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骨折
肘关节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57448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基层医学论坛、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首届中医运动医学学术交流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2011全国骨关节创伤学术研讨会等;肘关节骨折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谋望、贾凤荣、刘静等。
肘关节骨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7448篇
占比:99.72%
总计:57611篇
肘关节骨折
-研究学者
- 周谋望
- 贾凤荣
- 刘静
- 张仲子
- 张俊忠
- 曹慧
- 赵烽
- 魏德健
- 何庆璋
- 冷世同
- 宁安1
- 张开荣
- 张玉莲
- 李久臣
- 杨远滨
- 潘志明
- 罗林坡
- 胡金刚
- 黄秀坚
- 丁俊梅
- 万晓华
- 万里
- 于丽瑛
- 于文虎
- 于雪峰
- 代永静
- 任程
- 伏红超
- 伏红超1
- 何采辉
- 余敬
- 侯建勇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冉涛声
- 冯崴
- 冯莉
- 冯颜杰
- 刘丽君
- 刘亮
- 刘兵兵
- 刘凯
- 刘小鹏
- 刘建德
- 刘强
- 刘成嫚
- 刘晓雷
- 刘晨红
- 刘杰
- 刘永立
- 刘波
-
-
董博;
蒋凯;
樊晓晨
-
-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骨科外洗方与针灸推拿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68例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取骨科外洗方与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肘关节功能障碍评分Mayo。结果 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7.06%,与对照组79.41%相比明显更高(χ^(2)=5.100,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Mayo评分中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后Mayo评分中各项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骨科外洗方与针灸推拿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应该进行临床推广。
-
-
肖梦梦;
王丹
-
-
摘要:
目的研究针刺推拿中药熏洗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科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针刺推拿治疗)与观察组(实施针刺推拿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每组39例。对比分析2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以及2个月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31%(36/39),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P<0.05)。结论针刺推拿中药熏洗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治疗中具有理想的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
-
詹莉君;
邓芸梦;
郑建娣
-
-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应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76例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8例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推拿治疗的患者列入甲组,将38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的患者列入乙组;对比2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分、肘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乙组相比,甲组肘关节背伸、前旋、后旋、屈曲活动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MEPS评分为(86.47±5.74)分,高于乙组的(72.78±5.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优良率为92.11%,高于乙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患者在接受针刺推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有助于提高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
-
-
岳慧玉;
刘丽君;
袁军丽
-
-
摘要:
目的观察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应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88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等速运动训练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干预,两组均干预2周。对比两组随访3个月时的肘关节功能及干预前、干预2周时的肘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时的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2周,两组关节屈曲度、前臂旋前度和前臂旋后度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两组关节伸直度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2周,两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干预可改善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时的疼痛程度。
-
-
王森
-
-
摘要:
目的:评价肘关节骨折诊断中应用肘关节功能位CT扫描技术的价值,在确保诊断准确率的基础上为肘关节骨折诊断与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总计66例(检出130处).并结合诊断方法,随机分为采取肘关节功能位多层螺旋CT(MSCT)扫描的试验1组与直接数字化X线射影(DR)的试验2组,对比2组患者肘关节骨折检出情况以及漏诊数.结果:试验1组受试者肘关节骨折MSCT检出118处,试验2组受试者肘关节骨折DR检出60处,包括肱骨远端骨折、尺骨近端骨折、桡骨近端骨折,2组骨折检出率以及漏诊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肘关节功能位MSCT扫描肘关节骨折准确率高,且撕脱性骨折以及关节脱位诊断方面价值尤其突出,进一步为肘关节骨折的后续治疗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
单磊;
周君琳
-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单纯外侧入路13例(L组),内外侧联合入路11例(ML组),外侧联合前正中入路11例(LA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肘关节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组、ML组、LA组的肘关节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5.8±2.5)周、(15.8±1.9)周、(16.9±2.3)周,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L组、ML组、LA组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119.3°±18.8°、111.1°±14.1°、114.8°±14.8°,前臂旋转活动度分别为115.2°±12.9°、112.2°±10.7°、111.6°±12.8°,Mayo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4.6%、81.8%、81.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7%)明显高于L组(23.1%)和ML组(27.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三种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各有利弊,应根据骨与软组织损伤情况及病情决定采用何种手术入路.
-
-
李丙岩;
刘兵兵;
王长军;
侯建勇;
孔亮;
卫力晋
-
-
摘要:
目的:探讨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异位骨化分为异位骨化组28例和无异位骨化组52例,分析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肱骨远端骨折、肥厚性骨性关节炎是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功能锻炼、术后康复治疗是其保护因素(P1).结论:肱骨远端骨折、肥厚性骨性关节炎是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异位骨化发生.
-
-
祖德佩
-
-
摘要:
目的:探索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开展被动运动训练联合持续静态牵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案例人数98例),患者入院时间2020年3月-2021年6月,按照随机(1:1)形式划分组别,对照组(n=49)患者行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n=4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持续静态牵伸,对比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与术后各项指标改善愈合时间.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肘关节活动度相比于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肘关节功能改善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性持续静态牵伸联合被动运动训练效果较为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康复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
陆瑾;
季小娟;
张丽娟;
陈春美
-
-
摘要:
目的 对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功能恢复效果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骨科收治的84例肘关节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术后护理措施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42例与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肘关节恢复优良率、护理质量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关节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95.24%vs 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P=0.003);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6、2.390、2.688、2.99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4、15.535、10.569、38.254,P<0.001);观察组患者Carroll上肢功能6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2、5.794、7.023、2.957、5.535、4.518,P<0.00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的护理干预,基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生理功能恢复良好,护理质量评价更高,临床应用价值得以体现.
-
-
赵爽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肘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与预后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将患者平均划分为不同组别,即参照组(n=40,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和实验组(n=40,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服务效果与关节恢复优良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实验组关节恢复优良率达到95.00%%,参照组关节恢复优良率达到75.00%,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肘关节骨折护理干预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强化临床护理服务效果,对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
何庆璋
- 《第八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7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评价“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开始筛选患者,以骨外科收治的肱骨髁上的骨折患者入组,截至2014年6月,共入选对象62例,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结果:6个月后,组内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水平低于康复期、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两组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高于康复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效果较好.
-
-
张小花
-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儿童各种肘关节骨折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效果.rn 方法:选择6~16岁肘关节及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26例,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对关节活动度(ROM)及HSS评分系统进行评定.rn 结果:治疗前后ROM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HSS标准评定,优13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84.62%.rn 结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儿童肘关节及周围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情况,并能够预防关节固定后功能障碍的形成.
-
-
刘杰;
张韬
- 《2011全国骨关节创伤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肘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是协调肩关节、前臂和腕关节的一个重要关节。它由肱骨、尺骨、桡骨等构成,而且这三块骨都有特殊的解剖结构。肘关节有屈伸、旋转等功能。当暴力作用于关节时,使其发生骨折-脱位,病情复杂,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且肘关节受伤后容易发生软组织挛缩和关节僵硬。所以,我们应尽量避免肘关节骨折-脱位的发生。这里,我们讨论一下肘关节骨折-脱位的危险因素以及它的预防。
-
-
-
周谋望
- 《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暨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目的:比较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3年4月我院手术的28例(早期组)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1-3大开始康复治疗;另一组10例(恢复期组)肘关节骨折术后3-6个月后因功能障碍来我科治疗的患者,两组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Mayo肘关节评分及ROM评定.结果:早期组Mayo肘关节评分(P<0.01)、ROM(P<0.05)均优于恢复期组,且疗程较短(P<0.01).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
-
周谋望;
贾凤荣
-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肘关节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资料显示在45000例骨伤病例中肘关节损伤占14﹪,占所有骨关节损伤的首位,由于肘关节的解剖特性,损伤后较容易发生功能障碍.本文对28例骨科手术的肘关节骨折病人进行术后系统的康复治疗,与10例手术后3-6个月治疗的肘关节骨折病人进行对比、评估.
-
-
张鑫;
刘波;
刘辉;
赵卫侠;
雍福娟;
解雷
- 《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首届中医运动医学学术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持续静态牵伸技术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rn 方法:选取肘关节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持续静态牵伸训练配合关节松动技术,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后均给予冷疗.所有治疗每周一至周五进行,周六周日休息.平均治疗5周,比较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HSS评分和ADL评分.rn 结果:肘关节HSS评分、ADL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更加明显.其中,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53.42±23.63,104.38°±18.87°),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58.05±27.02,99.09 °±27.9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SPS技术配合关节松动技术,能有效改善肘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效果优于单纯关节松动治疗.
-
-
陈宏武
- 《第十四届北京宠物医师大会》
| 2018年
-
摘要:
近年来,由于宠物坠楼、车祸、暴力等致病因素增加,导致肢体骨折的病患增多,尤其肘关节和膝关节骨折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此,通过一些相关病例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治疗前肢关节和膝关节骨折的技巧与方法.主要以肘关节为主,以疾病诊断为引导,手术治疗为主线来论述一下肘关节和膝关节骨折的手术技巧.
-
-
陈宏武
- 《第十四届北京宠物医师大会》
| 2018年
-
摘要:
近年来,由于宠物坠楼、车祸、暴力等致病因素增加,导致肢体骨折的病患增多,尤其肘关节和膝关节骨折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此,通过一些相关病例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治疗前肢关节和膝关节骨折的技巧与方法.主要以肘关节为主,以疾病诊断为引导,手术治疗为主线来论述一下肘关节和膝关节骨折的手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