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系统性护理

系统性护理

系统性护理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55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219318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医药前沿、中国医药指南、当代医药论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等;系统性护理的相关文献由79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艳、于淑慧、余娟等。

系统性护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3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19318 占比:99.99%

总计:4219873篇

系统性护理—发文趋势图

系统性护理

-研究学者

  • 王艳
  • 于淑慧
  • 余娟
  • 刘清梅
  • 刘煜清
  • 刘莹
  • 吉莉莉
  • 唐雯
  • 奚子茜
  • 姚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李
    • 摘要: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缓解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采用Piper疲乏调查量表对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进行比较,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采用自制《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采用自制焦虑量表以及自制抑郁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Piper疲乏调查量表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iper评分及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评焦虑量表及自评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其睡眠质量,同时还能增强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
    • 王学琴
    • 摘要: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20例为受试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例.研究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排尿功能指标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排尿顺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膀胱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赵玉洁
    •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东营市中医院精神卫生康复科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利用汉密斯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BMI及血糖情况,血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HAMA)、抑郁(M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MI及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疗护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刘秀娟; 张婷; 姚敏
    •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颜面部烧伤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系统性护理)各47例,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干预完成后的疗效,住院情况,干预前、干预完成后的负性心理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部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完成后,两组抑SDS、SAS、屈服及回避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应对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颜面部烧伤患者负性心理,改善其应对方式,抑制其口周瘢痕增生,进而可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缩短其住院时间,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厉彦萍
    • 摘要: 目的研究将期待疗法应用于前置胎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前置胎盘病例102例,依据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51)、观察组(n=51),对全部患者均借助期待疗法进行治疗,同时,对照组施予常规性护理,而观察组施予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失血总量、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1)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是3.92%,较对照组的17.65%低,P<0.05。2)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高,但观察组失血总量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期待疗法联合系统性护理应用到前置胎盘患者中,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 王龙
    •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异常分娩产妇7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35例,采用系统性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新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SAS)、抑郁(SDS)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效果理想。
    • 刘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性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其对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甲乳疝外科诊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分为常规组(30例)和干预组(40例),常规组接受系统性围术期护理,干预组接受系统性围术期护理+微信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就医舒适度[简化版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性生活[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情况及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干预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GCQ总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FSFI量表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性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
    • 张妍
    •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于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疾病相关症状表现消失时间、肺功能、住院时长、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疾病复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肺功能相关指标数值水平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价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患儿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及肺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方玲; 邓梦茹
    • 摘要: 目的探讨压力接种训练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江苏省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2组患者均由同组医师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系统性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压力接种训练干预。分析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对比2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观察组均更早(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4%,较对照组的12.31%更低(P<0.05)。观察组的科室满意率、护理满意率及护患沟通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7 d,2组的SAS及SD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的同时开展压力接种训练,有助于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满意率和改善其心理状态。
    • 刘莹; 汪文利
    •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作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9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关节功能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关节功能各方面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在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