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图像处理
红外图像处理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387348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燕山大学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会议暨首届全国省(市)级图象图形学会联合年会、第十九届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等;红外图像处理的相关文献由396位作者贡献,包括字崇德、蔡李靖、陈林森等。
红外图像处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87348篇
占比:99.99%
总计:1387436篇
红外图像处理
-研究学者
- 字崇德
- 蔡李靖
- 陈林森
- 刘宏利
- 李季
- 董克建
- 邵磊
- 郭宝柱
- 陈小奇
- 万珍平
- 任添翼
- 何弘
- 余徽
- 刘宝龙
- 刘智浩
- 刘波
- 吕慧
- 吴丽莹
- 吴敏
- 周慧鑫
- 孔庆凯
- 孙士保
- 孟志强
- 宁志宇
- 岳松
- 康令州
- 廖承斌
- 张健
- 张天序
- 张宾
- 张德思
- 张志勇
- 张智杰
- 张洪涛
- 张烨
- 张辉
- 徐腊梅
- 曹卫华
- 曹雯
- 权五云
- 李建伟
- 李春爱
- 李晨阳
- 李潇
- 杨旭东
- 桑红石
- 梁巢兵
- 梁林生
- 江和平
- 潘丽桦
-
-
杨炎龙;
徐超
-
-
摘要:
重建人体体表三维温度场能够为包括诊断在内的多项人体医学分析提供可靠数据。由于红外成像具有温度测量精度低、成像分辨率不足以及显示效果较差等缺陷,导致重建的目标三维温度场的可靠性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针对人体体表的三维温度场的融合重建方法。即首先采用黑体测温标定的方法,对红外热像仪的测温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其次对红外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之后进行超分辨率处理,使红外图像在空间分辨率上匹配三维数据;最后在数据融合阶段,基于不同图像中提取到的靶标特征点对应空间中相同位置的事实,对标定得到的系统结构参数进行误差修正。实验表明,该方法使三维温度场的测温精度达到0.26°C以下,温度场的三维分布结果得到提升,显示效果也得到了增强。
-
-
郑权
-
-
摘要:
传统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在对变电站电气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时,容易受人工主观意识的影响而降低检测准确度,影响检测工作效率,因此研究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的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检测方法。获取电气设备特征图像,识别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图像目标;采用二维Otsu阈值方法对目标图像进行分割;再通过红外图像来检测设备故障情况。使用红外图像处理的方法进行检测时,准确率最高可以达到90%,说明所提方法对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
-
-
杨德振;
李凯峰;
蔡佳一;
喻松林;
李万崇
-
-
摘要:
随着国内政策与资源的倾斜,国产化芯片取得长足进步,但核心器件与高端芯片仍需在探索与应用中发展。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信号处理与数据传输的通用芯片需要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因国产红外探测器存在盲元、闪元等无效像元,使盲闪元剔除成为红外机芯必要的图像处理算法。因此采用国产化的FPGA进行基于时空滤波的红外盲闪元实时检测算法的移植,对FPGA进行逻辑优化和时序约束,并通过片上RAM和片外DDR3分别进行数据缓存。经算法移植,红外图像缺陷像元被有效抑制,盲闪元率从5‰降为0.73‰,验证了在国产FPGA上实现算法移植的可行性,对促进我国自主可控的核心芯片的工程应用与推广具有深远意义。
-
-
陈少毅;
汤心溢;
王健;
黄静思;
李争
-
-
摘要: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取得了很大成功,显著超越了传统算法,在很多场景下甚至可以和人类相媲美。不同于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可以在黑暗环境下识别物体,可以用于安防和无人驾驶等领域。本文提出了面向嵌入式设备的轻量级目标检测算法,并采用赛灵思的Ultrascale+MPSoC ZU3EG FPGA加速并部署该算法。加速器运行在350 MHz的时钟频率下,吞吐量达到了551 FPS,功耗仅有8.4 W。在准确率方面,该算法在FLIR数据集下IoU指标达到了73.6%。在性能方面,相比于之前相同逻辑资源下性能最好的硬件加速器Ultranet,该加速器设计将吞吐量提高了2.59倍,功耗降低了2.04倍,降低至原来的49.02%。
-
-
高美静;
彭春阳;
李时雨;
张博智;
祖振龙
-
-
摘要:
红外成像技术一直是光电子领域的热点课题,由于受红外自身成像特点、红外探测器件工艺限制及成像环境的影响,导致红外图像噪声大、对比度低,造成红外图像待测目标模糊、图像信噪比较低、无法有效识别目标等问题.同时,传统红外图像处理系统往往无法在提升红外视频图像质量的同时兼顾图像处理速度.因此为提升硬件条件下的红外图像质量和图像处理速度,本文采用FPGA作为红外图像处理系统核心处理器,搭建集图像采集、视频解码、数据缓存及显示等功能的红外图像成像系统,并基于该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红外图像处理算法提升红外图像质量,包括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伽马变换与直方图均衡化组合算法以及改进的伪彩色变换算法.仿真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红外图像处理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红外成像质量并保持红外图像的处理速度,提升了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
-
-
王通;
朱士虎
-
-
摘要:
本文针对石油的易蒸发性、易泄漏、扩散、积聚性等方面,从当前石油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现状出发,根据红外热成像测温的技术特点,探究应用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对石油储存和运输中的监控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的科学路径,提升石油存储的安全性,达到石油储存安全效果。
-
-
-
-
赖睿;
官俊涛;
徐昆然;
熊皑;
杨银堂
-
-
摘要:
针对现有场景自适应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存在的图像过平滑和非均匀性残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残差学习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该方法将多尺度特征提取单元所获取的特征进行融合,并运用残差学习策略解决深度神经网络的过拟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平均峰值信噪比上较传统的场景自适应校正方法有近5dB的提升,主观视觉效果也更加清晰锐利.%Traditional scene adaptiv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methods generally suffer from the over smooth and residual nonuniformity in the corrected results.In view of this,a cascade residual learning based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method is presented.This method uses the multiscale feature extraction unit to fuse the extracted features and employs the residual learning strategy to deal with the overfitting problem.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yields nearly 5dB improvement in the average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a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cene adaptive correction methods.Moreover, its visual effects are clearer and sharper.
-
-
-
-
葛成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范国滨;
梁正
- 《二〇〇六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的、易于工程实现的红外图像处理算法仿真技术.利用Matlab及Simulink这一强大的科学计算和仿真工具,快速地建立针对红外图像处理的仿真平台,并针对教练机的红外视频图像进行了图像滤波及边缘检测算法联合图像处理算法的仿真研究.验证了基于Simulink的红外图像处理算法相对于VisualC++编程语言的实用性、快速性,为今后快速建立针对红外目标图像的实时处理平台打下了基础。
-
-
-
-
鞠红娥
- 《第五届全国夜视技术交流会暨2005年全国瞬态光学与光电子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文中详细地分析了在红外图像处理中,针对不同系统对应的不同类型目标(点源目标、面源目标、运动目标、非运动目标等)应采用的对应的非均匀性校正(NUC)方法.提供了几种坏元的检测、替代方法(BPR),针对复杂坏元处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保证红外图像预处理电路的小型化设计.在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和坏元处理的具体电路设计中提出了将FPGA硬件算法和DSP软件算法相结合的电路实现方式。
-
-
-
胡谋法;
陈尚锋;
肖山竹;
张志勇
- 《第十五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针对低能见度下红外图像背景复杂、目标对比度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感兴趣区提取和区域生长的红外机场区域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Wiener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削弱图像的背景杂波并增强机场区域的信噪比;然后,利用机场区域和背景的灰度分布特性的差异,在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双阈值分割和自适应局部极差阚值分割相融合的方法实现机场区域的初步分割;其次,利用机场区域的形状约束和长宽比特征,采用形态学处理和连通域标记实现感兴趣区域的提取;最后利用有限约束的区域生长实现机场区域的识别。该方法结合了感兴趣区域提取和区域生长的优势,能够以较少的计算代价实现机场区域较完整的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识别机场区域。
-
-
胡谋法;
陈尚锋;
肖山竹;
张志勇
- 《第十五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针对低能见度下红外图像背景复杂、目标对比度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感兴趣区提取和区域生长的红外机场区域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Wiener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削弱图像的背景杂波并增强机场区域的信噪比;然后,利用机场区域和背景的灰度分布特性的差异,在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双阈值分割和自适应局部极差阚值分割相融合的方法实现机场区域的初步分割;其次,利用机场区域的形状约束和长宽比特征,采用形态学处理和连通域标记实现感兴趣区域的提取;最后利用有限约束的区域生长实现机场区域的识别。该方法结合了感兴趣区域提取和区域生长的优势,能够以较少的计算代价实现机场区域较完整的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识别机场区域。
-
-
胡谋法;
陈尚锋;
肖山竹;
张志勇
- 《第十五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针对低能见度下红外图像背景复杂、目标对比度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感兴趣区提取和区域生长的红外机场区域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Wiener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削弱图像的背景杂波并增强机场区域的信噪比;然后,利用机场区域和背景的灰度分布特性的差异,在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双阈值分割和自适应局部极差阚值分割相融合的方法实现机场区域的初步分割;其次,利用机场区域的形状约束和长宽比特征,采用形态学处理和连通域标记实现感兴趣区域的提取;最后利用有限约束的区域生长实现机场区域的识别。该方法结合了感兴趣区域提取和区域生长的优势,能够以较少的计算代价实现机场区域较完整的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识别机场区域。
-
-
胡谋法;
陈尚锋;
肖山竹;
张志勇
- 《第十五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针对低能见度下红外图像背景复杂、目标对比度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感兴趣区提取和区域生长的红外机场区域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Wiener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削弱图像的背景杂波并增强机场区域的信噪比;然后,利用机场区域和背景的灰度分布特性的差异,在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双阈值分割和自适应局部极差阚值分割相融合的方法实现机场区域的初步分割;其次,利用机场区域的形状约束和长宽比特征,采用形态学处理和连通域标记实现感兴趣区域的提取;最后利用有限约束的区域生长实现机场区域的识别。该方法结合了感兴趣区域提取和区域生长的优势,能够以较少的计算代价实现机场区域较完整的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识别机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