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薯生产
种薯生产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经济、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3218052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致富天地、农业现代化研究、种子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中国马铃薯大会、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种薯生产的相关文献由290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典秋、吴承金、屈冬玉等。
种薯生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218052篇
占比:100.00%
总计:23218180篇
种薯生产
-研究学者
- 吕典秋
- 吴承金
- 屈冬玉
- 张希近
- 白艳菊
- 谢开云
- 于天峰
- 于虹
- 卞春松
- 孙慧生
- 宫国璞
- 尹江
- 张培宏
- 张耀辉
- 张雅奎
- 李劲松
- 李卫东
- 李大春
- 李晓旭
- 李晓红
- 李辉
- 杨瑞平
- 杨艾茹
- 林丛发
- 段绍光
- 范国权
- 赵秀珍
- 郝云凤
- 金黎平
- 闻秀清
- 顾敏
- 马纪
- 高艳玲
- 黄大恩
- J. B. Sanderson
- 丛喜林
- 于天麒
- 于德才
- 亚夫
- 仁斌
- 付家兴
- 付红
- 付翔
- 任利群
- 余显荣
- 侯志臣
- 保延福
- 冯华
- 冯琰
- 刘仁波
-
-
马海艳;
田召玲;
赵峰
-
-
摘要:
马铃薯是滕州市优势产业,在常年的连作中,土壤富营养化、酸化以及土传病虫害日益加重,马铃薯早春栽培期间极易遭遇倒春寒、大风等异常灾害天气,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薯农应树立"减肥减药、全程植保"的理念,采取以下措施,切实做到马铃薯产品安全、土壤可持续生产。一、优良种薯是高产的基础种薯的优劣直接决定产量的高低,必须选用质量有保障的脱毒G2或G3代种薯。首先选择有资质的种薯生产企业生产的脱毒种薯,选用薯型周正、表皮光滑无病的薯块。
-
-
邹凯;
郭连伟
-
-
摘要: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病虫害少,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种植尤其是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生产。张家口市马铃薯的科研和种薯生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一些技术成果居全国乃至世界领先地位。市农科院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实生薯的研究利用、新品种选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有国家马铃薯种薯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集马铃薯科研、育繁、质检于一体的马铃薯综合科研机构,马铃薯研发能力处于国内同行前列。育成了“坝薯系列号”及“冀张薯系列号”等马铃薯新品种26个,基本实现了早、中、晚熟品种相配套,鲜食、加工、高淀粉相结合的品种结构。
-
-
董颖苹;
曹绍书;
粟彩芸;
王瑶;
罗充
-
-
摘要:
西南地区是重要的马铃薯产区,同时喀斯特密集分布,其中部分地区为重金属高地质背景区域.本研究以三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检验其种薯生产中试管苗培养和商品种薯生产阶段Pb-Cd-Cr对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对高浓度Pb-Cd-Cr复合胁迫有较好的耐受性,半致死剂量高于国标筛选值限值20%,低浓度复合胁迫不易识别,构成一定安全隐患;脱毒商品种薯生产阶段,以Cd富集率最高,根、茎叶和块茎分别达到环境浓度的550.82%,124.92%,和32.03%.以Pb最低,根、茎叶和块茎分别为14.41%,1.55%,0.31%;土壤类型、施肥种类等对种薯安全存在显著影响.总体表现红壤比黄壤安全,化合复合肥比商品羊粪有机肥更安全.
-
-
-
李祥福
-
-
摘要:
脱毒马铃薯因去除了马铃薯病毒,直接提高了种薯生存率,降低了马铃薯退化等问题,有效地延长了品种的寿命,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有着较大的价值.
-
-
蔡向西;
张林;
罗兰艳;
吕丽丹;
薛梅;
范厚明
-
-
摘要:
为实施好贵州省星火计划《泰丰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针对毕节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实际,在实施中采取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培训、办样板以及配套应用先进生产技术等措施,建成154公顷脱毒马铃薯一级良种标准化扩繁基地,生产马铃薯一级良种238.6万公斤,推广马铃薯良种1.446万公顷,增产马铃薯2277.45万kg,增收3416.18万元,项目覆盖农户13222户,39667人,农民人均增收861.2元,总结提出马铃薯良种标准化繁育技术4套,发表论文5篇,培训乡村干部及农民284人次,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科技素质,实现了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于2015年1月22日荣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三等奖,为打造威宁"中国南方马铃薯种源基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贵州高寒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
本刊综合
-
-
摘要: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让30%马铃薯变成主食。
-
-
-
李琼;
郑端
-
-
摘要:
为抢抓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实现马铃薯由副食向主食化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制成品的转变,我们将结合恩施市种植马铃薯的悠久历史,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职能优势,以恩施马铃薯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名牌创建为抓手,增加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一、马铃薯产业现状恩施州高海拔地区多、风速大、气候冷凉。
-
-
冯华
-
-
摘要:
2月23日,农业部公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扩大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马铃薯主食消费已有试点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表示,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
-
-
-
吴承金;
瞿勇;
李大春;
戴清堂
- 《2011中国马铃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马铃薯产业对湖北省贫困地区科技扶贫的作用,针对贫困地区如何发展马铃薯产业,促进科技扶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湖北省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近年来由20万hm2增加到26.67余万hm2,总产400多万t,是大田粮食作物中唯一面积产量稳定双增的作物。马铃薯不仅是鄂西山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占夏粮总产的75%左右,而且成为低山平原地区冬季农业开发的高效作物,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生产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了增效增收,马铃薯种薯生产、加工和营销业蓬勃兴起贫困地区抓住国家及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及省政府对本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本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贫困地区根据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的优势落实好马铃薯产业规划,使当地的马铃薯产业发挥出最大效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要利用当地自然生态优势,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生产优质脱毒种薯,供应西南山区邵分省(市),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恩施州大部分地区富含硒矿,土壤中硒含量高,是天然的硒具有"世界硒都"之雅称。根据这一独特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马铃薯"富硒"绿色食多渠道抓好马铃薯的流通,开拓马铃薯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
-
徐佑忠;
孙泽会
- 《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 2009年
-
摘要:
马铃薯是大桥乡的主要经济作物,目前,种植面积5300 hm2以上,总产16余万t,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乡,也是全省的种薯生产的理想之地。大桥乡具有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有着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丰富的自然气候资源的优势、优越的农业资源和明显的区位优势,因此,马铃薯产业已经被乡党委政府列为具有明显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已经作了中长期发展规划远景,把大桥乡建设成为全省种薯生产的最大乡,集科研、大田生产的一条龙服务的生产基地,成为实现万元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
-
-
蒲正斌
- 《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 2009年
-
摘要:
马铃薯是陕西省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种植作物,在榆林、安康马铃薯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当地粮食总产中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25%。在陕北、陕南粮食生产中马铃薯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就业,培育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关于陕西省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设想:提高对优良品种的再认识,夯实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工作;稳定推进陕西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
-
-
-
-
屈冬玉;
谢开云;
金黎平;
庞万福;
卞春松;
段绍光
- 《2005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东北地区因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足的耕地资源及众多的加工企业,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种薯生产是东北马铃薯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东北地区也存在着种薯质量差、病害重、生产技术落后、加工产品种类少、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政府管理不到位、投入较少等问题.只要加强技术改进、增强政府的管理和支持力度,东北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就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克服其不足,就能够为整个东北的振兴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介绍了马铃薯产业与东北振兴的关系.
-
-
白艳菊;
吕典秋
- 《2005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荷兰马铃薯生产在全世界享有盛誉,每年国际农业中心(IAC)都在荷兰举办"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认证和供给体系"培训班,今年,中国共派出5人于6月13日至24日参加了为期2周的培训.其中,马铃薯种薯检测和认证体系的课程是整个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Wageningen农业大学和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服务公司(NAK)资深专家在教室、实验室、试验田等地详细、生动地授课和试验,及对一些农场的参观考察,使我们对荷兰马铃薯育种、种薯生产、仓储、检测和认证等相关内容有了充分地了解,而质量检测贯穿整个马铃薯种薯生产,只有检测合格的种薯才能授予合格证,进入市场,健全的检测、认证体系成为荷兰高质量种薯最有利力的保证.
-
-
屈冬玉
- 《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 2009年
-
摘要:
近来世界粮价飚升,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各国政府高度关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屈冬玉博士建议,应从“食物安全”的理念来重新认识、规划和保障粮食安全。他认为,受耕地面积下降以及单产水平已处高位等因素影响,我国传统粮食作物的总产量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提高,而马铃薯作为一种兼用型农作物,其单产量和种植面积还有相当大的增加潜力。进一步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提出应树立全时空利用资源的“食物安全”理念,并指出马铃薯产业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越发重大,国家应尽快建立马铃薯产业有序发展的框架。
-
-
屈冬玉
- 《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 2009年
-
摘要:
近来世界粮价飚升,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各国政府高度关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屈冬玉博士建议,应从“食物安全”的理念来重新认识、规划和保障粮食安全。他认为,受耕地面积下降以及单产水平已处高位等因素影响,我国传统粮食作物的总产量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提高,而马铃薯作为一种兼用型农作物,其单产量和种植面积还有相当大的增加潜力。进一步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提出应树立全时空利用资源的“食物安全”理念,并指出马铃薯产业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越发重大,国家应尽快建立马铃薯产业有序发展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