的个体化饮食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杜亚娟; 林慧娟; 张凤萍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干预手段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中断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放疗中存在营养不良的鼻咽癌患者104例,根据患者接受的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40例)与肠外营养支持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生命质量及治疗中断率。结果:肠内营养支持组在开始放疗后第4~7周PG-SGA评分增加值显著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放疗后肠外营养支持组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肠内营养支持组(P<0.05);恶心呕吐、疲倦的评分高于肠内营养支持组(P<0.05)。结论:相对于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同时,肠内营养支持组明显减轻患者癌性疲倦、恶心呕吐症状,放疗中营养不良的鼻咽癌患者推荐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 方艳霞; 邹俭妹; 彭艳青; 丁萌
    •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评估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03例和研究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接受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和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两组营养指标均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出院前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促进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李彩艳; 杨乃恩; 石海沙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营养支持联合治疗在病毒性肠炎腹泻伴呕吐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肠炎腹泻伴呕吐患儿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消炎、抗感染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营养支持,两组均持续干预1周。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康复情况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红蛋白(Hb)为(128.29±4.67)g/L、白蛋白(ALB)为(38.98±5.20)g/L和前白蛋白(PA)为(35.97±5.20)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为(2.47±0.32)d、止吐时间为(1.51±0.16)d、退热时间为(1.38±0.13)d和住院时间为(5.68±1.09)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中操作技术为(82.95±3.34)分、营养支持为(82.84±3.41)分、健康指导为(82.76±3.43)分、服务态度为(82.78±3.50)分和治疗效果为(82.89±3.8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营养支持能够改善病毒性肠炎腹泻伴呕吐患儿营养状况,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改善和恢复,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
    • 孙会; 张称; 韩倩倩; 王琳
    • 摘要: 目的探讨将营养风险评估结合健康教育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10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营养风险评估。对2组的血清营养学指标、人体测量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干预前,观察组在干预7 d后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水平均更高(P均<0.05);1个月随访时,2组的血清ALB、PA及TRF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干预7 d后及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相较于干预前,观察组在干预7d后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更低(P均<0.05);1个月随访时,2组的ALT、AST及TBIL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的上臂围(AC)均大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均<0.05)。干预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接受营养风险评估结合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后,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和肝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王璐璐
    • 摘要: 目的分析营养风险评估下的个体化饮食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营养风险评估下的个体化饮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前清蛋白(PAB)、清蛋白、体质量指数(BMI)]、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腹水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PAB、清蛋白、BMI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TBiL、AST、ALT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腹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风险评估下的个体化饮食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腹水发生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