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转移
皮肤转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4829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肿瘤研究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四届全国肿瘤诊疗新进展及新技术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暨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第五届学术年会等;皮肤转移的相关文献由311位作者贡献,包括付静、余力伟、冯爱平等。
皮肤转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4829篇
占比:99.81%
总计:64955篇
皮肤转移
-研究学者
- 付静
- 余力伟
- 冯爱平
- 包保芳
- 吴艳
- 姚鹏飞
- 崔斌
- 徐景云
- 李国生
- 李曙光
- 杜如昱
- 桑红
- 涂亚庭
- 王杉
- 王椿森
- 薛静
- 钱悦
- 陈宏
- 陶瑞雨
- 马向涛
- 马淑萍
- Bahrami S
- C·L·汤
- D·安德森
- Lear S
- Malone J C
- 丁前列
- 丁梦姣
- 丁群芬
- 丁雨飞
- 万逸枫
- 于建平
- 于波2
- 于立科
- 付红
- 何勤
- 何建军
- 何志刚
- 何燕
- 余淑坤
- 余稳稳
- 俞志钢
- 倪泽称
- 全吉钟
- 兰东
- 兰海梅
- 冀强
- 冉立伟
- 农祥
- 凌淑清
-
-
朱良薛;
袁华琴;
汪明云
-
-
摘要:
肛管腺癌是发生在肛管上皮的罕见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可达60%,约20%~50%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20%的患者出现远处内脏转移[1],发生皮肤转移鲜有报道。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肛管腺癌伴皮肤转移病例1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肛管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整理总结。
-
-
邱有玉;
赵留芳;
徐弘扬;
张世文
-
-
摘要:
鼻咽部肿瘤以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最多见[1]。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晚期鼻咽癌患者常继发局部淋巴结转移和/或骨、肝、肺等远处器官转移。鼻咽癌皮肤转移少见报道,面部皮肤转移的相关报道更是罕见。本文报道1例64岁男性鼻咽癌患者,经综合治疗33个月后继发面部皮肤转移的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
-
-
马莹莹;
丁雨飞;
袁红勤
-
-
摘要:
皮肤转移癌占所有皮肤肿瘤的2%,由于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经常出现漏诊和误诊情况,使得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了一例以皮肤结节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皮肤转移。结合文献分析了皮肤转移癌的发病率、组织类型、原发肿瘤部位、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可能对诊断提供帮助。当遇到进展迅速的无痛结节时,应保持高度警惕,并通过病理来做出诊断。
-
-
-
于立科;
范晓燕;
康林;
陈晓博;
陈碧薇;
李庆霞
-
-
摘要:
cqvip: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15%~20%为小细胞肺癌。复合型小细胞肺癌是指在确诊肺癌的患者中,其病理组织的病理成分包含小细胞成分与非小细胞成分,占小细胞肺癌的2%~23%[1]。而肺癌患者皮肤转移的概率为1%~12%[2],发病率较低,临床少见。此类患者通常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预后较差。2017年8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1例多成分复合型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小细胞成分的皮肤转移,导致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本文旨在分析总结病例,为今后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借鉴。
-
-
黄浩;
吴雪
-
-
摘要: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其转移途径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为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直接蔓延、腹膜种植,而皮肤转移极为罕见,现将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肿瘤二科收治的一例患者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供参考.
-
-
张国民;
高松;
王志杰;
胡翠玉
-
-
摘要:
患者,女,32岁.全身多发结节半年,既往有右鼻腔腺样囊性癌病史.体检:额部、顶部及左肩部有三个结节,色红,质硬.皮损病理特点符合转移性腺样囊性癌.先后予PF方案化疗及PD-1靶向治疗,现患者全身检查未见新增转移灶.
-
-
-
李孝彬;
王斌
-
-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皮肤转移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且容易造成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于2019-02-25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8医院的乳腺癌皮肤转移患者的诊断经过以及被误诊为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文献分析.初步探讨了乳腺癌皮肤转移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乳腺癌皮肤转移的认识,当诊断困难时需结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病理学检查辅助诊断,从而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造成误诊、漏诊.
-
-
李亚军;
刘爱民;
杨丽芳
-
-
摘要:
57岁女性患者左乳房簇状淡红色斑块伴疼痛半月余.查体:左乳房上侧见局限性浸润性红斑,大小不一斑块、结节,局部成簇状,颜色淡红至暗红,部分融合成大片状,质地坚实,轻压痛,无破溃、糜烂、渗出.皮损病理检查:上皮下见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肿瘤细胞排列成索状、簇状或小梁状.诊断:左乳皮肤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