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6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24555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中华养生保健、临床医学、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宁波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并手外科分会2013年会等;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的相关文献由24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伟、李宏键、王革等。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4555 占比:99.94%

总计:124624篇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发文趋势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研究学者

  • 刘伟
  • 李宏键
  • 王革
  • 雷云坤
  • 乔为民
  • 任晋可
  • 吴迎波
  • 周明武
  • 宋力
  • 宋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江涛; 黄书润; 欧阳容兰; 王一勇
    • 摘要: 目的探讨小腿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科收治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或骨质外露患者32例,分别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三种小腿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约(5.0 cm×6.0 cm)~(16.0 cm×12.0 cm)。结果本组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13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9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0例;供瓣区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29例,直接缝合3例。所有患者穿支皮瓣均成活,仅1例腓动脉穿支皮瓣、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远端发生回流障碍后引起皮瓣坏死,面积小于1.0 cm×2.0 cm,经换药2周后治愈。30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患者术区皮瓣质地柔软,与周缘皮肤颜色接近,无明显色素沉着,皮瓣弹性、韧性、耐磨性及耐寒性良好,足踝关节活动良好,行走基本正常。12例患者因皮瓣臃肿、穿鞋袜不适,二期行皮瓣修薄手术。结论小腿穿支皮瓣血供明确,手术操作相对简便,皮瓣成活率高,术后外形、质地、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足踝部皮肤缺损较为满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肖庭辉; 林依淼; 任晋可; 贾兆锋; 王华; 李广恒; 张晓明
    • 摘要: 背景:跟骨慢性骨髓炎是跟骨骨折术后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日益增加,且处理较为棘手。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及抗生素硫酸钙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治疗的19例跟骨骨折所致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35~65岁,平均(45.0±6.4)岁。病程2~15个月,平均(6.5±2.3)个月。彻底清创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移位结合抗生素硫酸钙治疗,皮瓣范围为4 cm×5 cm至6 cm×10 cm。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功能评分对治疗前后的足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2.5±5.6)个月,可正常穿鞋行走,局部皮肤完整,无红肿热痛及窦道流脓情况。AOFAS的踝、后足评分:治疗前为(53.4±2.3)分,治疗后8个月改善至(76.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7例,良10例,可2例。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发,二次病灶清除,药敏试验示真菌感染,置管冲洗引流3周后感染控制;所有患者未行二期植骨,2例负重后跟骨后关节面发生塌陷,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及重返工作。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结合抗生素硫酸钙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是完全可行的。
    • 肖庭辉; 林依淼; 任晋可; 贾兆锋; 王华; 李广恒; 张晓明
    • 摘要: 背景:跟骨慢性骨髓炎是跟骨骨折术后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日益增加,且处理较为棘手.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及抗生素硫酸钙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治疗的19例跟骨骨折所致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35~65岁,平均(45.0±6.4)岁.病程2~15个月,平均(6.5±2.3)个月.彻底清创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移位结合抗生素硫酸钙治疗,皮瓣范围为4 cm×5 cm至6 cm×10 cm.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功能评分对治疗前后的足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2.5±5.6)个月,可正常穿鞋行走,局部皮肤完整,无红肿热痛及窦道流脓情况.AOFAS的踝、后足评分:治疗前为(53.4±2.3)分,治疗后8个月改善至(76.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7例,良10例,可2例.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发,二次病灶清除,药敏试验示真菌感染,置管冲洗引流3周后感染控制;所有患者未行二期植骨,2例负重后跟骨后关节面发生塌陷,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及重返工作.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结合抗生素硫酸钙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是完全可行的.
    • 熊颖杰; 方永鑫; 王志国; 邵留影; 杨涛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踝周创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3—2019-12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小腿下段及踝周创面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因创面位置较高、8例因低位腓动脉穿支纤细或损伤,不具备常用的以外踝上3~7 cm为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条件,而行高旋转点(外踝上8~12 cm)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结果 13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6~9个月,皮瓣外形良好,受伤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良好.结论 对小腿下段及踝周创面患者,若无法利用外踝上3~7 cm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时,可选择高旋转点皮瓣修复.该修复方法相对简单,供区邻近创面,皮瓣血供可靠,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理想的备选修复方法.
    • 周吉; 杨效宁
    • 摘要: 目的 探讨修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足踝创伤患者按照创伤修复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修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28例)和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位治疗,22例).比较两组皮瓣移植一次成活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等级、创面愈合时间)、皮瓣外观优良率.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评价患者术后行走能力恢复情况,采用两点辨别觉法评价患者术后皮瓣感觉功能,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皮瓣移植一次成活率、皮瓣外观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皮瓣感觉功能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SF-36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修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足踝创伤创面皮瓣成活率高,能够恢复患者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金永旭
    •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6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换药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试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住院时长、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长,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情况,建议在治疗研究疾病中采用.
    • 李元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不同耳内镜治疗方法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在耳内镜下实施治疗,实验组采用鼓膜置管方案,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耳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耳内镜鼓膜置管方案可达到满意的治疗目标,建议临床应用.
    • 刘威
    •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修复皮瓣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A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B组采用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对两组皮瓣成活情况、皮瓣修复面积及旋转点距离、皮瓣功能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一期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修复面积长宽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旋转点距离较B组短(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与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均有较高成活率,修复面积与皮瓣功能也无明显差异,但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的旋转点更短,可作为首选修复皮瓣.
    • 王欣宇; 罗雪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技术、抗生素骨水泥填塞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4例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创面全部为L形切口的下后缘,创面缺损大小:2.0 cm×3.2 cm~3.2 cm×5.3 cm,平均2.5 cm×4.0 cm,一期行彻底清创、内固定取出,再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术后负压持续冲洗引流7~10 d后,拆除或更换VSD负压装置,创面水肿减轻,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炎性指标明显下降,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结果 24例创面经清创负压吸引1~2次后,二期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塞骨缺损、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治疗21~32 d创面愈合.结论 负压封闭冲洗引流可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刺激肉芽组织生长,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感染控制率高,术后骨髓炎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骨髓炎的方法.
    • 刘东; 周鑫; 欧昌良; 伍光辉; 罗琳; 邹永根
    • 摘要: 目的 比较带神经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显微外科修复重建中心收治的以皮瓣修复的足踝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带神经股前外侧皮瓣组(A组)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B组).统计2组皮瓣的一期存活率;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将皮瓣按评分设为优、良、可3个等级,计算优良率;统计2组皮瓣供区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纳入3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A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2.1岁,缺损面积4 cm×6 cm~ 11 cm×16 cm,术后平均随访12.3个月;B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45.3岁,缺损面积5 cm×5 cm~ 10 cm×14 cm,术后平均随访11.3个月.2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皮瓣切取面积分别为(53.0±12.2) cm2和(46.4±9.62) cm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4,P=0.076).2组皮瓣均成活,其中A组术后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后期处理后愈合;B组皮瓣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探查减压后皮瓣存活.A组皮瓣一期存活率90.5%(19/21),B组皮瓣一期存活率94.1%(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A组皮瓣优10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1.0%(17/21);B组皮瓣优3例,良3例,可11例,优良率35.3%(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A组皮瓣供区愈合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出现,B组2例(11.8%)皮瓣供区术后出现瘢痕挛缩畸形,影响小腿功能,二期瘢痕松解后功能恢复,2组供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结论 带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能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但带神经股前外侧皮瓣较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优良率高,对供区影响更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