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03467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吉林省第二届临床细胞学学术会议等;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相关文献由50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琳、蔡丽萍、赵琴等。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3467 占比:99.95%

总计:303633篇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发文趋势图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研究学者

  • 王琳
  • 蔡丽萍
  • 赵琴
  • 黄品同
  • 丁苇
  • 何秋香
  • 刘泽红
  • 劳诗伟
  • 孙燕双
  • 崔银姬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金锋; 陈继繁; 金沛乐; 黄品同; 张超
    • 摘要: 目的测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GFNAC)过程中的甲状腺结节平均位移,应用机器学习辅助评价平均位移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45例,包括恶性结节84例,良性结节61例,记录结节的大小、位置、形态、回声、血流信号等超声特征,所有结节均行US-GFNAC,将记录的穿刺视频应用Free-XrosM后处理,测量穿刺过程中结节平均位移,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平均位移诊断结节良恶性的模型。随机抽取85%的病例作为训练集(99例)和验证集(25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余15%的病例(21例)作为测试集验证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平均位移诊断结节良恶性的效能。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大小、位置、回声、血流信号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的病例中,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8例炎性病变和21例皱缩结节的平均位移分别为(1.50±0.51)mm、(1.52±0.50)mm、(1.01±0.55)mm和(5.31±1.30)mm;8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平均位移为(3.10±1.12)mm。应用机器学习辅助评价US-GFNAC过程中结节平均位移鉴别其良恶性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在测试集中,其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75.0%,准确率为76.4%,曲线下面积为0.764。结论应用机器学习辅助评价US-GFNAC过程中结节平均位移是一个鉴别结节良恶性的有效指标,有望成为细胞病理学不明确结节的辅助定性指标。
    • 刘晓雪; 徐宁; 樊伟业
    • 摘要: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病理(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diagnosis, FNAC)联合检测穿刺针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measurement in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Tg)检测对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疑似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老年病人40例的临床资料,所以患者均接受FNAC病理学检查及FNA-Tg检测,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FNAC与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诊断价值。结果: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准确率为均显著高单独FNAC (P <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FNAC联合FNA-Tg检测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汪彩英; 张才智; 叶娟; 张苗; 林来红; 金霞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超声弹性成像(UE)、超声造影(CEUS)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3例,根据术后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n=83)和未转移组(n=70)。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TI-RADS、UE、CEUS、FNAC检查。比较TI-RADS、UE、CEUS、FNAC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单独应用TI-RADS、UE、CEUS、FNAC相比,联合应用后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显著升高(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PSV、RI、淋巴结内囊性变、包膜被累及程度、弹性评分、内部增强均匀及FNA-Tg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发现其有较高的检验效能。结论TI-RADS、UE、CEUS、FNAC联合应用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较高。
    • 汪冠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01-2020-06间于西平县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FNAC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158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共发现258个结节.除9个(3.49%)结节因取材不满意无法判读外,术前FNAC与术后病理学检查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7.77%,恶性结节为88.23%.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FNAC诊断的敏感度为88.24%,特异性为97.77%,总符合率为96.51%.结论 术前超声引导FNAC,可明确甲状腺结节的病理学类型,而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但需严格选择FNAC的适应证、熟练掌握FNAC的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判读水平,以利于取得满意的标本和准确的诊断结果,为甲状腺结节精准个体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梅艳; 王乔; 武鸿文; 徐蓉生; 赵力威
    • 摘要: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检测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清扫术治疗的87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共筛查出124枚可疑淋巴结,其中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转移性淋巴结76枚(转移淋巴结组),非转移性淋巴结48枚(非转移淋巴结组).所有患者均行FNA-C、FNA-Tg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FNA-C、FNA-Tg、FNA-C联合FNA-Tg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 转移淋巴结组FNA-Tg浓度为(232.45±41.32)μg/L,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组的(14.67±3.2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A-C联合FNA-Tg诊断的灵敏度为96.05%,准确度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93.62%,均高于FNA-C的76.32%、83.87%、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A-C联合FNA-Tg诊断的灵敏度高于FN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A-C联合FNA-Tg检查有助于提高DTC侧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
    • 高光
    • 摘要: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应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术中冰冻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择取北京市仁和医院21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所选患者术前均实施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均实施冰冻检查,术后实施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术中冰冻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21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194例恶性,22例良性;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190例恶性,26例良性,其中180例真阳性,12例真阴性,14例假阴性,10例假阳性.经术中冰冻检查发现,192例恶性,24例良性,其中188例真阳性,18例真阴性,6例假阴性,4例假阳性.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术中冰冻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误诊率低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也高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P<0.05.结论: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相比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冰冻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误诊率更低,诊断价值更为显著.
    • 胡剑秋; 黄钰清; 陈祥慧; 刘有; 任秀昀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简称"穿刺手感")及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9至2020-01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超声诊断科进行超声检查、CEUS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手感患者312例(312个结节),每个结节在穿刺过程中均记录穿刺手感,最终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特征曲线(ROC)评价CEUS、穿刺手感和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效果.结果 312例中共有良性结节116个,196个诊断为PTC.穿刺手感联合CEUS的准确率(97.450%)高于单独使用CEUS(87.244%)或穿刺手感(63.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和穿刺手感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ROC曲线下面积(0.767)大于单独使用超声造影(0.734)及穿刺手感(0.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EUS与穿刺手感在诊断PTC 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联合穿刺手感对PTC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单一使用超声造影或穿刺手感.
    • 张倩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细针穿刺活检(FNAB)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1荥阳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术前均常规行甲状腺超声扫查及超声引导FNAB.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引导FNAC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果.结果 本组112例患者术前超声扫查共发现188个结节.除6个(3.19%)结节因取材质量不佳未予诊断外,182个结节术前FNAC与术后病理学检查良性结节诊断的符合率为98.15%(159/162),恶性结节为88.46%(23/26).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前FNAC鉴别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2.30%(24/26),特异性为96.91%(157/162),准确率为96.81%(182/188).阳性预测值为83.33%(25/30),阴性预测值为99.37%(157/158).结论 作为微创诊断技术,超声引导FNAB,有助于确定甲状腺结节的病理性质和为医患选择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掌握好FNAB的指征和穿刺技巧、保证取材的质和量,以及FNAB的准确判读,是提高FNAB效果的三大关键.
    • 张波; 马姣姣
    • 摘要: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非常有效的手段,国内外指南对多发结节的FNAC指征只达成了少数共识,而实际工作中如何对多发结节进行FNAC决策,尚存在许多困惑:包括如何从甲状腺多发结节中筛选出具有FNAC指征的结节?多个结节具有FNAC指征,如何选择?多个结节FNAC后,是否均需要基因检测?FNAC与超声风险结果不一致时,如何进行下一步方案选择?当FNAC诊断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时,如何进行决策?该文结合文献与国内实际情况,对甲状腺多发结节FNAC指征的把握及相应策略进行探讨.
    • 董文达; 劳诗伟
    • 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CEUS)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手术治疗且病理学检查的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患者90例(95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EUS、FNA以及CEUS联合FNA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方法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结果 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CEUS的灵敏度为83.72%(36/43),特异度为88.46%(46/52);FNA的灵敏度为81.40%(35/43),特异度为96.15%(50/52);CEUS 联合 FNA 的灵敏度为93.02%(40/43),特异度为98.08%(51/52)CEUS 联合 FNA 的准确率为95.79%(91/95),高于 CEUS(86.32%,82/95)和 FNA(89.47%,82/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CEUS联合FNA提高了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恶性结节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