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纠正引起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证(entral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OSAHS)或其加重的基础疾病,如去除鼻腔阻塞和治疗鼻咽部疾病,服用甲状腺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纤维鼻咽喉镜对OSAHS患者睡眠状态下上气道的阻塞部位进行定位,并探讨上述两种种方法对阻塞检测定位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对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的13例OSAHS患者应用超快速MRI在睡眠状态下对其上气道进行了矢状位和轴位扫描动态观察,对患者软腭后区(retropalatal region,RP)、舌后区(retroglossal region,RG)和会厌区(epiglottal region,EPG)的上气道阻塞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另外对其中的8例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了纤维鼻咽喉镜检查.rn 结果:病40岁以上男性多见,女性多见于绝经后,病情较男性为轻,少数病人可有家族史.MRI检查13例患者,发现仅有RP区阻塞者3例,仅有RG区阻塞者2例(均为悬雍型腭咽成形术后患者), 另外8例患者同时有RP和RG区阻塞.6例患者进行睡眠状态下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者,除1例外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相符合.rn 结论:睡眠状态下MRI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能够对上呼吸道的阻塞进行检测定位,对确定治疗措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手术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中以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应用最为广泛, 它可使口咽面积扩大,打鼾消失.但据大量文献报道UPPP术后6个月以上统计有效率仅为50%左右.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数OSAHS患者的上气道存在多平面的阻塞位以及造成局部阻塞的解剖因素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价值.研究证实,清醒状态下各项检查不能判断OSAHS患者睡眠状态下的阻塞部位.所以许多学者对OSAHS患者睡眠状态下上气道阻塞部位进行了研究,主要方法有:磁共振成象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及上气道及食管测压、CT扫描、X线荧光透视动态观察等.常规MRI扫描一般耗时长,无法动态观察上气道阻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