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职业医学

职业医学

职业医学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242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6556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创刊20周年暨“创新医学信息服务学术研讨会”、2010第五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职业医学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卓宝、顾祖维、洪琪等。

职业医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0.85%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6556 占比:99.10%

总计:26798篇

职业医学—发文趋势图

职业医学

-研究学者

  • 刘卓宝
  • 顾祖维
  • 洪琪
  • 余善法
  • 田琳
  • 郑玉新
  • 韩向午
  • 丁瑾瑜
  • 何以平
  • 何凤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强; 杜忠君; 叶洋; 王铁英; 王兴祥; 倪春辉; 陆荣柱
    • 摘要: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未来主干力量,因而在"健康中国"战略下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医学生学习职业医学的积极性,推进职业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维护全体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李乐慧; 徐肖倩; 刘艳; 方鑫
    • 摘要: 目的:了解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开展 CBS 教学法的态度。方法:对我校公共卫生学院 76 名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开展自制的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采用 CBS 教学法,而且通过 CBS 教学法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 CBS 是否会造成更大的学习负担方面,有 64.47%的学生认为不会,其余表示会或者不确定;对于案例的提出只有 34. 21%的学生选择可以提前准备,学生认为 CBS 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因素与案例的选取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有 60.53%的学生表示愿意以个人名义发起案例讨论并准备相关案例。结论:有必要在我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中开展 CBS 教学法并预期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段晓旭; 张越
    • 摘要: 微课作为2013-2014年度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的今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对微课的特点、制作以及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 段晓旭; 张越
    • 摘要: 基金项目:基金资助: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02075001),2018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年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2019年沈阳医学院教学改革课题.
    • 王瑾; 张巧耘; 陈惠清; 孙道远; 王超; 刘晓曼; 孙彦彦; 李霜; 余善法
    • 摘要: 目的 编制适用于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并检验其信度与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深度访谈、专家评议等形成初始量表条目池;分别于2018年7-10月、2019年8-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广东和湖北等10个省份,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制造业工人、医务人员、交通警察、空乘人员、交通运输业工人作为调查人群,以参与调查当日职业健康检查或机构内部体检的在岗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 981份(2018、2019年分别为3 703、17 278份).采用项目区分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对条目池进行筛选,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分别以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和ERI模式职业紧张为校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校标效度与聚合效度,同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信度.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取社会支持、组织与回报、要求与付出、自主性4个维度,共计17个条目,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06%,各条目因子载荷系数为0.447~0.918.验证性因素分析上述四个因子模型拟合度较好,拟合优度指数、比较拟合指数、近似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904、0.912和0.079.量表总分与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及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得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57~0.567,P值均<0.05).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72~0.896.结论 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评估工具.
    • 王瑾; 刘晓曼; 孙彦彦; 王超; 李霜; 余善法
    • 摘要: 目的 研制适用于我国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COSS)得分常模.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制造业高度聚集区域7个省会市20家制造业企业和全国东、中、西部地区4个省会市19家医院分别抽取制造业工人(10 316名)和医务人员(5031名)作为常模样本.通过问卷收集职业紧张相关信息,并建立不同人口学特征对象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T分值常模,同时采用正态分布法,以COSS总分的(x)+0.5s、(x)+s、(x)+1.5s作为职业紧张程度划分标准.结果 制造业工人、医务人员COSS总分分别为(45.48±8.16)、(45.71±8.46)分,P50对应的总分均为46,T分常模范围分别为(15~92)、(16~91)分.当制造业工人COSS总分<50、50~53、54~57、>57分时,医务人员COSS总分<50、50~54、55~58、>58分时,分别判定为无职业紧张和轻度、中度、重度职业紧张水平.结论 本常模符合我国国情及心理学测量要求,操作简便、易行,为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 孙瑞灿; 兰亚佳
    • 摘要: 目的 探索护理人员工作适配与职业紧张间的关联.方法 于2019年7至10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1所综合性医院及3所专科医院的1 46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一般资料及评价工作适配水平;采用抑郁-焦虑-紧张量表(DASS-21)评估职业紧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职业紧张与工作适配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工作适配与职业紧张的关联.结果 1 463名研究对象年龄为(31.8±7.2)岁,其中女性占92.3%(1 350名);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7.2%(690名);工作适配得分为(34.4±6.1)分.工作适配与职业紧张呈负相关(r =-0.47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低度适配相比,工作适配及适配类型(属性适配、需求供应适配、能力要求适配)的中、高度适配均对职业紧张具有保护作用[OR(95%CI)值分别为0.40(0.28~0.59)、0.16(0.10~0.24);0.32(0.22~0.47)、0.18 (0.11~0.20);0.33 (0.21~0.52)、0.18(0.11~0.30);0.59(0.37~0.95)、0.54(0.38~0.78)].结论 工作适配及适配类型(属性适配、需求供应适配、能力要求适配)与职业紧张均有关联.
    • 吴辉; 谷桂珍; 李富冉; 周文慧; 邵建中; 余善法
    • 摘要: 目的 探讨工作单调性和社会支持与每日紧张感的关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8年10月纳入某天然气田1 466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工作单调性、社会支持和每日紧张感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工作单调性、社会支持水平与每日紧张感的关联.结果 1 466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4.47±8.0)岁,工龄为(20.46±5.77)年,来自产销部、处理厂、分公司、维保部和应急中心分别有258名(17.6%)、173名(11.8%)、799名(54.5%)、120名(8.2%)、116名(7.9%);工作单调性高、低水平者分别有374名(25.5%)、1 092名(74.5%);社会支持高、中、低水平者分别有398名(27.1%)、648名(44.2%)、420名(28.6%);每日紧张感高、低水平者分别有464名(31.7%)、1 002名(6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工作单调性低水平者相比,高水平者每日紧张感的发生风险较高(OR=4.83,P<0.001);与社会支持高水平者相比,中、低水平者每日紧张感的发生风险较高(OR=1.25、2.24,P均<0.05).结论 工作单调性、社会支持与每日紧张感均有关联.
    • 余善法
    • 摘要: 职业紧张是工业化国家主要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欧洲、美国、日本等已经将其纳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控制范围,职业紧张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过去30年,我国在职业紧张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职业紧张理论研究、测量工具研制、研究内容和方法、法规与标准制定以及预防控制实践方面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本期重点号报道了适用于我国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以及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两个人群的量表评分常模研究,和积极心理学变量与职业紧张关系以及其在职业紧张与健康结局关系中作用的研究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