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留观患者

留观患者

留观患者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0962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齐鲁护理杂志、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全国护理风险、护理成本管理及临床护理新进展(杭州)学术研讨会等;留观患者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位兰玲、孙丽娜、王淑娟等。

留观患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0962 占比:99.79%

总计:41049篇

留观患者—发文趋势图

留观患者

-研究学者

  • 位兰玲
  • 孙丽娜
  • 王淑娟
  • 刘振芬
  • 史凤梅
  • 吕林
  • 周静
  • 张艳
  • 朱玉萍
  • 杜桂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建霞; 张梦杰; 李宁; 于淼; 杨振楠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患者中心静脉治疗的护理专案管理效果。方法 在对2018年7~12月(实施前组)收治的236例患者静脉治疗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基础上,对2019年7~12月、2020年7~12月收治的253例(实施后1组)、219例患者(实施后2组)开展中心静脉治疗护理专案改善工作。结果 实施专案管理后,实施后组静脉治疗工具选择合理率显著提高,中心静脉治疗导管并发症中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显著下降,中心静脉治疗维护督导质量显著提升(P<0.05,P<0.01)。结论 护理专案管理可提高急诊留观病房患者静脉治疗工具选择及中心静脉治疗使用的合理性,规范中心静脉治疗维护,降低中心静脉治疗管路并发症发生率。
    • 王艳萍; 曹云; 李娟; 何斌; 郝卫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式仰卧位对急诊留观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及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仰卧位及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式仰卧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留观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压力性损伤风险评分评价情况、舒适状况评价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1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426,P<0.05);干预组患者压疮风险评分中的感觉、潮湿、活动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评分分别为(3.36±0.59)、(2.92±0.47)、(3.21±0.52)、(2.61±0.2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7±0.51)、(2.24±0.38)、(2.76±0.44)、(2.04±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74~9.96,P<0.01);干预组患者舒适状况评分中的生理、精神心理维度为(15.41±2.49)、(27.26±3.4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1.01±1.97)、(22.14±3.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46、8.21,P<0.05).结论 改良式仰卧体位护理方式可以降低急诊留观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舒适状况,适合在急诊留观患者中应用.
    • 徐晓燕; 王生锋; 李庆
    •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舒适护理在麻醉恢复室留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留观患者1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比较两组生理机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意识、血压、呼吸及活动力评分高于同组入室时(P<0.05),观察组意识、血压、呼吸、活动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性护理有助于促进麻醉恢复室留观患者生理机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张正鹏
    • 摘要: 急诊科是每个医院都必不可少的科室,也是处理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急诊科室是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是对急诊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主要是的应用对象是无法及时确诊、病情危重的患者,有的患者在抢救后需要等待下一步处置,因此也需要在急诊观察室等待下一步操作.从原则上来说,急诊观察室的患者需要在48小时内出院,或者是进入其他的专业疾病科室.但是通过对我院急诊科观察室留观患者具体住院情况来看,很多患者的在急诊科观察室中的时间都比较长,很多患者都超过了48小时的观察最长时间.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急诊科观察室留观患者治理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希望以此实现我院急诊科观察室留观患者滞留情况的全面处理.
    • 陈爱霞; 吕彩荣; 黄肖荫; 梁建芬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急诊留观患者实施风险护理对于防范不良事件及提升护理质量的价值.方法:研究患者选取我院急诊科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患者,采用随机方向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沿用原有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风险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要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针对留观患者实施风险护理可以降低不良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 吕林
    • 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对急诊留观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我院急诊科112例留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3.6%,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21.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对急诊留观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有着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 张佳伟; 程颖; 吴洋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滞留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观察室内留观的患者1 500例设为对照组(未实施管理对策);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急诊观察室内留观的患者1 500例设为研究组(实施管理对策),比较两组急诊观察室患者滞留率、急诊观察室工作效率、患者及家属对急诊观察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急诊观察室内患者滞留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19.33%),急诊观察室各工作效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急诊观察室工作满意度(91.2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结合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中存在的滞留原因,针对其实施必要的管理对策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滞留率,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与家属对其工作的满意度.
    • 关欣; 董辉; 王勋; 刘海华
    • 摘要: 目的:分析深圳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留观患者的滞留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45例急诊留观滞留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滞留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患者滞留原因包括专科待床、肿瘤晚期、相关专科会诊、无收治指征、拒绝住院及拒绝出观、病情观察期及待检查结果、无专科收治.实施护理对策前后急诊留观滞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室患者人流量较大,易导致科室拥堵,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急诊部门压力,减少患者滞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