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系统
自治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1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7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3711635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电脑知识与技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复杂网络会议、第十八届全国网络与数据通信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等;自治系统的相关文献由768位作者贡献,包括毕经平、王洪君、高远等。
自治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11635篇
占比:99.99%
总计:3711932篇
自治系统
-研究学者
- 毕经平
- 王洪君
- 高远
- 刘大鹏
- 朱培栋
- 张宏科
- 斯特凡诺·B·普雷维蒂
- 李晔
- 毕军
- 王大东
- 许旭
- 严利人
- 吴建平
- 张春宏
- 梁伟
- 王瑞军
- 胡晓峰
- 何劲
- 何维兵
- 卢泽新
- 彭伟
- 徐恪
- 李丹
- 李德丰
- 段庆新
- 王宏
- 让-菲利普·瓦瑟尔
- 谢振
- 谷志慧
- 郜帅
- 陈国义
- 陈沫
- 于晓鹏
- 冯滨鲁
- 刘欣
- 刘菊红
- 史创明
- 吕雄
- 吴楠
- 尹霞
- 庄顺万
- 张军
- 张国强
- 张国清
- 张国锋
- 李伟
- 李振斌
- 潘沛生
- 王振寰
- 胡光岷
-
-
张波;
荣超;
江彦伟;
疏许健
-
-
摘要:
现有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均是以整数阶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和构建的,传输特性对传输距离、系统参数变化敏感,抗干扰能力弱,难以适应实际应用需要。因此,探索新型无线电能传输机理和技术将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受益于分数阶微积分的快速发展,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机理和技术被提出。不同于传统整数阶系统,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利用其所特有的记忆特性、负电阻特性和频率特性,可以实现高效率、高抗干扰的中距离无线电能传输,且系统设计灵活,可以满足多种场合的需要。为此,文中介绍了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机理的提出过程及研究进展,分别从分数阶微积分、分数阶元件及电路、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机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与现有整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系统的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具有对距离和谐振频率变化不敏感的特性。
-
-
王海洋;
杨言;
王维
-
-
摘要:
为了降低路由劫持对互联网可能产生的威胁,学术界在近十几年来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域间安全路由机制,以阻止或限制路由劫持事件的产生和传播.介绍路由劫持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种类,对几种重要的域间安全路由机制的原理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其针对的常见劫持类型,通过路由仿真分析不同安全机制在不同部署时期对路由劫持的具体防御能力.
-
-
王海洋;
杨言;
王维
-
-
摘要:
为了降低路由劫持对互联网可能产生的威胁,学术界在近十几年来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域间安全路由机制,以阻止或限制路由劫持事件的产生和传播.介绍路由劫持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种类,对几种重要的域间安全路由机制的原理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其针对的常见劫持类型,通过路由仿真分析不同安全机制在不同部署时期对路由劫持的具体防御能力.
-
-
-
-
-
-
孙光懿;
贾英霞
-
-
摘要:
在GNS3仿真环境下,设计了多自治系统路由仿真实验方案.通过部署OSPF、RIP、EIGRP、BGP等多种动态路由协议,实现了多自治系统内部结点间的互相通信.另外,对OSPF区域划分、OSPF网络中DR与BDR的选举、OSPF路由汇总、路由重分布以及自治系统间BGP路由协议的部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常见动态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与配置方法,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路由配置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
李伟;
潘沛生
-
-
摘要:
为了解决当前网络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对未来网络架构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新的领域.而内容中心网络则是这个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内容中心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具备缓存数据的能力,因此缓存策略对内容中心网络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现有缓存策略的调研发现,网络中的各节点之间缺少协作机制,相邻节点不存在通信,也就不能较为智能地选择已存储请求内容的最近节点.基于这种现状,对基于内容流行度的自治系统协作缓存在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自治系统,确定各自的控制节点,协调所属系统中各节点之间的通信,以求得到更好的网络性能.对任意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数学建模,求解并比较现有策略和基于自治系统的协作缓存策略的三种指标,包括平均跳数、命中率和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自治系统协作缓存策略的应用使得网络性能更佳.
-
-
-
-
-
吴唯瑜;
陈阳;
邓北星;
李星
-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四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2007年港澳内地信息论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治系统的分布式哈希表Locus。在Locus中,节点所在的自治系统编号被用来表征节点的位置信息,同一个自治系统内的节点被分配相近的标识符,因此更多地建立起邻居关系,从而使覆盖网络中有大量的延时较小的域内连接。根据在两个网络拓扑上,将Locus应用于三种典型的DHT系统前后的仿真性能比较,证明了基于自治系统的分布式哈希表Locus相比于普通的DHT,其覆盖网络有更优的端到端性能,并且其设计方法能够普遍适用于各种不同的DHT。
-
-
-
-
梅炳夫;
林少丹;
刘攀
- 《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研究了多播路由协议及多播源分发数据报文的机制,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主动网络层次的多播体系结构,在自治系统AS中的分枝节点,亦可以根据该策略,构造以分枝节点为根的动态管理方式,从而可以动态地构造层次多播体系结构,在动态层次多播路由的具体实现中引入了agent和主动网络的概念,从而可以动态的加载多播路由,使得网络体系结构灵活与可编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