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流
知识流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28429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研究与发展管理、现代商业、情报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湖北省计算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3年第四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0(EBM2010)(2010年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会议)等;知识流的相关文献由47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曰芬、傅柱、石贵舟等。
知识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8429篇
占比:99.79%
总计:128703篇
知识流
-研究学者
- 王曰芬
- 傅柱
- 石贵舟
- 余霞
- 张悟移
- 韩立岩
- 黄加虎
- 吴洁
- 宋亚勋
- 张少杰
- 李孝忠
- 李艳红
- 汤中彬
- 窦万春
- Cai Qiang
- Han Dongmei
- Li Haisheng
- Mao Dianhui
- 丁漪杰
- 于丰园
- 傅柱13
- 党兴华
- 关鹏
- 刘顺忠
- 吕飞豹
- 周密
- 廖静怡
- 张慧颖
- 张青
- 徐梦露
- 承文
- 施琴芬
- 曾刚
- 朱平
- 朱明建
- 朱林
- 李军宁
- 李友良
- 李海生
- 杨传鹏
- 杨浩威
- 梁昌勇
- 楼旭明
- 武营
- 毛典辉
- 涂光瑜
- 王建刚
- 王海丹
- 王越
- 罗毅
-
-
祝文军;
王思宁;
高晓欣;
郑倩
-
-
摘要:
在万物互联、全面感知、智能决策的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信息的采集、大量信号的处理等仍存在数据冗余、计算量大、成本高、不及时和无特征性的缺点。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利用基于权重影响因子进行信息融合的知识流动体系,为物联感知系统提供协助分析并简化计算。在物联感知系统采用迁移学习加数据融合的知识流动方式,以地区用电功率部分数据做短期负荷预测的仿真计算,分析用户用电行为影响因子,训练得到影响因子最佳权重分配,为用电耗率预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该方式,能够清晰辨别用电行为特征,并根据用电特征预判用电耗能。
-
-
-
吴溢华;
王政军
-
-
摘要: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高端服务技术专长型人力资源缺乏,只有整合与设置业务部门,细化图书馆业务流程,才能打通部门业务界限,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成功实现图书馆业务转型.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引用科学管理方法细化业务流程,构建以"知识流"为基础的虚拟业务组,并在分析图书馆组织关系和知识流模型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业务整合方式进行论述并以图片为工具诠释所构建的虚拟部门服务.
-
-
李慧;
孟玮;
徐存真
-
-
摘要:
[目的/意义]技术融合已成为主流创新趋势,刺激着新兴技术的产生,理解并及时发现这种融合过程对制定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专利数据上通过生长曲线识别出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综合考虑专利主副IPC之间以及引用过程中的知识流动构建有向知识流网络,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心性指标识别出关键的融合成分,进一步通过IPC-ISIC标准将IPC号映射到不同产业,在宏观层面运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出未来的产业占比并分析不同阶段的产业融合规律.[结果/结论]石墨烯领域当前处于成熟期,分别发现了其在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关键技术融合成分,预测出成熟期结束时石墨烯领域各产业占比并以其中一个产业为例揭示了其不同阶段的融合规律.
-
-
-
-
-
-
林静;
李剑;
韩闯
-
-
摘要:
[目的/意义]旨在面向区域创新发展,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价值,推广高校在信息服务方面的经验.[方法/过程]从知识流视角出发,文章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提出一条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路径.文章以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分析产品为例,实践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路径,重点讨论了知识流的形成及知识流与业务流的协同规划.[结果/结论]结果表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路径的可行性,可以为国内外同行提供借鉴.
-
-
周波;
侯梦洁
-
-
摘要:
[目的/意义]旨在更好地识别核燃料领域研究前沿.[方法/过程]通过收集核燃料领域近五年的SCI数据,采用基于知识流方法绘制核燃料领域的知识流动图,识别核燃料领域的研究前沿.[结果/结论]采用知识流方法有效克服了基于引用方法带来的时间滞后问题,以及共词分析、主题分析和词频分析带来的研究领域不连续问题,较为准确地揭示核燃料领域的研究态势.识别出核燃料领域的研究前沿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钍基燃料、熔盐堆燃料、金属燃料.
-
-
-
-
-
朱平
- 《全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论坛暨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知识流理论揭示了知识在组织学习过程中流动的规律,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帮助西部高校培养师资和合作搞科学研究,这个工作的形态其实就是知识在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之间的流动,本文借用知识流理论对我国特色的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进行了一下简要的剖析。
-
-
-
-
-
-
ZHOU Lei;
周磊;
ZHANG Yu-feng;
张玉峰;
YANG Wei;
杨威
- 《第十二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基于技术融合视角,从知识联接的创新来揭示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利用技术知识流分析方法,构建包括专利-领域-部门三维度的新兴技术识别框架.采集德温特创新索引(Derwent InnovationsIndex,DII)中的光纤通信专利开展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光纤通信产业的新兴技术专利主要分布在日、美、中三国,且多由日、美企业掌握;光纤通信最重要的新兴技术领域来自于光学、电信及二者的融合;光纤通信最重要的新兴技术部门来自于设备、电子工程及二者的融合.最后,对国内光纤通信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
-
罗毅;
涂光瑜;
李静
- 《2003中国(南京)首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
| 2003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实现变电站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监控和事故预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采用千人伤亡率来衡量变电站人身安全,采用设备运行异常率来衡量变电站设备安全.阐述了变电站安全运行监控的原理:利用高科技手段监控影响变电站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主要相关因素、监控事故链的各个环节并发出事故预警.变电站安全运行监控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实时安全知识流.本文提出对安全知识流中需要用到的安全指标采用软件传感器来计算.本文利用INTEMOR技术对不同岗位产生不同的知识流,在变电站事故时指导变电站操作人员在事故早期作出快速反映、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时提供专家的处理意见(私有知识)和在不同的手册/规章中的相关规定(公有知识),避免相同事故的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