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定心
自动定心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3年内共计95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56125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科学与财富、新技术新工艺、金属加工:冷加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钎钢钎具年会等;自动定心的相关文献由1856位作者贡献,包括崔建涛、崔文来、邹忠等。
自动定心—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56125篇
占比:99.99%
总计:1356209篇
自动定心
-研究学者
- 崔建涛
- 崔文来
- 邹忠
- 不公告发明人
- 崔德怀
- 崔振永
- 崔超
- 崔越
- 崔雅臣
- 李绍功
- 李绍德
- 梅红伟
- 王勇
- 黄冰
- 何在庚
- 吴玉月
- 张春峰
- 徐鹏
- 李宝娟
- 李波
- 王滨
- 郭飞
- 陈明翠
- 任长洁
- 何方
- 何涛
- 傅毅恺
- 刘成龙
- 刘正民
- 吴永平
- 商秋芳
- 张水泉
- 张迎
- 施飞
- 李家华
- 李新
- 林哨
- 梁之栋
- 王小三
- 王惠
- 王浩刚
- 程学刚
- 程晓民
- 胡海明
- 胡迎花
- 荣彬彬
- 赵伟力
- 赵玉玲
- 郑明誉
- 金新元
-
-
邹友民;
刘玉葵
-
-
摘要:
为了保证薄壁轴承外壳铣扁方的对称度及尺寸精度,提高其生产效率,分析该轴承外壳的结构特点及车铣加工难点,改进其加工方法,利用柑榄弹性夹头设计新的薄壁轴承外壳铣扁方用夹具。指出:新夹具具有自动定心及装夹受力均匀等优点,调整、操作便捷,通用性好;用新夹具加工薄壁轴承外壳,产品合格率高,加工效率大幅提升;该设计可为其他薄壁轴承外壳夹具提供新思路。
-
-
陆龙福;
曹明顺
-
-
摘要:
四轴数控机床自动定心夹具,主要用于夹紧、定位机器人夹持套类零件的加工,它解决了现有夹具定心不准、装夹不够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夹具在整个夹紧、松弛过程中动作一气呵成,由液压缸自动控制,锥度挤压夹紧稳定性高,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易于制造、成本低等优点,稍加改造便可适用于绝大部分数控机床的自动定心装夹加工。
-
-
杨志锋;
林金忠;
庄学文
-
-
摘要:
多向调节夹具是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提高作业效率的夹具.针对目前工件多面复合铣削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可以多向调节的夹具,介绍了这一夹具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两个极限位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受力分布的合理性,并通过3D打印技术验证其装配性和转向调节性能.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夹具的两个极限位置的最大变形量分别为0.004 mm和0.003 mm,满足设计要求.3D打印模型验证了夹具装配可靠,运动部件之间没有干涉,可以实现快捷多向调节定位、自动定心功能.
-
-
徐鑫;
韩俊文;
赵静逸;
梁军生
-
-
摘要:
为了实现电连接器保持力的快速检测,使用合适的夹具对电连接器进行快速可靠的装夹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航空企业普遍使用的圆形电连接器又叫航空插头,符合美军标的要求,这种标准的连接器壳体形状随型号的不同也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圆柱面以及台阶面这些共同特征.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圆形电连接器的自动定心夹具,使用其圆柱面和台阶面进行定位,通过3个均布在圆周方向的夹爪完成夹紧和松开动作,能够实现对不同型号电连接器的自定心夹持.这种夹具利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带动旋转件发生相对转动,旋转件的转动带动活动销沿斜弧形槽滑动,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夹爪沿引导槽作径向移动夹紧.根据蜗轮蜗杆传动系统的自锁性对夹具的尺寸参数进行了确定,提高了夹持的可靠性.
-
-
李书环;
黄敏
-
-
摘要:
废弃塑料瓶回收及再加工是环境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瓶盖、瓶身材质不同,如不进行分离将相互污染.因此,塑料瓶瓶盖瓶标分离成为塑料瓶加工回收不可缺少的环节.设计一款塑料瓶瓶盖分离机,瓶身夹持系统无需转位,喂料、夹紧、旋拧、切割、回收在同一位置依次完成;夹持机构自动定心,适用于不同尺寸瓶身的加持,且能增加瓶盖旋拧成功率与切割位置精准度;托盘扇面设计,协助完成瓶身轴向支承、切割与回收.
-
-
-
姜丰成
-
-
摘要:
介绍一种可用于卧式加工中心Renishaw(雷尼绍)测头在线外圆及内径自动测量自动定心系统的方法及功能。该系统采用新型Renishaw触发式传感器,在使用卧式加工中心进行孔系加工时,每次加工前要用Renishaw测量头测量毛坯孔外圆或内径后再自动定心,因为实际可能要产生某些干涉,所以必须是至少使用孔上的任意三个角度测量,相对原来的四角测量,更加简捷。通过对此的研究,创新并实践总结出了快捷、可靠的新方法,实现了此功能,利于加工的快速进行及加工精度的保证,特别是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回转后回转中心的自动测量及自动补偿,实现高精度加工。
-
-
-
邹友民;
曹希新
-
-
摘要:
为了解决手压机压配假捻器轴承齿轮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及合格率低等问题,分析手压机和油压机压配时出现问题的原因,改进齿轮压配方法,设计制作新的齿轮压配工装,重点阐述新工装的结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指出:新工装利用弹性装夹原理装夹齿轮和浮动装夹原理装夹假捻器轴承,具有结构合理、调整操作方便和加工效率高等优点;改进后的齿轮压配方法,避免压配过程中心轴弯曲和损伤轴承沟道,极大地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压配效率是以前的4倍,产品合格率超过99%.
-
-
陈小梅;
郑贵阳
-
-
摘要:
简述了连杆在汽车发动机中的作用,分析了连杆平行度和中心距现有的检测方法,研究一种适用于智能工厂的新型连杆平行度和中心距综合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PLC控制的输送带搬运工件,机械手将其送入自动定心心轴并采用气动装置夹紧,利用四个千分表直接测量连杆的弯曲和扭曲值,快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