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腮腺区

腮腺区

腮腺区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口腔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专利文献39418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解剖学杂志、中国超声诊断杂志、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等; 腮腺区的相关文献由320位作者贡献,包括寿柏泉、张杰、吕晓智等。

腮腺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39418 占比:99.71%

总计:39531篇

腮腺区—发文趋势图

腮腺区

-研究学者

  • 寿柏泉
  • 张杰
  • 吕晓智
  • 吴汉江
  • 周志田
  • 尹德佩
  • 方长民
  • 李思忠
  • 李斌峰
  • 杨代茂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磬清; 徐宇歌; 唐国荣; 徐颖; 贝春华
    • 摘要: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区肿痛、腮腺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引发睾丸炎等多种并发症,四季均有流行,高发于冬、春季。目前防控流腮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MuCV)[1]。
    • 李云杉
    • 摘要: 目的:比较腮腺区域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面神经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面神经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面神经损伤总发生率(45.16%)低于对照组(83.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0%)也低于对照组(4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比,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能够有效减小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面神经损伤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
    • 肖富福; 田克强; 罗克勍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02月至2014年05月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患儿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行局部瘤体注射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小剂量普萘洛尔口服治疗,每月1次进行动态观察血管瘤大小、质地及颜色变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24h后、治疗1个月后、停药后3个月,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瘤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具有较高疗效,能够为临床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提供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有望成为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一线药物.
    • 刘向东
    • 摘要: 畸胎瘤主要发生于性腺组织,非性腺组织发病较少,而发生于腮腺内者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腮腺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 王德明; 苏立新; 王瑱冯; 郑连洲; 杨西涛; 温明哲; 范新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弹簧圈联合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腮腺区先天性动静脉瘘(AV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腮腺区先天性AVF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行患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造影证实AVF.经动脉途径使用同轴微导管到达瘘口或使用直接经皮穿刺到达扩张静脉,经穿刺针引入微导管至瘘口,使用可控弹簧圈与游离弹簧圈结合,联合使用无水乙醇闭塞瘘口.观察患者术后效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例AVF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3~58岁,平均28.5岁.8例患者均造影证实腮腺区AVF,5例右侧,3例左侧,所有患者面神经功能正常.供血动脉均为颈外动脉,回流静脉为颈外静脉.6例患者单纯采用经动脉途径使用弹簧圈栓塞,2例尝试经动脉途径失败后改为采用经皮穿刺静脉途径弹簧圈栓塞.8例患者均使用无水乙醇辅助栓塞,使用无水乙醇总量平均为17.4 ml,所有患者栓塞后复查颈外动脉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瘘口远端颈外动脉分支显影正常,未见明显回流静脉显影.1例患者出现术区同侧暂时性面神经麻痹,3d后面神经麻痹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出现弹簧圈外露,经过局部清创取出外露弹簧圈后,创口愈合.其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未见AVF复发.结论 腮腺区先天性AVF使用弹簧圈联合无水乙醇介入栓塞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避免手术切除导致的AVF复发、面神经与腮腺损伤,面部无手术切口,对外观无影响.
    • 吴俊福; 代立媛; 崔萌; 王吉恒; 张晓军; 李刚; 杜伟; 刘善廷
    • 摘要: 目的 探讨腮腺区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例腮腺区面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3~72岁.12例患者均以腮腺区肿块为主诉就诊,其中4例患者有局部不适和疼痛感,6例患者在触诊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超声检查8例表现为腮腺区实性肿块,4例表现为混合性肿块.分析总结治疗方式、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以及手术前后面神经功能情况[House-Brackmann (H-B)分级].结果 12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8例行肿瘤及部分或全部腮腺浅叶切除术,1例行肿瘤及全腮腺切除术;3例仅行肿瘤切除,其中1例患者因肿瘤扩展到颅底不能完全切除.9例患者肿瘤发生于面神经的主干或主要分支,切除肿瘤后面神经完整;1例肿瘤发生于面神经终末支,术中部分粘连严重小分支被切断;1例复发二次手术患者,术中未发现面神经总干且找不到神经断端,故未行神经移植;1例由于术中无法将面神经的主干与肿瘤分开,神经切断后同时行神经移植术.术前面神经功能H-B Ⅰ级10例,Ⅱ级1例,Ⅴ级1例.术后随访1年复查面神经功能H-B Ⅰ级7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为神经移植患者,Ⅴ级1例为复发二次手术患者术后维持原状.结论 腮腺区面神经鞘瘤临床少见,术前不易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术中应注意保护面神经.
    • 王从庆; 孙道成; 张于; 彭娟
    •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比腮腺区良性肿瘤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与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便利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67例腮腺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8.63±2.28)min,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5.26±2.18)mL,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为(6.12±1.08)cm,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62、21.932、18.634,P0.05).结论 腮腺区良性肿瘤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低等诸多优势.
    • 张蕾; 程沫沙; 白晓峰; 王绪凯
    • 摘要: 目的 评估口服普萘洛尔与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7例腮腺区血管瘤患儿.其中男8例,女19例;年龄2~9个月,平均年龄4.8个月.病灶大小1.5 cm×2.0 cm×1.0cm~7.0cm×6.0 cm×3.0 cm.治疗采用普萘洛尔[1.0 ~ 1.5 mg/(kg·d)]每日1次口服,0.5%马来酸噻吗洛尔每日2次利用医用纱布外敷于病灶处.疗程12 ~ 32周,平均20.3周.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4个月.治疗前后记录瘤体颜色、体积、质地的变化,并完善病灶区的超声检查.结果 27例患儿中效果为“优”的21例(77.8%)、“好”的4例(14.8%)、“中”的2例(7.4%)、“差”的0例(0%);治愈率77.8%,有效率100%.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对于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具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佟爽; 王绪凯; 孙旭; 薛雷; 孙强
    • 摘要: 目的 评价口服普萘洛尔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外用治疗严重婴幼儿腮腺区混合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自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对30例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普萘洛尔口服给药按1.0~1.5 mg/kg,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涂瘤体表面,联合给药6~8个月或病变完全消退.依据给药前后血管瘤颜色、大小的变化,结合Achauer 4级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通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30例患儿平均治疗时间5.3个月.随访3~12个月,疗效评定:Ⅳ级(优)25例;Ⅲ级(好)5例;Ⅱ级(中)0例;Ⅰ级(差)0例.30例均未发生严重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外用治疗严重婴幼儿腮腺区混合型血管瘤有望成为治疗严重腮腺区混合型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