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系统
船舶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工业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741954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兵器知识、现代舰船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三届全国热管会议、第十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年会等;船舶系统的相关文献由34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鹏、吴广怀、姜兴家等。
船舶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41954篇
占比:100.00%
总计:3742104篇
船舶系统
-研究学者
- 张鹏
- 吴广怀
- 姜兴家
- 孙培廷
- 崔云华
- 张跃文
- 杜太利
- 段绪旭
- 邹永久
- 刘昭青
- 广小芳
- 于群力
- 王恒
- 陈云鹤
- 陈徐均
- 付立军
- 代路
- 全无畏
- 刁川川
- 刘本峰
- 刘胜
- 初蕊
- 劳星胜
- 华先亮
- 卢永进
- 吕伟剑
- 吴君
- 吴喜生
- 周志杰
- 夏艳华
- 姚望
- 孙茂
- 廖梦然
- 张亮亮
- 张伟
- 张彦
- 张敏
- 张瑶
- 张裕芳
- 徐振
- 戴春辉
- 文鑫
- 易宏
- 曹乐乐
- 曹洋
- 朱佳文
- 李勇
- 李文华
- 李芳
- 杜晨辉
-
-
陈佳
-
-
摘要: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设备安装精度的要求逐渐提高,在船舶系统中,特种设备基座安装精度会影响实际的生产进度,是船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安装精度与设备设定的各项技术指标之间有密切联系,当安装精度较低时,特种设备需要重新拆卸安装,但这些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功能以及相应的指标。虽然针对船舶特种设备的安装精度已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在基座的实际安装时仍然经常出现不符合技术规范的操作。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经验,从基座的定位、焊接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生产安装等全过程的精度进行控制,以此达到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安装效果的目的,希望能为同类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
-
-
喻俊峰;
金正涛;
刘帅
-
-
摘要:
为准确建立船舶系统舱室大气压力测量基准,并适应船舶环境,提出一种全金属的船用大气压力探头设计方案,采用圆盘结构消除环境风动压影响,通过采样孔感知流场静压,利用CFD软件进行二维及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环境风速和来流风向夹角均对静压采集产生影响,实验测试验证了设计结果。
-
-
张华;
孟昭燃;
齐鸣
-
-
摘要:
如今,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船舶系统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建立以支撑全船智能系统的网络和集成平台的基础上,拥有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的智能化船舶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青睐,智能化程度也在向着更强的辅助决策能力和更多的应用场景方向稳步迈进。聚焦船舶货物管理的未来,智能化面对的是业界对于货物运输更加安全、高效,以及创造更大经济价值的渴望。
-
-
左继红;
刘丽丽
-
-
摘要:
船舶航行影响的内部因素有系统设备的干扰,外部因素包括海上航行时的风、浪、水流,所以航迹跟踪控制很难建立准确有效的动力学物理模型。文章研究的被控对象是招源号,船舶舵角设计首摇角偏差 ψ、位置跟踪误差 Dy。文章采用 RBF-ARX 建模理论,建立了船舶系统模型,模型由单输入、单输出的 RBF-ARX 模型、船舶位置跟踪误差及船舶首摇角偏差 3 部分的数学模型关系组合而成。该模型的预测控制器在船舶航迹跟踪控制中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设计的船舶系统的预测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慢速对象的优化控制问题。
-
-
杜晨辉
-
-
摘要:
船舶的电气自动化是船舶的核心功能,而可靠性保障技术对其电气自动化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可靠性保障技术既包括自动化生产过程,同样也包括设计等过程,需要保证每个环节的紧密性才能持续优化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因此,本文主要是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征进行概述,分析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相关联的可靠性保障技术,进而提高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
-
吕亮亮
-
-
摘要:
在全球船舶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船舶压载水的危害出发,研究船舶压载水处理要求与处理方法,同时分析我国当前普遍应用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达到尽可能提高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应用效果,防止船舶压载水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目的.
-
-
杜晨辉
-
-
摘要:
船舶的电气自动化是船舶的核心功能,而可靠性保障技术对其电气自动化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可靠性保障技术既包括自动化生产过程,同样也包括设计等过程,需要保证每个环节的紧密性才能持续优化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因此,本文主要是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征进行概述,分析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相关联的可靠性保障技术,进而提高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
-
孙世贺
-
-
摘要:
可靠性保证技术包括船舶自动化的生产和设计过程,有效充分优化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提高所有链路之间的兼容性和粘合性非常重要.总结了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探索了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技术,减少事故发生,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
-
刘亮;
李景赞
-
-
摘要:
随着船舶制造业快速发展,船舶不断朝着大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船舶电站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船舶电站是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切实保障着全船的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在整个船舶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船上所需全部电能的来源,其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及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船舶安全与稳定。
-
-
-
-
LIU Chao;
刘超;
XIAO Jian-mei;
肖健梅;
WANG Xi-huai;
王锡淮
- 《2016年第27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 2016年
-
摘要:
针对非线性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以及风浪流干扰情况下,实现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通过在反步法设计每一步加入一阶低通滤波器来估计虚拟控制输入的导数,克服了反步法求导过程中的“微分膨胀”问题,以虚拟纵向速度和艏摇角速度控制量作为新的目标跟踪,并利用动态面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自适应律设计,控制器设计简单,计算量减小,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了切换控制律,最后采用饱和函数消除系统抖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较好渐进跟踪参考轨迹,保证跟踪误差在较短时间内收敛到一个很小范围内.
-
-
LIU Chao;
刘超;
XIAO Jian-mei;
肖健梅;
WANG Xi-huai;
王锡淮
- 《2016年第27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 2016年
-
摘要:
针对非线性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以及风浪流干扰情况下,实现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通过在反步法设计每一步加入一阶低通滤波器来估计虚拟控制输入的导数,克服了反步法求导过程中的“微分膨胀”问题,以虚拟纵向速度和艏摇角速度控制量作为新的目标跟踪,并利用动态面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自适应律设计,控制器设计简单,计算量减小,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了切换控制律,最后采用饱和函数消除系统抖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较好渐进跟踪参考轨迹,保证跟踪误差在较短时间内收敛到一个很小范围内.
-
-
LIU Chao;
刘超;
XIAO Jian-mei;
肖健梅;
WANG Xi-huai;
王锡淮
- 《2016年第27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 2016年
-
摘要:
针对非线性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以及风浪流干扰情况下,实现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通过在反步法设计每一步加入一阶低通滤波器来估计虚拟控制输入的导数,克服了反步法求导过程中的“微分膨胀”问题,以虚拟纵向速度和艏摇角速度控制量作为新的目标跟踪,并利用动态面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自适应律设计,控制器设计简单,计算量减小,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了切换控制律,最后采用饱和函数消除系统抖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较好渐进跟踪参考轨迹,保证跟踪误差在较短时间内收敛到一个很小范围内.
-
-
LIU Chao;
刘超;
XIAO Jian-mei;
肖健梅;
WANG Xi-huai;
王锡淮
- 《2016年第27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 2016年
-
摘要:
针对非线性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以及风浪流干扰情况下,实现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通过在反步法设计每一步加入一阶低通滤波器来估计虚拟控制输入的导数,克服了反步法求导过程中的“微分膨胀”问题,以虚拟纵向速度和艏摇角速度控制量作为新的目标跟踪,并利用动态面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自适应律设计,控制器设计简单,计算量减小,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了切换控制律,最后采用饱和函数消除系统抖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较好渐进跟踪参考轨迹,保证跟踪误差在较短时间内收敛到一个很小范围内.
-
-
LIU Chao;
刘超;
XIAO Jian-mei;
肖健梅;
WANG Xi-huai;
王锡淮
- 《2016年第27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 2016年
-
摘要:
针对非线性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以及风浪流干扰情况下,实现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通过在反步法设计每一步加入一阶低通滤波器来估计虚拟控制输入的导数,克服了反步法求导过程中的“微分膨胀”问题,以虚拟纵向速度和艏摇角速度控制量作为新的目标跟踪,并利用动态面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自适应律设计,控制器设计简单,计算量减小,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了切换控制律,最后采用饱和函数消除系统抖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较好渐进跟踪参考轨迹,保证跟踪误差在较短时间内收敛到一个很小范围内.
-
-
CHEN Xiuzhi;
陈秀智
- 《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船舶液压管系是连接液压动力站和使用液压为动力的设备的管件.液压管连接的设备精密度非常高,而且设备运行的压力非常高,所以对液压管系的要求也非常高.液压系统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且为全船的动力系统乃为船舶血脉,这足以说明其重要性,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船舶液压管系的施工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液压管系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对每个细节问题特别注意.无论哪个液压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设备调试乃至建造周期,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操作,从液压管预制、液压管安装、液压管系密性试验、现场管理等角度加强液压管系的质量控制,从而为船舶的质量提供更好的保证.
-
-
CHEN Xiuzhi;
陈秀智
- 《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船舶液压管系是连接液压动力站和使用液压为动力的设备的管件.液压管连接的设备精密度非常高,而且设备运行的压力非常高,所以对液压管系的要求也非常高.液压系统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且为全船的动力系统乃为船舶血脉,这足以说明其重要性,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船舶液压管系的施工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液压管系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对每个细节问题特别注意.无论哪个液压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设备调试乃至建造周期,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操作,从液压管预制、液压管安装、液压管系密性试验、现场管理等角度加强液压管系的质量控制,从而为船舶的质量提供更好的保证.
-
-
CHEN Xiuzhi;
陈秀智
- 《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船舶液压管系是连接液压动力站和使用液压为动力的设备的管件.液压管连接的设备精密度非常高,而且设备运行的压力非常高,所以对液压管系的要求也非常高.液压系统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且为全船的动力系统乃为船舶血脉,这足以说明其重要性,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船舶液压管系的施工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液压管系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对每个细节问题特别注意.无论哪个液压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设备调试乃至建造周期,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操作,从液压管预制、液压管安装、液压管系密性试验、现场管理等角度加强液压管系的质量控制,从而为船舶的质量提供更好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