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栽培
直播栽培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38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8550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中国稻米、安徽农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东北三省水利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全国富硒农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2012东北水稻发展学术研讨会等;直播栽培的相关文献由994位作者贡献,包括廖晓兰、郑华斌、陈灿等。
直播栽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550篇
占比:99.46%
总计:58865篇
直播栽培
-研究学者
- 廖晓兰
- 郑华斌
- 陈灿
- 黄璜
- 傅志强
- 寿建尧
- 吴康云
- 唐傲
- 喻足衡
- 孟英
- 张喜娟
- 来永才
- 董文军
- 袁圆
- 陈年镛
- 丁伟红
- 冷春旭
- 刘奇华
- 刘猷红
- 叶朝辉
- 成丽萍
- 殷延勃
- 邢银田
- 金林灿
- 陈国
- 丁福章
- 任洋
- 信彩云
- 刘东林
- 刘建云
- 姜树坤
- 姜辉
- 廖成松
- 李波
- 李洪勋
- 李继新
- 杨玉凤
- 林叶春
- 梁贵林
- 潘文杰
- 王刚
- 王立志
- 王道新
- 苏秋菊
- 陈伟
- 陈伯勇
- 陈懿
- 高维常
- 万军
- 乔保建
-
-
杨仕伟;
饶玲;
胡代文;
赵守忠;
林合清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茎瘤芥品种在直播栽培条件下的差异,以重庆市生产上常用茎瘤芥品种为材料,对直播栽培条件下不同茎瘤芥品种的产量、矿质元素、品质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茎瘤芥品种小区产量、皮筋含量、菜形指数、瘤茎可溶性糖含量和瘤茎木质素含量等8个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全P、全K、全S、可溶性蛋白、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等7个指标差异不显著。产量与品质综合表现最好的是涪杂2号,最差的是涪杂8号,涪杂5号与永安小叶(CK)居中。
-
-
赵永良;
徐晶晶;
施佳炜;
薛占奎
-
-
摘要: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金华地区规模种植的生育期短、抗性好、稳产高产的早稻品种。[方法]采用直播栽培模式,进行不同早稻品种的对比试验,了解不同早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情况。[结果]金早09生育期适中,成穗率高,有效穗数足,但结实率偏低;中早39产量高,但生育期偏长,应适期早播或机插栽培以提高产量;中组143全生育期最短,有利于后茬连作晚稻提早栽插,且成穗率高,穗型大,粒数多,结实率高,产量表现最好。[结论]针对中早39、中组143大穗型品种,为实现高产应以主攻大穗、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为主。
-
-
-
黄水明
-
-
摘要:
采取把直播栽培省工节本与稻田养鸭生物防控病虫草二项高生产效率单项技术综合组装起来,旨在响应落实农业农村部减肥减药与抑制抛荒的号召,一是有效解决化肥农药对稻田和稻产品的污染及生产与消费者的身体损害问题;二是综合应对生产端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与农业相对效益低、农户种田积极性不高,以及消费端安全消费的质疑。直播田稻鸭共生模式有机结合起直播栽培与稻鸭共生二种生产模式的高效绿色优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更具推广应用价值,建议相关从业人员可以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实践继续把直播田稻鸭共生技术优化、熟化与扩大示范应用。
-
-
余志胜
-
-
摘要:
宿松县是安徽省水稻生产的优势区域。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宿松县水稻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水稻产业的优质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为了实现节本增效,宿松县大力推广种植再生稻。基于此,结合宿松县发展再水稻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探讨宿松县再生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相关保障性措施,以期为宿松县推广发展再生稻、提高当地水稻产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
-
沈进娟;
范永红;
彭丽莎;
王彬;
张召荣;
管中荣;
杨平;
王浩
-
-
摘要:
渝直80是以茎瘤芥与甘蓝型油菜天然远缘杂交株为材料,利用优良自交系郫县榨菜连续回交7代以上再自交,创制的茎瘤芥稳定新品系.该品种中早熟,株型直立紧凑,耐密植,瘤茎扁圆形、肉瘤钝圆,皮色淡绿,间沟浅,平均单个瘤茎鲜质量500~600 g,茎叶比1.3~1.6,皮薄筋少,耐空心,粗蛋白含量(以干基计)33.29%,含水量低,脱水速度快,鲜食加工均可,加工成菜率和品质与永安小叶相当,宜直播栽培,667 m2种植6000~7000株;育苗移栽8000~9000株/667 m2,一般产量3000~3500 kg/667 m2,高产可达4000 kg/667 m2.可在重庆市榨菜主产区海拔500 m以下主要作榨菜加工原料栽培.
-
-
朱勇
-
-
摘要: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可以有效应对干旱少雨的不良气候,提高水稻栽培效益.因此,文章从整地、播种、管理几个方面,对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
-
涂徐孙
-
-
摘要:
2020年安徽省石台县矶滩乡农技站为了推广富硒稻种植技术,指导矶滩乐丰家庭农场种植富硒稻100亩,富硒稻谷产量4500 kg/hm^(2),加工出富硒米产值25920元/hm^(2),通过分别对比乐丰农场种植的常规稻米与杂交稻米,增效45.85%和130%,检测富硒稻米含硒量为0.368 mg/kg,达到富硒米的标准,为石台县富硒稻米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张建军;
夏海兵
-
-
摘要:
杂交节水型抗旱稻品种"旱优113"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节水抗旱不育系沪旱11A与抗旱恢复系旱恢3号配组选育而成.为该品种在怀宁县推广种植提供参考,2017年引进在怀宁县马庙镇示范试种,旱优113的实际产量为484.77 kg/667m2,纯收入为393.62元/667m2,比隆两优899增加150.97元/667m2;2017—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35.5 kg/667m2和405.7 kg/667m2,较Ⅱ优838分别增产8.1%和5.5%;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75.9 kg/667m2,较Ⅱ优838增产10.3%,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潜力.同时介绍了旱优113在怀宁县的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
-
SUN Qiang;
孙强;
ZHOU Guang-chun;
周广春;
LIN Xiu-yun;
林秀云;
FU Li-zhong;
付立中
- 《2016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国际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劳动力弱化及短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怎样种好地,从而稳定粮食生产,是摆在农业生产当中亟待研究的课题.为此,对水稻直播栽培原理,发展现状,直播栽培优势,及直播稻的生育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吉林省稻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在吉林省发展水稻直播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吉林省发展水稻直播应注意的问题,为可持续低碳发展吉林省寒地稻作产业提供了新思路.在种植风险方面,水稻直播用种量大,主要靠主穗。前期保苗难,由于除草期苗小,除草也存在一定难度及风险。中后期倒伏及早衰等问题需要堤防,同时还要注意早春低温及秋季早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更要协调好各种要素确保稳产高产的目标。在种植技术上,直播稻栽培是集品种、农机、农艺、农资、耕地、水利等要素高度协调统一,涉及的领域广,技术性强,需要联合公关才能破解所涉及的一系列难题,目前吉林省水稻直播基本属于空白阶段,需要我们从事农业的科技人员不懈努力。
-
-
夏广亮;
张德臣;
姚章忖
- 《东北三省水利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经过近几年在垦区节水增粮课题研究和省内调研发现水稻直播栽培在实践中有发展趋势,民办科研气氛热烈,尤其水稻旱直播,不泡田,苗旱长,不需育秧、插秧,节水节支省工,没有拔秧插秧返青损伤与滞缓,减少损失浪费,且争取生育期,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证明还有比插秧高产可能.很值得重视,尤其应重视这方面科学研究,增强自觉性,克服肓目性.
-
-
-
-
-
-
Zhang Heng-dong;
张恒栋;
Zhang Fa-li;
张发丽;
He Zhi-wang;
何志旺;
Xu Dao-yi;
徐道艺;
Yang Si-fu;
杨思富;
Dai Qing-ling;
戴清玲
- 《2016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国际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为探索在贵州黔西南州发展机械化直播的可行性,选取4月15和4月21两种播种期,在兴义市开展25cm×18cm和25cm×22cm两种播种规格的机直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4月15日播种,播种规格为25cm×22cm条件下,获得最高的产量为851.46kg/亩,播种期提前降低了水稻的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提高播种密度增加了水稻的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但是变化幅度不大,为0.37-0.86万/亩.播种期提前可使水稻的成穗率增加1.06%-7.76%.试验表明,采用机直播方式,适当的提前播种,合理控制播种密度有利于增加水稻的产量.
-
-
-
JI Ying;
纪瑛;
蔺海明;
LIN Hai-ming;
DENG Ji-cheng;
邓济承;
MA Zhan-chuan;
马占川;
QI Ju-tao;
漆琚涛;
WANG Wan-sheng;
王万胜;
李应东;
LI Ying-dong;
JIN Lin;
晋玲
- 《第一届当归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播期对直播当归生物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当归直播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二因素试验进行海拔高度和播期对直播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海拔设2500m、2000m和1500m,播期设秋季8月29日、春季4月3日、4月24日,裂区试验设计. 结果:同一海拔高度下,播期越早,直播当归的根和地上部生物量呈增加趋势,在同一播期下,以2000m海拔高度下根和地上部生物量最大,其次为1500m海拔,2500m海拔下当归根和地上部生物量最小,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2000m海拔下播期为8月29日的直播当归各项生物量均表现出一定优势,产量也最高,达到了13840.95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该地区移栽当归的产量也高出了15.3%,当归药材品级也显著优于其余处理,当归的浸出物、挥发油和阿魏酸含量均达到了药典规定的标准. 结论:以2000m海拔下8月下旬秋季直播当归根长、根粗、株高、叶片数、干、鲜物质积累量等指标上均表现最好,其次是1500m海拔高度,2500m的最差.因此,当归直播栽培区海拔范围可以降低到1500~200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