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突变
病情突变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0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025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东方食疗与保健、中国保健、护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急危重病护理(杭州)学术交流会、2006年全国机械通气技术规范化操作与临床应用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等;病情突变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俞翠玲、孙慧、孙艳波等。
病情突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025篇
占比:99.54%
总计:17103篇
病情突变
-研究学者
- 俞翠玲
- 孙慧
- 孙艳波
- 岳梅
- 徐国玲
- 段兆香
- 沈毅
- 苏兆英
- 谢雪莲
- 金佼姣
- 雍惠丽
- 韩俊红
- 顾萍
- 任爱兰
- 何文杰
- 何秋谊
- 冯亚茹
- 冯静
- 刘敏
- 刘维
- 刘艳
- 华迎
- 卢玲
- 印银凤
- 吴东宁
- 周仲瑛
- 周欣仪
- 周美燕
- 奚佣军
- 奚拥军
- 孙军菊
- 孙海静
- 孙秀红
- 孟凡伟
- 尹彦单
- 庄英兰
- 康倩
- 张小华
- 张玉兰
- 张玉梅
- 张祖英
- 张立霞
- 张笑
- 张蒙蒙
- 张蒙蒙1
- 张蕙
- 张静
- 戴春华
- 文明
- 曾宏
-
-
-
-
-
陈明兰
-
-
摘要:
病情突变率高和发病急是心内科疾病的典型特征,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情绪不稳、饮食不当、不注意休息等。除此之外,心内科疾病涉及药品种类繁多,用药剂量方面控制严格,同时服药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大,这都侧面显示出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面临一定的危险,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要百分百尽职尽责,如果在某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观察不及时、检查不仔细或者操作不规范,都有可能直接危害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问题。
-
-
郭燕如
-
-
摘要:
目的:研究门诊导诊护士对门诊患者病情的变化判断和相对的应急措施。方法:通过随机抽样,选取80例门诊患者为A组,以前接诊的未给予应急措施相应病例的为B组,分析病种比例、病情缓解时间、并发症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结果:从门诊病情突变急救疗效分析,A组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门诊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给予急救措施,有助于患者后续治疗。
-
-
金佼姣
-
-
摘要:
现在,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的矛盾越来越大,对于急诊输液科室护理中病情突发的急救护理管理的加强,是必不可少的。急诊输液科室患者多且病情多种多样,病情突变情况是经常发生,因此,及时给予患者正确有效的急救干预,可以一定程度的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急诊输液科室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急救工作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
-
苗荣
-
-
摘要:
目的 将急救急诊护理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病情突变患者的护理中,详细分析此种护理模式对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行输液治疗过程中病情发生突变的患者,共102例,其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1例)和实施急诊急救护理的观察组(51例),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实施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 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评价依据,与对照组(25.49%)这个问题相比较,观察组(1.9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78.43%)相比较,观察组(98.0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期间发生病情突变后,护理人员及时对期其实施针对性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好.
-
-
顾萍
-
-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救护理管理对急诊输液室患者病情突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18763例在本院急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筛选出其中出现病情突变的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急救护理管理,统计患者的急救结果,分析急救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 对选取出的20例出现病情突变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管理,护理结束后,1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成功率为95.00%.结论 急诊输液室患者发生病情突变时,需要做的及时的急救护理管理,开展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做到减轻患者病情,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
江艳颜
-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在急诊输液室患者病情突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输液室出现的24例病情突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对其采用急救护理措施后分析急救护理效果.结果24例病情突变患者经过急救护理后22例病情得到缓解,2例患者因抢救效果不佳送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通过对门急诊输液室患者出现病情突变的情况下实施急救护理,能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预防不良事件,提高门急诊输液室的急救护理能力.
-
-
李小华;
王方;
许亚军
-
-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门诊候诊患者病情突变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候诊的240例发生突发病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发生病情突变的时段、患者年龄、疾病科室的分布及病因,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240例患者发生病情突变的时段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08:00~10:00(113例,47.08%)、10:01~12:00(61例,占25.42%)、14:01~16:00(41例,占17.08%);好发年龄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60~80岁(100例,占41.67%)、40~59岁(59例,占24.58%)、18~39岁(47例,占19.58%);好发科室前3位的依次为心血管内科(70例,占29.17%)、消化内科(30例,占12.50%)、收费处(24例,占10.00%);发病原因前3位的依次为疾病本身因素(122例,占50.83%)、候诊时间过长(41例,占17.08%)、环境因素(22例,占9.17%).结论 门诊候诊患者发生病情突变的好发时段为08:00~10:00,其中又以高龄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多.门诊护理人员应加强候诊病人巡诊,及早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及时处理.
-
-
-
-
-
-
- 江南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8.24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及突变菌株和突变体,包括以反式茴香脑加氧酶基因为模板,进行易错PCR,获得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文库;将所述反式茴香脑加氧酶反应底物添加入含有反式茴香脑加氧酶突变体的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将反应液与2,4‑二硝基苯肼进行显色反应,并加入碱溶液及有机溶剂反应,测定吸光度。本发明通过易错PCR构建突变库,并建立以2,4‑二硝基苯肼为显色剂,酶标仪测定OD470为基础的高通量筛选方式,筛选合成洋茉莉醛重组菌株的突变菌株,该方式具有高效、精准、快速的优势,突变株LSQ‑3对于合成洋茉莉醛、对茴香醛以及香兰素的催化效率均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