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马篇》

《白马篇》

《白马篇》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汉语、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专利文献55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现代领导、东西南北、广西社会科学等; 《白马篇》的相关文献由75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海峰、张简、王京州等。

《白马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57.69%

专利文献>

论文:55 占比:42.31%

总计:130篇

《白马篇》—发文趋势图

《白马篇》

-研究学者

  • 于海峰
  • 张简
  • 王京州
  • 王泽宇
  • 赵西尧
  • 于京
  • 任朝第
  • 佐人
  • 佚名
  • 况玉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静; 阳清
    • 摘要: 曹植《白马篇》塑造的游侠形象,在民族危亡之际抛却一己意气之争,成为精忠报国的英雄战士,大大加深了建安诗歌的主题内涵和文化品位.通过爱国内涵的巧妙植入,该诗彻底改变了战国以来狭隘局促的侠客形象.从艺术技巧看,其继承汉乐府之文学遗产,又凭借其自制新题、内容充实以及辞藻绮丽,在诸多层面超越前人.该诗还影响到后世诸多同题或类题作品,对于咏侠、边塞、军旅以及战争等诸多诗类,产生深渊影响.《白马篇》不仅有确定咏侠诗题材之功,而且堪称咏侠诗的经典佳作.
    • 王福利; 王维
    • 摘要: 隋代乐府诗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乐府诗集》收录有140多首,然有些诗歌在作者等方面与其他典籍的载录存有差异,这种差异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参照《文苑英华》《古诗纪》《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等书,我们着重探讨了《白马篇》(“白马金具装”)、《杨叛儿》、《刘生》三首诗的作者问题以及《锦石捣流黄》一诗的体式问题。
    • 赵晨阳
    • 摘要: 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品质必然是爱 国情怀,爱国思想就是我们的思想之“根”。对于大学生来说, 爱国主义教育是其必修的课程之一,对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 更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曹植的《白马篇》是一首 典型的爱国主义诗歌,塑造了一个舍家为国的英雄形象,全诗以 “忠勇”为核心,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主人公的高超技艺和英勇 无畏。这与安徽公安精神——忠诚、志勇、清正、为民不谋而 合,故本文试从《白马篇》一文的讲授来探讨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学生在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教育。
    • 王泽宇
    • 摘要: 曹植是汉魏时期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我国诗歌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集大成"之称的诗人.他以独占八斗的才情,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被誉为"建安之杰".文章将以曹植的生平与思想为基础,结合汉魏"建安风骨"的文学氛围与《白马篇》的创作背景,对曹植早期的写作风格做一个全面的诠释,以期拓宽对曹植的研究,重新发现曹植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 邱华栋1
    • 摘要: 虽然乘坐高铁前往山东非常顺畅,但山东有些犄角旮旯,似乎高铁还到不了。这次我参加山东文学杂志社的文学活动,说是要去东阿县,我就动心了。我没有去过东阿,一查地图,发现东阿距离济南很近,只有一百多公里,但不通高铁。从北京出发的高铁到达济南站不到两个小时,下了高铁,外面是雨雾濛濛。上了一辆大巴,和众位作家友人一起前往东阿,一百公里的路,走了两个小时。
    • 孙鸿飞
    • 摘要: 曹植的《白马篇》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是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7. 曹植《白马篇》本事新说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 王京州
    • 摘要: 从曹植《白马篇》的曲题和首句中的“白马”入手,可证其本事为公孙瓒及其统帅的“白马义从”.《白马篇》的描写与王粲《英雄记》及《后汉书·公孙瓒传》的相关记载具有高度契合性,其中王粲《英雄记》很可能即是曹植《白马篇》取用公孙瓒本事的史源.公孙瓒与曹操之间没有利害冲突,前者的很多经验为后者吸取,所以曹魏集团对公孙瓒应是持同情态度的.曹植在《白马篇》中颂美公孙瓒及其“白马义从”,并不违碍所在集团的政治利益.
    • 王泽宇
    • 摘要: 曹植是汉魏时期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我国诗歌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集大成"之称的诗人.他以独占八斗的才情,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被誉为"建安之杰".本文将以《白马篇》所体现的写作风格为例,对曹植早期创作风格做简要梳理,以祈拓宽对曹植作品审美的研究.
    • 赵敬宝
    • 摘要: 曹植《白马篇》的贡献在于通过自己的实践确定了一种新诗歌题材——游侠诗,描绘了一位游侠儿的形象,实现了对生活感悟的表达与自身境遇的参与。
    • 王京州
    • 摘要: 學界一般認爲,《白馬篇》是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并未具論其寫作時間。通過查考辭内證據,進而推定其寫作時間,先後形成了五種代表性説法:建安十年前後,建安十二年,建安二十三年,黄初四年,太和年間。這些説法似密而實疏,從十七歲到二十六歲的青年時期,這一曹植最有可能創作《白馬篇》的時間段,恰恰被以往的研究者忽略了。曹植《白馬篇》的本事具有多元性,公孫瓚及''''白馬義從''''爲核心本事,曹彰、曹丕的相關事跡爲輔助本事。通過查考相關文獻,可知王粲《英雄記》是曹植取用公孫瓚本事的文獻來源,進而可推其寫作時間爲建安十三年至建安二十二年之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