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菌落数

菌落数

菌落数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7186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护理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湖南省第二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分论坛等;菌落数的相关文献由583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利、周利文、舒香云等。

菌落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0 占比:1.2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7186 占比:98.76%

总计:17402篇

菌落数—发文趋势图

菌落数

-研究学者

  • 何利
  • 周利文
  • 舒香云
  • 邓小变
  • 倪红梅
  • 曹庭芊
  • 韩先锋
  • 于金玲
  • 佘婷婷
  • 佟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谷达明; 文瑜; 谷益豪; 向宇培
    • 摘要: 目的 研究氯己定含漱液术前干预和阻生牙拔除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确诊需要拔除下颌双侧阻生牙患者56例,每例患者随机筛选一侧阻生牙为研究组,另一侧即为对照组。研究组术前以0.12%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干预口腔卫生,在拟拔牙区龈黏膜检测每例患者漱口前后口内菌落数变化;拔除研究组阻生牙,并对术后3、7d并发症感染、疼痛、干槽症情况进行观察;术后1个月,同一患者拔除对照组阻生牙,术前以生理盐水漱口,采用研究组相同方法检测漱口前后唾液菌落数变化,并对术后3、7d并发症感染、疼痛、干槽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2组术前口内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口内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生牙拔除后,研究组并发症感染率为1.78%(1/56),疼痛发生率为5.36%(3/56),干槽症发生率为1.78%(1/56),均低于对照组的7.14%(4/56)、14.28%(8/56)、5.36%(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通过氯己定含漱液漱口,能有效预防阻生牙拔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 李艳丹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探头消毒凝胶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内需要进行统一消毒的60套超声探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套。其中,研究组以超声探头消毒凝胶进行消毒,对照组则以75%乙醇擦拭消毒。统计收入消毒供应室时的超声探头的消毒合格率及菌落情况,并对两组分别进行消毒后的不良事件、消毒合格率及菌落数情况。结果:在收入消毒供应室时,消毒合格率较低,均为0.00%,且平均菌落数较多,而两组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组超声探头套组在消毒后未出现不良事件,而对照组出现4例不良事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消毒后的菌落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超声探头采取消毒凝胶消毒的方式,较传统乙醇溶液擦拭,可减少由消毒所引发的不良事件,降低探头上菌落的数量,提升消毒合格率,效果理想。
    • 李金荣; 周彤; 林一琪; 黄祚骅; 盛亮菁; 张飞萍; 吴松青
    • 摘要: 为了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应用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防治上,对粘质沙雷氏菌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3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结合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基组成成分,获得培养基最佳配方与发酵条件:葡萄糖23.27 g·L^(-1)、蚕蛹粉22.37 g·L^(-1)、酵母粉10 g·L^(-1)、硫酸镁2 g·L^(-1)、磷酸氢二钠3 g·L^(-1),氯化钠2 g·L^(-1);在28°C、150 r·min^(-1)条件下发酵36 h,装液量体积分数为50 mL/250 mL,接种量4.73%,pH 7.1~7.3。最后,根据最优培养条件验证发现优化后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数为6.0×10^(9)cfu·mL^(-1),是初始培养基的9.42倍,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研究结果为粘质沙雷氏菌的发酵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 张梅; 王敏; 魏莹莹
    • 摘要: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11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前、手术10 min、术毕手术室空气菌落数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以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菌落数,减少术后感染。
    • 郑权莉; 李姗; 陈园园
    • 摘要: 为了探讨全自动菌落计数器用于菌落计数的可行性,采用菌落计数器与人工计数两种方法计数菌落个数,并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两种方法计数结果的一致性。该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计数方法约有90%的计数结果相对偏差可以控制在15%以内;对两种计数方法的菌落数进行配对t检验后发现,在95%的置信区间内,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该试验表明,该全自动菌落计数器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较为可观,但仍存在待完善的问题。
    • 蒋林; 佟威; 潘玲玲
    • 摘要: 目的分析消毒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改进措施。方法分别从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以及消毒液方面采集样本,并实施相应检测方法,并计算检测结果,观察平均菌落数量相对应的检测结果。结果在环境空气检验方面,结果分别是156、315、470和大于502;在物体表面检验方面,结果分别是1、3、5、7、9、11、13和大于14;在医护人员手检验方面,结果分别是1.5、3.2、4.8、6.5、8.1、9.9、11.6、13.1、15.0和大于15.0;在消毒液检验方面,结果分别是22、43、61、84、100和大于100。结论对消毒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改进,可提升检验效果,有利于保障消毒质量。
    • 叶奇; 孙秀艳; 李瑞博; 郭传真; 马鹏涛; 徐庆蕾
    •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手术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医院感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空气菌落数、手菌落数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手术患者提供医院感染护理措施的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概率,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痊愈.
    • 张风艳; 崔静
    • 摘要: 目的:探讨强生低温灭菌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监测效果.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挑选480只手术小型器械随机平分为两组-强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消毒方法进行灭菌,强生组给予强生低温灭菌器进行灭菌.结果:强生组的灭菌合格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2.1%(P<0.05).灭菌后强生组无采集到菌落数;对照组采集到16个菌落,其中12个霉菌,4个酵母菌.结论:强生低温灭菌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能提高小型器械的灭菌合格率,减少小型器械的菌落数.
    • 谷永建; 吕璇泽; 陶千冶; 余志晟; 旺罗; 李玉梅
    • 摘要: 植物凋落物分解是北半球中纬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其过程目前尚不甚清楚.北京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凋落物破碎程度、颜色变化和微生物培养的定量化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大粒级碎片含量和颜色值L*是凋落物早期分解程度的直接量度.可培养微生物菌落数(CFU)自1月起逐渐增加,于9月达到峰值,增幅受控于气温和降水量.微生物菌落数与大粒级凋落物含量和L*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显示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提高森林凋落物降解速率的作用.本次研究中,气温和降水量两个环境因子能够得以分离.当气温升高而降水量却较低时,凋落物分解减慢;当降水量较高时,即便气温有所下降,分解速率也可能很高,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微生物生物量有关.升温和降水量的合理分配能够提高凋落物分解速率,促进碳排放.若未来区域升温且降水量也增加,森林土壤碳排放量也将增大.
    • 李万利; 袁林; 王朋飞; 王明发; 陈直; 李胜利; 牛选民
    • 摘要: 随着肉兔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进而使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对动物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试验在春季以河南省济源市肉兔养殖场为试验点,采用自然沉降法就不同采集时长(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不同采集时间点(9:00和14:00)进行采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细菌数量逐渐增加,但并非一直增加;对同一兔舍采集时间不同,细菌数量有一定的差异,相同条件下在下午14:00时采集到的细菌数量要多于上午9:00时的细菌数量.通过革兰氏染色试验确定兔舍环境微生物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经PCR扩增检测进一步确定兔舍中微生物主要为大肠杆菌.对兔舍消毒不同时间(8 h、24 h、36 h、48 h、60 h、72 h)后,对兔舍环境进行菌落采集.结果表明:饲养环境相近的情况下细菌含量差异不显著,使用相同的消毒模式进行处理,随着消毒后时间的延长细菌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现象,并在消毒后72 h达到最高值.表明消毒后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细菌含量,但作用时间有限,定期消毒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细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