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家
细菌学家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专利文献15201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新闻知识、今日科苑、百科知识等;
细菌学家的相关文献由13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浅予、余凤高、周开亿等。
细菌学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201篇
占比:99.06%
总计:15346篇
细菌学家
-研究学者
- 李浅予
- 余凤高
- 周开亿
- 杨锋
- 游晓萍
- 王丽
- 贞亦
- 贺耀宗
- 雷素范
- Melanie Weber
- P.Raibaud
- R.Ducluzeau
- Vitamin
- 丁小波
- 下下(摘)
- 乔彦良
- 亢继俊
- 代佳
- 侯建国
- 俞寿铭
- 冯皓(插图)
- 刘义明
- 刘保全
- 刘小媛
- 刘暌
- 刘爽
- 卫婷婷
- 只达石
- 叶华春
- 叶竹溪
- 吕美春
- 吴兴人
- 吴天威
- 吴诚
- 周年昌
- 周贻谋
- 契诃夫
- 姗迟
- 姜岳明
- 姜波
- 宫冠宇
- 小晓
- 小鹦
- 尹杰
- 巩衍杞
- 廖力
- 张向阳
- 张小平
- 张慰丰
- 张森凤
-
-
卫婷婷
-
-
摘要:
天然产物是大自然给人类独一无二的馈赠,它是指动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由于其复杂的骨架结构和良好的药用价值,吸引着科学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及化学合成。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的青霉素,并因此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成为天然产物应用于临床研究的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药物的新时代。
-
-
郑波
-
-
摘要: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1942年开始,青霉素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此后,随着包括青霉素在内的抗细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等各种抗微生物药物进人临床,人类有了抵抗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强大武器。
-
-
Melanie Weber
-
-
摘要:
过去,寻找活性成分(API)通常基于偶然。幸运的巧合与机智的推理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发现。例如,1928年,一个被人遗忘的培养皿促使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这种抗生素至今仍被用于对抗细菌感染。每一种药物的核心成分都是活性成分。换言之,在人体内真正起到治疗或缓解作用的正是这种分子化合物。
-
-
-
-
摘要:
“奎主文昌,奎主武库,聚天下英才教育之,是为聚奎。”一所拥有151年悠久历史的学校,一所本身就是国家AAA级景区的学校,一所曾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名字的学校,一所众多革命先驱和大家曾驻足的学校,一所走出了多位院士巨擘的学校……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成长。民主、爱国情结是聚奎师生所显现的“教育特质”,包括爱国、进步、科学、全面发展,以及对每一个个体的平等尊重。接受学校新思潮、新知识洗礼,拥有爱国情结,学校先后走出了辛亥革命烈士卞小吾、爱国诗人吴芳吉、农学家程绍迥、气象学家徐近之、细菌学家陈文贵、心脏病专家邓庆曾、经济学家樊弘、教育家颜实甫,以及为党挣取了巨额财富的“红色掌柜”肖林、两弹元勋周光召、中国女排冠军教练邓若曾等一大批爱国仁人志士。
-
-
张向阳;
亢继俊;
张靖菊;
刘义明;
陈孝杰;
李秀波
-
-
摘要:
抗生素的发现与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实验室的2次意外发现开启了抗生素治疗感染的新篇章。但是由于不规范使用甚至滥用,药物残留和耐药菌株的广泛传播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科研人员已经意识到做好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在细菌间水平转移的重要性。
-
-
-
-
摘要:
"永远不要说你没有时间,你每天所拥有的时间和海伦·凯勒、路易·巴斯德[法国化学家、细菌学家]、米开朗基罗、特雷莎修女、达芬奇、托马斯·杰斐逊以及爱因斯坦这些人一样多。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不要懒惰,要成为史诗般的英雄,现在就去做吧。"
-
-
曹元成
-
-
摘要:
冰箱里的食品安全吗家庭使用的电冰箱内的温度一般在零下30°C至10°C的范围内,虽可抑制多数细菌的活动,但仍有一部分喜欢在低温条件下活动的细菌存在于各类食品上。细菌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取一杯每毫升内放入5000万个伤寒杆菌的雪糕冷冻在冰箱内,5天后取出一检査,结果每毫升内伤寒杆菌的存活数为1000万个,继续冷冻20天后,每毫升存活的伤寒杆菌数为200多万个,60天后有60万个。此后一直冷冻到两年又四个月,这时每毫升内存活的伤寒杆菌还足有6000多个。
-
-
-
-
黄昉苨
-
-
摘要:
恐怕没几个医学家会面对这样的抉择:心爱的女儿重病垂危,自己是这一领域的顶尖研究者。然而,父亲也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这世界上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女儿的链球菌感染……这是20世纪30年代病理学家、细菌学家格哈德·多马克所遭遇的难题。就在不久前,人类世界普遍的观念还认为,小孩儿没长成时,不能算是家庭成员——有太多的变故能使之突然蒙上帝召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