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腰椎内固定术

腰椎内固定术

腰椎内固定术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47497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当代护士(学术版)、国际护理学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研讨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第三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等;腰椎内固定术的相关文献由203位作者贡献,包括师小伟、刁枢、刘孝国等。

腰椎内固定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47497 占比:99.99%

总计:647584篇

腰椎内固定术—发文趋势图

腰椎内固定术

-研究学者

  • 师小伟
  • 刁枢
  • 刘孝国
  • 刘胜华
  • 夏新桂
  • 宋美娟
  • 曹利锋
  • 杨世忠
  • 杨富云
  • 楚成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丽红; 刘美珍; 叶金平; 邓美艳
    •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体位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兴国县人民医院接受腰椎内固定术治疗的共计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位管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舒适度、并发症及住院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更少(P<0.05),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干预后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提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给予体位管理,能够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提高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满意度。
    • 赵勇; 丘德赞; 韦文; 陆文忠; 麦荫文; 黄承夸
    • 摘要: 目的 分析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翻修的原因并探讨再次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7月—2019年3月治疗的腰椎固定融合术后失败病人38例,对每一例病情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术后翻修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选择合理的翻修方法 .通过观察翻修术前术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MacNab标准评价翻修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36.8个月,翻修术后VAS评分明显改善(P<0.001)、ODI评分由翻修手术前的(88.30±12.53)%减少到末次随访(10.10±8.57)%(P<0.001),末次随访MacNab评分,优28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翻修的原因比较多,具体分析翻修的原因,选择合理的翻修方案,仍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术前应掌握脊柱内固定融合手术指证和应用原理,规范手术操作,减少翻修率.
    • 吕庆生
    • 摘要: 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可为脊柱提供即刻的稳定性,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且疗效显著.现综述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在CT导航下腰椎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进展.
    • 师兵
    • 摘要: 目的:研究全麻下腰椎内固定术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全麻下腰椎内固定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全麻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全麻手术+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05±9)分钟、术中输液量(2025±50)ml、术中出血量(102±5.7)ml,总治疗时间(4.4±0.5)小时,完全清醒时间(49.18±3.25)分钟,插管持续时间(33.69±7.79)分钟,复苏室治疗时间(33.00±5.31)分钟.低体温6例(10.91%),其中严重低体温1例(1.82%),寒颤5例(9.09%),情绪暴躁4例(2.12%),所有项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腰椎内固定术低体温症明显,综合保温护理是确保患者体温正常,降低术中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复苏的关键,是临床应大力推行的一种护理模式.
    • 宋莹莹; 邓欢; 陈园园
    • 摘要: 目的:探究气压治疗仪联合床尾抬高预防腰椎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凝血指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康复指导及护理,对照组44例进行床尾抬高,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予气压治疗仪按摩双下肢,观察两组病人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水平;血流动力学:股静脉血流峰速度(Vp)、平均速度(Va)、血流量(BF);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住院病人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Dimer、Fib水平、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T、APTT、Vp、Va、BF水平、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联合床尾抬高对腰椎内固定术后病人干预,可促进凝血功能恢复和血流动力学,有效预防DVT发生,提升病人住院满意度.
    • 曹利锋; 王柳青
    • 摘要: 目的:探讨能谱C T单能量成像在减少腰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在本院行腰椎内固定术后进行复查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扫描与双源能谱CT单能量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影像学图片质量及不同光子能量的双源能谱CT扫描影像学质量。结果:平均加权均为120 keV前提下,双源能谱CT扫描的影像学图片质量优良率100%显著优于常规扫描的54.17%,两种扫描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能谱时双源能谱CT单能量扫描的图像伪影较多,高能谱时较少,伪影伴随能谱值的增加而减少。结论:相比于常规扫描,双源能谱CT单能量成像能有效减少腰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提高影像学图像质量,且可通过调节能谱值减少伪影,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曹利锋; 王柳青
    • 摘要: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减少腰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在本院行腰椎内固定术后进行复查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扫描与双源能谱CT单能量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影像学图片质量及不同光子能量的双源能谱CT扫描影像学质量.结果:平均加权均为120?keV前提下,双源能谱CT扫描的影像学图片质量优良率100%显著优于常规扫描的54.17%,两种扫描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能谱时双源能谱CT单能量扫描的图像伪影较多,高能谱时较少,伪影伴随能谱值的增加而减少.结论:相比于常规扫描,双源能谱CT单能量成像能有效减少腰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提高影像学图像质量,且可通过调节能谱值减少伪影,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蔡清香; 吴财能; 张志权; 黎玉辉; 张广防
    •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辅助麻醉对腰椎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术的患者70例,其中男31例,女39例,年龄50~65岁,BMI 18~27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35例.T组麻醉诱导前,以2/15 Hz疏密波经皮电刺激两侧内关穴和足三里穴30 min后,再以2/100 Hz疏密波刺激持续至手术结束.N组操作同T组,但不开启电源.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身高、体重、ASA分级,手术腰椎节段数,电流刺激的强度,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前(T0),术后第1天(T1)及第2天(T2)的心率变异度参数[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的均方根(RMSSD)、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频域功率24 h,最小频域功率,最大频域功率;记录术后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脏不良反应,术后2 d的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所需的丙泊酚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瑞芬太尼的用量较N组要少,且术后第1天及第2天的VAS评分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指标的比较,组内比较:术后第1天,两组SDNN、SDANN、rMSSD、频域功率24 h、最大频域功率、最小频域功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T组频域功率24 h、SDANN、rMSSD较术前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1天,T组SDNN、pNN50、最大频域功率、最小频域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SDNN、SDANN、rMSSD、pNN50、最大频域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胸闷发生率,N组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术后自主神经紊乱有一定调节作用,提高患者术后的心率变异性,有一定的心肌保护功能,为围术期安全提供保障.
    • 邵英
    • 摘要: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腰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骨折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FTS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腹胀发生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早期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的29.03%;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2.89±0.52)分,低于对照组的(4.57±0.88)分,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18.92±3.40)分,高于对照组的(15.55±2.61)分;观察组的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腰椎术后患者实施FTS护理干预,可优化围术期指标,有效预防术后腹胀、减轻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较高。
    • 吴宏伟; 杨小林; 夏飞; 顾本进; 任映梅
    •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行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腰椎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45例,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45例.记录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术后0、4、8、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并发症.结果 2组术中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P<0.05).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术后0、4、8、12 h VAS评分明显小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P均<0.05).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患者无术后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腰椎内固定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