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石评梅

石评梅

石评梅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3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7篇、专利文献36517篇;相关期刊171种,包括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北京党史、东疆学刊等; 石评梅的相关文献由198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大中、农迎春、刘智民等。

石评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7 占比:0.64%

专利文献>

论文:36517 占比:99.36%

总计:36754篇

石评梅—发文趋势图

石评梅

-研究学者

  • 董大中
  • 农迎春
  • 刘智民
  • 游友基
  • 石评梅
  • 金传胜
  • 介子平
  • 张磊
  • 李丹
  • 李兵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婷婷; 郭剑卿
    • 摘要: 石评梅是“五四”时期颇具时代气息的女作家。她热烈地回应着时代的变迁,留存了早期知识女性对20世纪初这个过渡时代的记忆表达。她将复杂的生命姿态与时代精神激情融合,站在时代前沿的战线上激进呐喊,发出家国心灵双重危机下的生命苦吟,亲历了历史中间物命运的自我形塑,造就了独特的历史中间物的体验。
    • 钱晓宇
    • 摘要: 石评梅(1902-1928),一位极富才情的“五四”新女性,在短暂的六年创作生涯中,尝试过多种文体的创作,尤以散文见长。她的散文所涉话题杂而不乱,笔调清冷却也不乏亮色,除了全方位体现作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外,还能生动地折射出民国初年女性情感世界、新女性关系的建构以及女性进人教育领域的种种实际。从石评梅落笔最多的爱情世界、友情互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多维解读其新女性精神空间的构成情况,既能感受到她创作的审美特质,还能获得别开生面的史料挖掘空间。
    • 张达明
    •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上,高君宇被称作“中国青年革命的健将”,他师从李大钊,是青年团的发起人之一,做过孙中山的秘书,在莫斯科亲耳聆听过列宁的教诲,他与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之间圣洁又凄婉的爱情故事,佐证了周恩来那句“革命与爱情没有矛盾”的名言。
    • 摘要: 评梅先生:十五号的信接着了,送上的小册子也接[着]了吗?来书嘱以后行踪随告,俾相研究,当如命;惟先生谦以“自弃”自居,视我能责以救济,恐我没有这大力量罢?我们常通信就是了!“说不出的悲哀”,这恐是很普遍的重压在烦闷之青年口下一句话罢!我曾告你我是没有过烦闷的,也常拿这话来告一切朋友,然而实际何尝是这样?只是我想着:世界而使人有悲哀,这世界是要换过了;所以我就决心来担我应负改造世界的责任了。这诚然是很大而烦难的工作,然而不这样,悲衰是何时终了的呢?我决心走我的路了,所以对于过去的悲哀,只当着是他人的历史,没有什么迫切的感受了。有时忆起些烦闷的经过,随即努力将他们勉强忘去了。
    • 赵雅婷; 樊晓婷
    • 摘要: 不久前,30多位佩戴党徽的妈妈带着胸前系有鲜艳红领巾的孩子,在阳泉市小河古村石评梅祖居,面对党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向党表达无限的崇敬之情和爱党、永远跟党走的心声以及要切实担负起新时代重任、以实干笃定前行、不负韶华的坚定决心。饱含深情的歌唱吸引了许多村民的围观,也引起了其他游客的共鸣。
    • 符杰祥; 关海潮
    • 摘要: "同情"作为关键词,贯穿于"五四"新女性石评梅整个的心路历程中,成为其文学创作与人生探索的动力、机制所在.姐妹情谊构成了新女性生活与文学方式的想象起源地,为"同情"的产生提供了原初场域.石评梅参与现实活动的精神出发点,便是对"同情"的泛化认识.由母爱到上帝之爱,石评梅认同以母爱为代表的善的情感结构.然而,在现实的碰撞之下,日常伦理中普遍存在的"爱"的质疑,也给石评梅以致命回击.不同于鲁迅的"反抗绝望","同情"的悖论是石评梅一生的命题.石评梅始终以情感作为思考和叙事的动能,"同情"蕴含着革命力量,一路建构着希望,同时也解构着自身.个体的分裂带来的戏剧性张力成就了石评梅,也葬送了石评梅.
    • 谭树正(文/图)
    • 摘要: 萧红(1911—1942),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并称"民国四大才女",又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作。不过,许多人提起萧红,首先想到的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与多位男主角传出的那些"绯闻"。有意思的是,这一点萧红在生前就猜测到了。"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
    • 张冰滢
    • 摘要: 石评梅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文学分水岭时期,受"五四"启蒙思想影响,石评梅如同带刺的玫瑰,执笔言说心声,吹响了向封建思想和社会弊病宣战的号角,用女性的敏锐目光和独特视角来反映社会问题、呼吁社会解放,极具觉醒和抗争意识.该文将尝试通过石评梅作品中女性自我抒写的分析,去探究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启蒙现代性.
    • 陈漱渝
    • 摘要: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领袖之一;石评梅是他的革命情侣,1920年代的著名女作家.他们合葬在北京陶然亭的墓地是红色教育基地.现存高君宇致石评梅书信仅十五封,还有残缺;石评梅致高君宇函更少,有关日记又已缺失.本文根据现存档案,同时代人的回忆录,以及石评梅、庐隐的部分纪实性作品,较为完整地勾勒了他们的情感历程,特别是突出了高君宇对石评梅的革命影响.
    • 邢金璐
    • 摘要: 石评梅散文以其所体现的孤独意识及独特的悲剧气质在"五四"女性作家作品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对于"孤独"的书写则贯穿在她的整个创作生涯,不仅有个人心境的"孤独",更包括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命运走向的"孤独".石评梅对于"孤独"的书写是通过意象刻画与词语选择实现的,其"孤独"的成因也可从个人与社会两大方面来进行说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