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组件
膜组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452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738379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天津工业大学学报、膜科学与技术、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第七届海洋青年科学家论坛暨首届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第五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及超滤组合工艺技术应用研讨会等;膜组件的相关文献由6679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晓宇、陈清、陈良刚等。
膜组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38379篇
占比:99.96%
总计:738651篇
膜组件
-研究学者
- 胡晓宇
- 陈清
- 陈良刚
- 陈亦力
- 贾建东
- 高村一夫
- 于鸿来
- 中原祯仁
- 小野阳介
- 徐大明
- 王捷
- 高旭
- 宋岱峰
- 王冰
- 王如顺
- 钟汀梁
- 马志鹏
- 周静
- 丁荣华
- 乔托
- 历成宾
- 尹德斌
- 王俊川
- 王路明
- 米歇尔
- 赵俊武
- 陈峰
- 刘建立
- 吕晓龙
- 周侃宇
- 周强
- 孙友峰
- 孙道宝
- 小林敦
- 张云
- 樊耀波
- 苗蕾
- 贾辉
- 陈忱
- 井手口诚
- 何柳东
- 冈崎博行
- 取违哲也
- 张一国
- 王晶晶
- 种市大树
- 蓝伟光
- 陈小彬
- 魏新时
- 魏颖
-
-
王志;
原野;
生梦龙;
李庆华
-
-
摘要:
碳捕集是实现CO_(2)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众多碳捕集技术中,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吸引了广泛关注。完整的膜法捕集CO_(2)技术研究链条包括膜材料开发、分离膜规模化制备、膜组件研制和膜分离工艺及装置的设计建造。本文针对膜法碳捕集技术链的四个环节,总结对比了国内外技术水平和研究进展,分析了碳捕集膜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放大的瓶颈问题,并对本文作者课题组在各个技术环节所积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提高膜法碳捕集技术水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
杨明智;
李琳;
伍泓宇;
康国栋;
曹义鸣;
王志;
王同华
-
-
摘要:
膜分离过程可用于包括水处理和气体分离在内的诸多领域,而膜分离过程的实际工业应用需要将分离膜组装为膜组件.螺旋卷式膜组件因其高装填密度和高分离效率,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螺旋卷式膜组件的性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有建立理论模型、实验研究、数值模拟计算等一系列方法对膜组件性能进行分析优化.本文总结了螺旋卷式膜组件性能分析优化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螺旋卷式膜组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
柯艳春;
李晓琳;
刘豹;
马浩;
郑兴;
郑冲祥
-
-
摘要:
膜曝气生物反应器(MABR)是一种膜材料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综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即氧气分子透过膜材料进入生物膜,在生物膜内部形成浓度梯度变化,污染物从污水中扩散到生物膜内部,与氧气分子形成异向传质并在生物膜内不同的区域被去除,从而实现同步脱氮除碳;详细地阐述了用于MABR的膜材料种类、膜组件形式及应用现状、系统所形成的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分层情况,并对MABR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众多不足之处;最后,对该技术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其下一步的具体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MABR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
-
-
-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中硝化抑制物的去除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去除含油污水中硝化抑制物的方法与装置。向污水中混入精制轻质油,搅拌使油水均匀混合;将油水混合液送至油膜吸附过滤装置进行处理,通过将亲水疏油纤维制作成膜结构,卷成桶状即形成膜组件;油水混合液通过膜组件进行过滤分离;将油膜吸附过滤后收集的油送至精馏塔,精馏去除杂质后的油循环用于油水混合工序,精馏塔底部废液送往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置。本发明所述的去除含油污水中硝化抑制物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含油污水中的油类、硝化抑制物的含量,使出水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为进一步采用生化处理工艺提高污水水质,实现外排污水总氮、氨氮等指标的全面达标,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
-
牛犇
-
-
摘要:
总结了近年来超滤膜组件的主要类型,分析了膜组件选择对水质净化效果、工程投资、运行管理费用的影响,并结合某电厂化学处理系统改造实例,探讨了电力行业超滤膜组件选择时方案比选的思路,以期为我国超滤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
-
马晶伟;
王泽森;
徐鹏;
何秋来;
柯水洲
-
-
摘要:
微生物电解池可以利用含产甲烷菌的生物阴极还原CO 2产甲烷。通过化学镀镍法制备导电的镍基聚偏氟乙烯(Ni-PVDF)中空纤维膜,将Ni-PVDF中空纤维膜组装为膜组件电极,充当微生物电合成系统阴极。阴极镍层催化的析氢反应产生的H 2与CO 2被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利用,并通过间接电子传递生产甲烷。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之后,Ni-PVDF中空纤维膜组件阴极的CO 2直接传输系统的累积甲烷产量(2176.24 mmol/(L·m 2))远大于该膜组件仅作为阴极的CO 2间接传输系统的累积甲烷产量(613.94 mmol/(L·m 2))。膜组件阴极的高比表面积以及膜组件阴极直接CO 2传输降低了气液传质阻力,确保了直接CO 2传输系统的高甲烷产量。
-
-
靖丹枫;
胡邦;
耿震;
张万里;
刘金星
-
-
摘要:
介绍了我国中部地区某市5座平板膜MBR工艺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对平板膜MBR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应用中的预处理、生化处理及膜组件等工艺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平板膜MBR污水处理厂在应用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
-
靖丹枫;
胡邦;
耿震;
张万里;
刘金星
-
-
摘要:
介绍了我国中部地区某市5座平板膜MBR工艺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对平板膜MBR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应用中的预处理、生化处理及膜组件等工艺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平板膜MBR污水处理厂在应用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
-
阎雪峰
-
-
摘要:
反渗透是一项膜分离技术,其孔径很小,大都≤10×10-10,它能去除滤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很小的有机物,如细菌、病毒、热源等.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发电厂,对水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高含盐量的水,单独采用离子交换工艺,频繁再生使得运行人员不堪重负,因此预脱盐反渗透装置的使用十分重要.主要介绍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反渗透膜加药维护情况,火力发电厂反渗透设备脱盐率下降对混床制水经济性的影响,以及更换反渗透膜的必要性.
-
-
张营
-
-
摘要:
本文针对高含盐废水难处理的现状,开发了一套膜蒸馏组合系统,核心设备为膜组件,使其仅允许水分子通过,而其他离子无法通过.结果表明:通过该套设备,当进水含盐量在49000mg/L时,膜蒸馏产水率不小于60%,含盐率不大于300mg/L,蒸发结晶产水率不小于90%,含盐量不大于800mg/L,两股产水混合后含盐量不大于350mg/L,脱盐率达到99%,回用水回收率达到92%.该套膜蒸馏设备可使脱盐率和回用水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对高含盐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
-
-
-
-
-
-
郑祥;
钱文婧;
于淼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在资源紧张、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膜过程以其自身的特点适合于现代工业对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需要,产业界与科技界均把膜过程视为21世纪工业技术改造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高新技术。近二十年来,全球膜市场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膜制品与膜组件总产值从1990年22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83亿美元,近年来年增长率达6%。本文对近15年来全球膜工业的发展概况以及各种膜过程在各地区、各领域应用的变化状况,特别对近年来全球膜市场特别是中国膜技术应用的动向进行分析。
-
-
-
程桂林;
程丽华;
张林;
陈欢林
- 《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采用膜式光生物反应器,研究了膜组件的应用对藻液中pH与溶氧(DO)浓度、CO2的去除及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中空纤维膜组件与10L光生物反应器串联而成,实验结果表明:膜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膜式供气大大改善藻液与气相之间的混合和传质效果,与普通光生物反应器相比,气体在藻液中停留时间由原来的2s提高到20s以上,溶氧浓度显著降低,反应器出口气体O2含量明显增加.一定实验条件下(细胞密度2.0×107cells/mL,进气流速3L/min,光强10500lx,温度25~30°C),普通空气(0.04%CO2)进气时,出气CO2浓度下降到检测极限以下;进气CO2含量1.0%时,出气CO2含量下降到0.3%.可见新型的膜式光生物反应器能强化空气中CO2的转化与去除能力,为密闭空间CO2的脱除提供一条新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