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产业
苜蓿产业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4381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猪业科学、甘肃畜牧兽医、今日畜牧兽医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六届(2015)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国际苜蓿会议、2013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等;苜蓿产业的相关文献由31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启忠、杨茁萌、李季等。
苜蓿产业
-研究学者
- 孙启忠
- 杨茁萌
- 李季
- 洪绂曾
- 何俊彦
- 刘永录
- 卢欣石
- 史永强
- 张长铎
- 徐安凯
- 徐春城
- 成如
- 房丽宁
- 李守德
- 李胜利
- 杨立国
- 玉柱
- 胡跃高
- 赵功强
- 赵青山
- 高巧玲
- 乔国华
- 于洪柱
- 于琏海
- 余成群
- 冯葆昌
- 刘美玲
- 周艳春
- 商鉴猛
- 张健行
- 曾昭海
- 朱万斌
- 李志坚
- 李连树
- 李锦华
- 梁海军
- 牛岩
- 王彦华
- 王志锋
- 王明利
- 王海滨
- 王涛
- 王育青
- 石守定
- 秦贵信
- 等
- 胡东良
- 苗小林
- 董仲生
- 董志国
-
-
刘峪廷;
靳慧卿;
尔墩扎玛;
刘丽平;
米福贵
-
-
摘要:
[目的]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位于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苜蓿种植园区进行苜蓿种植经济效益分析,为调整该地区种植业结构、促进苜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种植园区苜蓿种植过程中种子、农药、机械燃油等6类投入要素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一级和二级产出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一级产出模型中,6类投入要素中的机械燃油投入和农药投入对利润具有负向影响,其余各要素均对利润具有正向影响,种子投入具有显著(P<0.05)影响。二级产出模型中,种子、化肥、水电投入与苜蓿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利润产出模型为:Y_(产出)=4.532503-0.265386X_(种子)+0.638345X_(化肥)-2.988071X_(水电)+5.506927X_(机械燃油)-2.662652X_(人工)-2.895284X_(农药)。产量产出模型为Y_(产出)=18.740580+1.415616X_(种子)+0.252048X_(化肥)+0.371124X_(水电)+0.497999X_(机械燃油)+0.060733X_(人工)+0.184595X_(农药)。种子、化肥、水电、机械燃油、农药、人工投入边际产量分别为7.981、0.472、0.549、5.301、0.475、3.176 kg/hm^(2)。苜蓿种植各类投入要素中机械燃油投入占比最大,为44.59%,现阶段苜蓿种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苜蓿种子和机械燃油投入的边际产量远大于零,增加此两项投入可以实现苜蓿增产。[结论]该地区苜蓿生产实践中应加大种子、农药、机械燃油的投入,并适当控制其他要素投入。
-
-
-
-
摘要:
在采写这篇报道之前,我和不少人一样,并不知道自己喝的牛奶竟然和一种叫苜蓿的草直接相关;并不知道为了保障百姓餐桌上牛奶的质量安全,竟然发展壮大起了一个苜蓿产业;并不知道为了让中国奶牛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无数草业人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和曲折。感谢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卢欣石。他为我详细讲述了苜蓿草和苜蓿产业发展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当然,还要感谢故事的主人翁。
-
-
郑国军;
冯胜利;
孙秀兰;
王东奎
-
-
摘要:
苜蓿作为优质饲料作物,栽培历史久、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潜在产能高、营养品质好,被誉为“牧草之王”。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的调整与实施,苜蓿种植面积不断加大,根据我县实际编写南皮县苜蓿标准化生产利用技术要点,以期为我县苜蓿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指导。一、种植条件苜蓿种植地区要求平均气温5~10°C以上的年积温1700°C,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无霜期150天以上,降雨量400毫米以上最为适宜。苜蓿对土壤要求较低,应选择中性或微碱性土壤,pH值7~8,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为宜。
-
-
朱倩
-
-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饲草料的市场需求旺盛,与之对应的养殖业和农业发展方向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致使我国苜蓿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全国苜蓿留床面积达到41.67万公顷,成为饲料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苜蓿草产品生产上,国内大多采用苜蓿干草的生产方式,受调制工艺流程和环节影响因素的制约,在简单粗放式的苜蓿干草生产情况下。
-
-
黄耀华;
田贵丰
-
-
摘要:
近年来,甘肃省以苜蓿为主的草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苜蓿草产业正处于由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本文就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不足、发展机遇进行了阐述及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
-
李竞前;
闫奎友;
柳珍英;
张海南
-
-
摘要:
苜蓿是牧草皇后,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是维持奶牛健康进而持续提供优质、高产、安全生鲜乳的基础.2012年开始,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支持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550万亩,支持带动国内优质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质量快速提升,有力促进了苜蓿产业和奶业的发展,优质苜蓿在推进奶业振兴中的"压舱石"作用得以凸显.但仍面临整体质量水平不高,优级以上苜蓿干草供给不足,草种供种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需着力解决.本文通过对国际苜蓿供给及国内需求分析,提出构建苜蓿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
-
卢欣石
-
-
摘要:
苜蓿产业在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指导和支持下,得到一定的发展,为保障奶牛饲草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苜蓿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是数量和质量问题,数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奶牛养殖业的需求,质量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面对苜蓿国际进口市场的挑战和高质量稳定发展的需求,提出5点建议,包括国家补助资金引导、产业集群培植、草地为农业后备耕地思想的树立、苜蓿种植空间的布局以及质量标准的提高.
-
-
-
-
摘要:
12月16日,奶业产业发展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市召开。此次会议侧重于奶业的前端苜蓿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关于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的调研评估。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的委托下,此次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主办,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承办。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一级主任科员孙永健,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闫奎友,全国畜牧总站高级畜牧师李竞前.
-
-
-
-
冯葆昌
- 《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我国有着丰富的苜蓿资源,其中包括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南苜蓿、天蓝苜蓿、褐斑苜蓿及矩镰荚苜蓿等诸多品种.尤其是紫花苜蓿最有推广栽培价值,其他大多数为野生类型.紫花苜蓿经过长期栽培,已经适应了一定范围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抗寒耐旱等品种或地方品种.2015年,全国紫花苜蓿保留面积达7000万亩,总产量超过3200万t,可以预测苜蓿的种植面积会迅速增加,苜蓿产业前景宽广,苜蓿将作为优质饲料为大牲畜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营养.推进苜蓿产业的作用是:给畜禽喂饲了苜蓿,节约了粮食作物;使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增加了苜蓿种植和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预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取得丰硕成果。
-
-
LIU Haiying;
刘海英;
LI Xin;
李新
-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为了获取苜蓿产业发展适宜性等级和确定苜蓿产业布局,选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13个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利用熵值法获取指标权重,对内蒙古自治区苜蓿产业的发展适宜性及布局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牧区具备更高的苜蓿生产适宜性,苜蓿产业布局适宜性优势区主要分布于中西部黄河流域平原丘陵、东部西辽河嫩江流域平原丘陵及中北东北部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草原.应从改善灌溉条件、变革耕作方式、协调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上述区域的苜蓿产业发展.
-
-
-
-
梁海军;
王涛;
秦贵信
- 《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乳制品的量和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苜蓿产业是发展优质奶牛业的必要环节,大力发展苜蓿产业对提高奶业生产水平,加快我国奶业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加以分析讨论,包括苜蓿的种植情况,苜蓿的加工情况,贸易情况。回顾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大波动、大起伏特征明显,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例如苜蓿的良种化率不高,种植苜蓿的比较效益低,收获加工的技术水平待提高等。综合来看,结合国家出台的扶持苜蓿产业相关政策和支持奶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持续健康加快发展我国苜蓿产业的建议包括:“种为上”,苜蓿的良种工作要放在优先地位,应加快优质苜蓿种子生产,“技为先”,苜蓿的种植管理需实行精细化操作,应推进苜蓿标准化生产等。
-
-
袁宗平;
董仲生
- 《第四届(2014)中国兔业发展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苜蓿产业的概况,云南开发苜蓿产业的必要性,我国对纤维素饲料的需求,苜蓿产品在养殖业的应用效果,云南开发苜蓿产业的优势和设想.分析了苜蓿产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苜蓿产业的技术措施.指出苜蓿产业的开发已成为带动云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山地畜牧业发展的动力,将成为云南畜牧业的一个增长点.
-
-
SUN Qi-zhong;
孙启忠
- 《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前,我国苜蓿产业在蓬勃发展,但存在于苜蓿产业各环节中的许多风险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针对苜蓿产业中存在的风险,从气象、土壤、生物、技术、管理和市场等6方面考量,对36种风险的特征特性及可能的危害与防范途径进行了阐述,其中气象风险6种、土壤风险10种、生物风险5种、技术风险5种管理风险6种和市场风险4种.同时,提出了应通过增强苜蓿产业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和构建风险防控技术体系等建议,提升我国苜蓿产业风险防范能力,以规避或降低各类风险的危害.
-
-
-
-
-
-
- 华中农业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1.01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苜蓿SWEET1b基因及其在促进苜蓿根系菌根率中的应用,SWEET1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所述SWEET1b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所述SWEET1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以及上述苜蓿SWEET1b基因在促进苜蓿根系菌根率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苜蓿SWEET1b基因及其在促进苜蓿根系菌根率中的应用。本发明将SWEET1b基因在苜蓿中进行超量表达,根据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转空载体的株系进行差异比较,确定了SWEET1b基因对苜蓿根系菌根率具有提高作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