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舆论学

舆论学

舆论学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1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专利文献13187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学术界、国际新闻界、青年记者等; 舆论学的相关文献由102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和根、王颖吉、陈力丹等。

舆论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0.80%

专利文献>

论文:13187 占比:99.20%

总计:13294篇

舆论学—发文趋势图

舆论学

-研究学者

  • 丁和根
  • 王颖吉
  • 陈力丹
  • 于昆
  • 刘学峰
  • 刘毅
  • 木胜玉
  • 李瑞仙
  • 柳坡
  • 王有希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宇嘉
    • 摘要: 东林运动作为中国晚明时期著名的清议活动,其代表学者通过个人或集体的言论直抒己见,表达自己对政治、 社会的主张与看法,在民间广为传播,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舆论风气,这种舆论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 域产生深刻的影响。舆论的产生与发展基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折射出士人领导的民间舆论场与传统的官方舆论场之间 相辅相成却又互为对立面的矛盾关系。本文试以“明朝东林运动”为例,从舆论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析其兴起的社 会环境、舆论活动特征以及舆论功能,力图为当下社会舆情的治理提供借鉴。
    • 摘要: 《新媒体与社会》集刊是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集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辑特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与法规研究”专栏,为读者呈现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刊发的主题包括人工智能的国际伦理原则、大数据伦理、机器新闻写作、社交机器人、算法新闻的伦理风险、人工智能新闻的法律问题等。“前沿观察”主要收录当今前沿学术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舆论学和新闻传播学变革。“学术沙龙”兼容并蓄,侧重多层面、多角度的新媒体与社会相关领域问题探讨。
    • 张歆若
    • 摘要: 2019年,我国进入5C商用元年。高带寬、低时延、大连接的5G技术将加速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的高阶应用,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的智媒时代即将到来。面对“万物互联”的形势和挑战,公众情绪的输出受到来自人工智能的审视和考察。公众需要在合理感性、科学理性、良性生态这三方面的前提下营造并生发出网络语言。本文将从三个逻辑点出发展开对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背景下公众情绪的“新境况”和“新态势”的探讨,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公众情绪理性表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升公众的网络政治素养、建立文化传播效应,在多元化的表达中真正实现公众言语传播的一场认知革命,优化和进化我们言语建构体系的策略。
    • 季晓菲
    • 摘要: 舆论一直是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关注的焦点,但在网络互动和社会交往中却日趋出现群体性的合谋沉默现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保持沉默,这在话语表达渠道种类丰富、选择多样的当今社会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本文从《房间里的大象》入手,对社会中存在的沉默现象进行简要分析.
    • 张飞; 廖亮; 张水莲
    • 摘要: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为信息传播生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虽然互联网平台为信息传播特别是信息共享带来了便利,但是互联网平台也为谣言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温床,而为了有效避免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高校有必要在舆论学指导下,依托官方微信做好辟谣工作.本文在对网络谣言的基本特征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微信谣言辟谣工作主要方式以及保障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充分发挥出高校官方微信在大学生网络谣言规避工作中的作用.
    • 谷冰阳; 邓绍根
    • 摘要: 他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涉及新闻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和舆论学……可谓既博又专,且颇有建树;他是当之无愧的一级教授:他发表各类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800多万字,论文、著作广泛被引,多年名列新闻传播学科第一位,为中国"万引学者"之一;他是桃李满天下的名师:他的学生遍及神州内外,且成绩斐然,名震一方;他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他已年近七旬,仍勤于思考、笔耕不辍。
    • 高春花
    • 摘要: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具有多方面社会影响。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许海同志的新著《社会意识视域中的媒介舆论引导理论研究》,对媒介舆论引导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直接的现实回应,努力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近年来舆论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一部精品力作。
    • 摘要: 王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入选首批“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研究兴趣为新闻传播理论、媒介社会学、传媒转型与创新、舆论学、新媒体传播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承担过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委托的多项战略咨询项目。出版有《传媒业空间形态演化研究》《社区传播论:新媒体赋权下的居民社区沟通机制》等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获宝钢教育奖、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等。
    • 李明德; 杨琳
    • 摘要: 以Web 3.0技术应用的时间为研究起点,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筛选了2008—2017年发表的1577篇关于舆论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借助BibExcel等工具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舆论学研究呈现时代特色突出,议题广泛多元;研究方法多样,知识单元丰富;科学主义主导,人本主义凸显;机构合作紧密,高校特色突出;聚类网络清晰,研究方向明确等特征.分析结果可用于加强对舆论学研究的理解,并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