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料蔗
糖料蔗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经济、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886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广西农业机械化、中国糖料、广西农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微灌大会、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广西甘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交流会等;糖料蔗的相关文献由40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新建、罗维钢、吴卫熊等。
糖料蔗
-研究学者
- 李新建
- 罗维钢
- 吴卫熊
- 梁梅英
- 廖婷
- 粟世华
- 赵海雄
- 黄凯
- 唐建军
- 李文斌
- 莫凡
- 张洪平
- 胡朝晖
- 郭攀
- 黄忠华
- 丘维清
- 伍慧锋
- 冯广
- 区惠平
- 吴昌智
- 周柳强
- 廖庆英
- 张振华
- 彭嘉宇
- 李继春
- 潘伟
- 王小明
- 王梅
- 经波
- 贺雨晴
- 郭晋川
- 雷承宝
- 马文清
- 黄金生
- 黎应和
- 丁璨
- 丘立杭
- 何洪良
- 关群
- 史良胜
- 吴建强
- 吴建明
- 吴琴斯
- 周云鹏
- 周博
- 周忠凤
- 周慧文
- 周祥
- 唐利球
- 姚瑶
-
-
王嘉红;
黄文华;
李绍伟;
岩宝
-
-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新品种试验示范所得到数据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甘蔗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勐海县糖料蔗生产存在蔗区难以巩固、分散经营、基础设施差、劳动力紧张、农用物资上涨等问题,通过与其它甘蔗产区的对比分析,充分认识到勐海县甘蔗生产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推广应用甘蔗生产“四项技术”、扶持规模化发展、推广全程机械化、推广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国家糖料蔗生产相关政策法规等建议和对策。
-
-
-
-
摘要:
糖业是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域范围内共有13个设区市73个县(市、区)种植糖料蔗,有制糖企业集团10家,在册糖厂84间。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食糖产量稳定在600万吨以上,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17年占全国的60%左右。
-
-
贺雨晴;
王国波;
经波
-
-
摘要:
为探究广西“双高”基地糖料蔗自茎伸长期至工艺成熟期NDVI时序变化规律,以及糖料蔗不同生长阶段的卫星遥感影像对监督分类的影响,文章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及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评判依据,以国产高分二号(GF-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双高”基地范围作为数据基础,通过逐月随机抽取糖料蔗NDVI值研究其样本点数值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生长阶段分类精度。经研究,得出糖料蔗样本的NDVI值在近工艺成熟期(11月)趋于正态分布,其余月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斜,且糖料蔗生长成熟反而导致其基于像元的监督分类精度下降。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糖料蔗生长期NDVI时间序列库,为糖料蔗长势快速检测以及糖料蔗估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助力广西糖业信息化发展。
-
-
-
-
摘要:
一、稳定糖料蔗生产扎实抓好榨季生产各项工作,2021/2022年榨季确保完成入榨量4830万吨;2022/2023年榨季计划完成入榨量5071.5万吨、增长5%,力争完成5095.7万吨、增长5.5%。二、进一步深化订单农业改革加强订单合同履约监管,切实维护好糖料蔗购销市场秩序,做好2022/2023年榨季糖料蔗订单合同签订、审核、备案等工作。实施好2022年广西糖料蔗种植地块数据精化处理项目,进一步完善广西糖料蔗订单农业服务云平台,提升订单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
-
杨绍良;
李惠民
-
-
摘要:
人勤春来早。开春之际,作者走进素有“桂中粮仓”之称的象州县,在大乐镇大棚蔬菜基地、新大陆田园综合体、“双高”糖料蔗基地等,随处可见充满现代农业气息的生产画面——砂糖橘刚刚收罢,几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开始备战春耕;大棚蔬菜基地里的菜瓜被调运至全区各蔬菜市场;田园综合体的高密度养殖池中鲈鱼肥美,养鱼尾水灌溉果地、菜地。
-
-
李晟
-
-
摘要:
2021年12月15日上午,全区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会在鹿寨县召开。现场会上举办了广西糖料蔗机收减损降杂技能大比武,来自9个甘蔗生产市县10名机手参加比武,最后河池市、贵港市、钦州市代表队胜出,位列前三名。智慧农机引领糖业向现代化发展。会上,无人驾驶的小型智能甘蔗联合收获机、全电控混合动力的微型智能甘蔗联合收获机、智能打捆机惊艳亮相,众多智能新型农业机械的现场作业演示。
-
-
关群
-
-
摘要:
为贯彻国家关于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和相关部委对广西关于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特别是突破机收薄弱环节的工作要求,改革推进甘蔗机收工作,12月1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办,柳州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鹿寨县人民政府、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鹿寨县鑫鹿农机合作社协办的“2021年广西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会”在柳州市鹿寨县召开。活动期间同步举办了“2021年糖料蔗机收减损降杂技能大比武”活动。
-
-
娄永明;
李富生
-
-
摘要:
耿马县甘蔗种植基础设施滞后,制糖企业原料需求缺口大,机械化生产落后,种植规模小且散,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甘蔗品种矮化、退化严重,病虫害防控力度弱,蔗糖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低。围绕“稳住县内面积,拓展境外规模”的思路,构建多元化原料供应格局,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大力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种植“双高”甘蔗新品种和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以“建链、补链、强链”的方式,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
关群
-
-
摘要:
2021年12月16日,2021年广西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会在柳州市召开,同步举办“2021年糖料蔗机收减损降杂技能大比武”活动。凯斯A4000甘蔗收获机在糖料蔗机收减损降杂技能大比武环节中,凭借其优良的作业效率和低含杂率,获得了专家和用户的认可。
-
-
-
-
摘要:
2021年广西财政厅筹措资金38亿元,重点支持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糖企技术升级改造、甘蔗农机购置补贴、地方储备糖管理和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等,支持糖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17年占全国的60%左右,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1115万亩,开榨糖厂79家,糖料蔗入榨量4921万吨,同比增长7.47%;产糖量628.79万吨.
-
-
韦道鞍
- 《广西甘蔗学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为探讨甘蔗在樟木乡开展“双高”糖料蔗建设种植所需要的各种氮、磷、钾肥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最终分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的可行性.2015年在樟木乡大旗村韦村屯村前垌内的旱地实施甘蔗“双高”糖料蔗建设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喷施农药和田间管理相同的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区产量虽然低,但从投资成本和产出分析:测土配方施肥投入4204.95元/hm2,产出为42600元/hm2;农民习惯常规施肥化肥投资6000元/hm2、农家肥5000元/hm2、花生粰1350元/hm2,3项合计12350元/hm2,产出为47280元/hm2,经计算测土配方施肥比农民常规施肥实际增收3465.05元/hm2.说明测土配方施肥是科学合理的,可以大面积在甘蔗“双高”糖料蔗生产上推广应用.
-
-
廖婷
- 《广西甘蔗学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实现水肥同步控制的农业新技术,是当前双高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的最佳灌溉技术,它通过一整套灌溉系统将水肥有效地输入到甘蔗根部,让甘蔗能第一时间吸收到养分.本文将对滴溉模式下糖料蔗的水肥一体化效益进行相关研究.
-
-
-
LI Xinjian;
李新建;
LUO Weigang;
罗维钢;
MO Fan;
莫凡
- 《第九届全国微灌大会》
| 2015年
-
摘要:
研究旱坡地不同灌溉方式下糖料蔗耗水动态变化及水分生产效率,为探讨适合丘陵干旱地区糖料蔗生长的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滴灌、微喷灌、涌泉灌、沟灌4种灌溉处理,测量不同灌溉方式下地表径流量、土壤含水量以及糖料蔗耗水量、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结果发现:1、滴灌灌水集中,蔗蔸附近土壤含水量较高;微喷灌灌水较均匀,喷洒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差别不大;涌泉灌支管喷水距离较远,沟灌灌水面积大,二者蔗沟内土壤含水量均较高.2、滴灌叶面蒸腾量最高,但棵间蒸发量较低,其耗水量也低于其他处理;沟灌叶面蒸腾量最低,但棵间蒸发量最高,其耗水量也最高于其他处理.3、滴灌糖料蔗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微喷灌次之,沟灌最低.可见,在旱坡地采用滴灌技术可有效降低糖料蔗耗水量,提高蔗茎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
-
-
王伦旺;
杨荣仲;
汪淼;
韦锦益;
何为中;
李翔
-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
| 2008年
-
摘要:
为弄清国外引进品种B9在广西不同用途下的种性、生产性和经济性表现.分别以广西地区牧草主栽品种桂牧1号象草(GM1),糖料蔗主栽品种ROC16、ROC22和糖能兼用品种GT22为对照,对甘蔗品种B9分别进行饲料蔗、糖能兼用蔗不同类型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B9在广西地区既可作糖料蔗,也可作饲料蔗栽培,还可作酒精能源蔗栽培。其中又以作饲料蔗栽培获得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好,但不及GM1。B9作饲料蔗栽培时具有鲜草产量高,发株能力和分蘖能力强,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含量高,茎叶比低,适口性好,青饲奶牛的产奶量接近GM1号等特点,可作为粗饲料的补充在广西推广种植;其次B9作能源蔗栽培也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蔗汁直接用于发酵燃料酒精,每公顷酒精产量达到13.12吨,分别比ROC16、ROC22和GT22增产17.4%-37.8%,每公顷纤维产量17.4吨,比三个对照增产3.15-4.53吨;作糖料蔗栽培的效益比饲料蔗、能源蔗低,但与ROC22和ROC16比具有单位面积蔗产量、糖产量比较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高。宿根能力强,适应性广,抗旱抗寒能力强等特性。在明确B9种性表现的基础上,为其在广西推广应用和进行多用途甘蔗育种提供参考。
-
-
林影;
钟健;
张江华;
刘炳清
-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 2006年
-
摘要:
蔗糖业是广西经济建设的优势产业.自1988年国务院把广西作为全国重点糖业生产基地开发建设以来,广西蔗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我国的优势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全国食糖供求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稳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同时,蔗糖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广西工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广西蔗糖业生产又取得了跨越性发展.本文内容包括: 1 "十五"期间蔗糖生产发展的主要成绩 2 稳定发展糖料蔗生产的主要经验和措施 3 糖料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十一五"糖料蔗发展布局和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