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体牙移植

自体牙移植

自体牙移植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专利文献31352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实用医院临床杂志、中国美容医学、北京口腔医学等; 自体牙移植的相关文献由27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志方、王姝、田鲲等。

自体牙移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0.31%

专利文献>

论文:31352 占比:99.69%

总计:31451篇

自体牙移植—发文趋势图

自体牙移植

-研究学者

  • 陈志方
  • 王姝
  • 田鲲
  • 白玉兴
  • 侯锐
  • 厉松
  • 尹明
  • 惠小勇
  • 杨芸
  • 杨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汪玲; 蔡立宏; 练其武; 肖海清; 徐红; 柳志文; 周中苏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供体牙模型及受区牙槽窝模型辅助自体牙移植术的效果.方法 收集12例因牙折或牙槽骨广泛吸收而无法保留的第一或第二磨牙,将其锥形束CT数据导入Mim-ics数字化设计软件中,选取匹配度最高的第三磨牙作为供体牙,3D打印出供体牙及受区牙槽窝模型进行术前模拟移植术.术中在供体牙模型引导下进行受区牙槽窝及供体牙的预备,将供体牙移植于受区.术后3、6、12个月复查锥形束CT评估骨重建及牙周膜状况.结果 12例患者均选择根尖孔已完全闭合的第三磨牙作为供体牙即刻移植于磨牙区.7例受区牙槽窝术前存在感染,其中1例因受区患牙感染致牙槽骨广泛吸收.12例手术短期恢复良好,均完成12个月以上随访,其中11例移植牙成功,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1例在术后14个月时出现牙根吸收.结论 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能够辅助匹配最合适的供体牙,术前完成受区牙槽窝精准预备,减少供体牙在体外的暴露时间和移植到牙槽窝内的试放次数,有助于自体牙移植成功.
    • 姜吉蕊; 郑章龙; 单铮男; 李生娇
    • 摘要: 自体牙移植是将健康无功能的牙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拔牙窝或手术预备的牙槽窝中,从而恢复缺失牙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自体牙移植技术日渐成熟,但大量的临床病例和随访结果显示成功率参差不齐。为了掌握术前、术中、术后的操作要点,提高移植成功率,本文对自体牙移植近几年的文献进行回顾,为临床医生行牙移植提供指导与参考。
    • 刘炜; 于蕴之; 缪羽
    • 摘要: 纳入符合自体牙移植患者84例(92颗),采用CBCT+种植技术治疗为CBCT+种植组,同期行自体牙移植60例(60颗)患者为种植组。结果显示牙移植2年后,CBCT+种植组和种植组成功率分别为92.39%和83.33%(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1%和23.33%(P<0.05);术后2年随访,牙周探诊深度(mm)分别为1.26±0.49和1.48±0.42(P<0.05)。结果表明,CBCT用于自体牙移植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牙周恢复。
    • 李艳波; 苏军
    • 摘要: 自体牙移植(autotransplantation of teeth,ATT)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将阻生、错位、无功能的牙齿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使其在新的牙位上生存,以替代缺失牙的生理功能[1]。自1728年Fauchard在其《Le Chirurgien Destinste》一书中首次提出以来,ATT临床方案已日趋成熟[2-4]。与种植、固定修复技术相比,ATT修复方案具备维持牙槽骨的骨量、恢复正常的本体感觉、耐受正畸力等优势,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5]。
    • 骆敬; 隆元锶; 易守银; 冉娟; 田鲲
    •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程序性降温法低温冷冻处理移植供牙牙体,行自体异位移植术后评价牙周组织的生长、愈合情况。方法选取1年龄比格犬1只,体重9 kg,拔除左侧下颌第三侧切牙置于10%二甲亚砜保存液80°C冻存2周,程序性复苏解冻后移植于右下颌同名牙位作为冷冻牙,左侧下颌第二侧切牙即刻移植于右下颌同名牙位作为对照牙,喂养3月,比较两牙的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micro CT及组织学染色评估牙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月冷冻移植牙和即刻移植牙牙龈缘轻微红肿、BOP(探诊出血)+,松Ⅰ°,X射线片示冷冻牙根尖周低密度透射影像,无牙根内外吸收影像。术后3月两牙牙龈红肿,BOP+、松Ⅰ-Ⅱ°,探及轻度牙周袋,X射线片示两牙牙根表面出现不同程度凹陷性吸收,冷冻牙近中根尖处牙骨质可见明显吸收,无牙根内吸收影像。Micro CT影像显示即刻移植牙术后3月牙根表面略微粗糙,局部有微小浅表性吸收,根尖区无透射影;冷冻移植牙术后3月出现较大范围吸收,波及牙本质,并伴有根尖部牙槽骨吸收。组织学HE染色切片示冷冻牙牙根表面吸收,牙颈部结合上皮再附着松弛,而对照牙牙根吸收较轻,结合上皮再附着更致密。结论选用合适冷冻保护剂和冷冻方法的情况下冷冻移植牙牙周预后是可以预期的,但是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预防牙根吸收。
    • 许志强; 林珊; 贺于奇; 邱著文
    • 摘要: 报告1例成年患者牙列拥挤并前突,通过把正畸治疗并将需拔除的35移植至25,排齐和内收上下牙列,移植的自体牙同时完成了牙周膜和牙髓愈合,维护了牙弓的完整性.
    • 张尽忠; 阚存辉; 李颂
    • 摘要: 目的:对牙根发育完成的17例自体牙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其5年存留率和成功率.方法:纳入近5年行自体牙移植治疗且随访12个月以上的病例17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以后间隔1年复查,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分别从性别、年龄、供牙区颌位及受植区有无根尖炎症评估其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比较使用Log-Rank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移植牙17颗,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3.9±13.1)岁,平均观察时间为(29.0±14.3)个月,5年累积成功率为69.9%,总存留率为94.12%.性别、年龄、供牙区颌位以及受植区根尖炎症因素对牙根发育完成的自体牙移植预后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自体牙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较佳,术前合理评估,术中规避风险因素,可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 陈亮; 赖婷婷; 钟秀; 田鲲
    • 摘要: 目的 探讨意向性再植后牙周组织的再生与改建机理.方法 实验用5年龄比格犬,拔除右侧下颌第二侧切牙即刻行根尖切断、倒充填后与左侧上颌中切牙进行交替移植,术后X射线检查和组织学HE染色,评估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1周,意向性移植牙存在牙周间隙,直接移植牙牙周间隙不明显,两牙均未见根尖暗影与根内外吸收.术后1月,意向性移植牙有伸长,松动I°,牙龈缘稍红肿,探诊出血(BOP)+,直接移植牙不松动,牙龈无明显红肿,探诊出血(BOP)+,X射片示意向性移植牙根尖无暗影,直接移植牙根尖见小范围低密度影.两牙均未见根内外吸收.组织切片示两牙骨改建活跃,牙根出现浅表吸收,牙周膜排列不规则,牙周膜间隙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意向性再植作为自体移植的一种方式,在控制好根尖封闭以及注意保护牙周膜的情况下其预后是可以预期的,但是仍然需要更长期的研究.
    • 郭芮; 刘青梅
    • 摘要: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上颌第三磨牙牙根形态及根管系统解剖的特点.方法 选339例上颌第三磨牙的CBCT资料,统计分析牙根数及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结果 339例上颌第三磨牙含融合根159例(46.9%),双根105例(31.0%),三根型73例(21.5%).按Vertucci分类法,融合根中Ⅰ型最多占55.9%,双根的颊根、腭根中Ⅰ型分别占47.6%、70.9%,三根的近中根、远中根、腭根中Ⅰ型分别占69.9%、95.9%、98.6%,四根的各根均为Ⅰ型.结论 上颌第三磨牙牙根形态及根管系统多样,但根以融合根及根管以Ⅰ型为主.
    • 陈乐乐; 陈志方; 张建忠; 陈威
    • 摘要: 目的 评价利用锥形束C T(CBC T)结合三维打印技术制作的牙模型在磨牙自体牙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且符合自体牙移植适应证的患者46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打印牙模型进行牙移植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牙移植手术方法,对两组患者供牙离体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供牙试植次数、移植牙存活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中供牙离体时间分别为(3.21±1.81)、(14.43±7.49)min,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38.21±6.92)、(49.65±15.83)min,供牙试植次数分别为(3.09±1.50)、(7.26±3.83)次,随访1年移植牙存活率分别为100%、81.82%,患者总体满意度分别为(82.57±9.39)、(76.39±7.55)分.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BC T联合三维打印技术制作的牙模型在磨牙自体牙移植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