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科研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89165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才智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八届中国仓储物流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6次年会、第十一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等;科研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由12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伟、苏俊宏、赵莎莎等。

科研评价体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9165 占比:99.90%

总计:89258篇

科研评价体系—发文趋势图

科研评价体系

-研究学者

  • 李伟
  • 苏俊宏
  • 赵莎莎
  • 巩莹莹
  • 汪静
  • 解景田
  • 郭胜伟
  • 黄永胜
  • ZHAO Sha-sha
  • 严建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琦
    • 摘要: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对教师发展、学科建设、高校管理等各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体系设计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本文通过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梳理,深入分析其背后的不足之处与潜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优化方向,以促进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 席宁
    • 摘要: 全方位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及综合素养,对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科研工作上关注不足,科研人才较为匮乏,在科研水平上存在不足和缺陷,致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工作无法顺利地向前推进。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展开科研评价体系的深入改革,促使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全面提升,这也成为相关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构建科研评价体系的意义,分析了辽宁省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和完善策略。
    • 龚一峰
    • 摘要: 现阶段,规模发展转变为质量发展,逐渐成为高校科研发展的重心和关键,能够确保高校科研成果契合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提升高校科研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是确保高校科研“质量发展”的抓手,是推动我国高校科研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然而在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地方高校明确传统科研评价体系的问题及质量发展的内涵,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秩序的角度出发,提高评价体系构建的质量,以此促进并推动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 韩慧仙; 曹显利
    • 摘要: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依据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标准,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进程,转变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评价理念,采用教师发展原则、应用导向原则、分类评价原则与综合评价原则,构建教师科研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以学校为主、多方参与的评价主体及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评价方法,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合理设计评价指标与评价权重,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内容,使科研评价指标逐步合理化,科研评价制度逐步健全化,从而切实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 韩兵; 王欣; 胡方洁
    • 摘要: 科研评价体系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校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围绕新形势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建设,充分结合学校科研评价现状及改革需求,提出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对策,以此激发教师科研创新行为、营造良好科研创新环境,最终提升学校科研管理效率以及整体科研创新能力。
    • 邱均平; 张裕晨; 周子番
    • 摘要: 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目前,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着"SCI至上化"、量化考核泛化、同行评审形式化、评价导向行政化、学术研究功利化等评价失衡问题.在破除"SCI至上"等科研评价顽疾背景下,科研评价体系重构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科研管理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重构科研评价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八大辩证关系:管理评价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工具性与目的性的关系、分类评价与统一评价的关系、评价理论与评价实践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文评价与评价的关系、元评价与评价的关系.这些思考有助于更加理性、辩证地认识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全面地把握科研评价的科学内涵、要素、原则、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科研评价实践活动.建议运用评价学理论指导科研评价实践,区分管理评价与学术评价,坚持分类导向、综合导向、质量导向,围绕评价目的合理使用论文指标以开展科学评价,重构科学合理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研评价体系.
    • 刘凤芹; 赵旭; 李晓东
    • 摘要: 科研评价是对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科研评价的具体实施和有效进行常常备受争议.只有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与引导科研人员调整工作方向,从事有价值的科研活动.该文重点阐述了现行科研评价面临的问题、科研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有效实施科研评价的对策,为科研人才评价和科研机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李伟; 闫广芬
    • 摘要: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依次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完善期,其间呈现规模化、服务化、规范化、内涵化的基本特征,即构建了层次类型丰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以职业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面对新时代、新技术、新要求,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供给能力尚未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进一步深化,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力不足,科研训练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预期等问题.未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当扩大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聚焦岗位,对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强化协同,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分类评价,提升应用科研训练效果.
    • 邹晓春; 郭剑平
    • 摘要: 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教育评价起着直接导向作用。本文阐述了“破五唯”背景下,我国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新要求;针对目前研究生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取向功利化、评价活动复杂化等问题,建议高校应从转变科研评价理念探索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完善科研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研究生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改善“唯论文”倾向,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主动性和创造性。
    • 王景峰; 李丽超
    • 摘要: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五唯”现象,实质是科研资源分配方式的阶段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新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同时提高评价体系的专业性、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和典型性等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