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性状
生育性状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262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农业科技与装备、现代化农业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全国第37次新型肥料技术年会暨第三届黑龙江肥料产业发展高层论坛、2015全国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等;生育性状的相关文献由93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广武、于英、刘金刚等。
生育性状
-研究学者
- 于广武
- 于英
- 刘金刚
- 孙恩玉
- 李晓冰
- 丁海荣
- 刘慧慧
- 张玉先
- 曹永强
- 杨智青
- 王孟雪
- 王志平
- 谢甫绨
- 刘茂国
- 尚志强
- 张兴华
- 杨福
- 王志贤
- 王树林
- 王芳
- 黄丽芬
- 丁成龙
- 丁述举
- 于佳骏
- 何长兴
- 侯福银
- 修翠波
- 刘书梅
- 刘仲华
- 刘凤丽
- 刘吉辉
- 刘存敬
- 刘敏莉
- 刘明震
- 刘淑萍
- 刘素恩
- 刘艳
- 刘艳辉
- 单德鑫
- 史立强
- 吴广野
- 周绍斌
- 唐明玉
- 唐正亮
- 姚造华
- 姜娟
- 姜思宝
- 姜秀芳
- 孙世超
- 孙振权
-
-
亚力坤;
吐尔逊;
吐尔逊;
托合提;
阿尔祖;
古丽;
亚森;
仙米西;
努尔;
克里木
-
-
摘要:
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小区试验研究了水果玉米不同移栽深度对生育性状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深度的加深后,成活率降低,生育期延长;移栽深度对水果玉米株高及叶片生长规律无影响,但是对株高高矮影响较大;移栽深度对水果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大;水果玉米在新疆阿拉尔垦区的移栽深度应在 5~10cm 范围内。
-
-
高海娜
-
-
摘要:
从西南地区引进推广面积较大的8个苦瓜品种,以绿箭苦瓜作为对照,综合分析各个品种在陕西省安康市种植的生物学特征、产量、抗病性和硒含量等。结果表明:1)华绿玉、丰冠绿霸、台湾特长绿宝3个品种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2.9%、7.4%、0.5%。2)丰冠绿霸、台湾特长绿宝、华绿玉、大顶苦瓜4个品种的发病率低于对照。3) 8个参试品种的硒含量为0.711~2.869 mg·kg^(-1),均达到安康市富硒含硒食品与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4)华绿玉、丰冠绿霸、台湾特长绿宝、大顶苦瓜4个品种在安康市综合表现优良,可在本区域进一步试验与示范应用。
-
-
张弋川;
王淼;
邸文静;
董环宇;
何龙
-
-
摘要:
基于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肥策略。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提高玉米出苗率,不同施肥配比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对叶龄的影响较大;在玉米拔节期,磷素对株高的影响大于对茎粗的影响;适量供氮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能使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在玉米成熟期,施肥对茎粗、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过量施氮会使叶绿素含量提高,导致玉米出现贪青现象。在推荐施肥量基础上,玉米“减氮、稳磷、增钾”是增产的最佳施肥策略。
-
-
陈爱晶;
张璇
-
-
摘要:
为研究叶面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淮稻9号为供试水稻品种,根据小区随机排列原则设常规对照、清水对照、氨基酸水溶肥料3个处理开展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与清水对照及常规对照相比,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扬花灌浆期分别喷含氨基酸水溶肥料100 mL兑水45 kg (稀释450倍)一次,可改善水稻生物性状,增加千粒重和穗粒数,平均增产9.06%。叶面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
谢琼兰;
安曈昕;
林丽华;
袁会清;
张芹珍;
李陈颖
-
-
摘要:
试验以双穗型玉米点谷1号和姚安当地单穗型玉米地沃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探究种植密度对双穗型玉米品种点谷1号农艺性状、抗性性状、产量、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点谷1号的株高、穗位高和茎粗增加,叶面积指数降低;穗长逐渐变短,穗粗增加,双穗率显著增加,倒伏率和空秆率逐渐降低;密度为6.75万株/hm^(2)、6.0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的实际产量无显著差异,点谷1号密度为5.25万株/hm^(2)时产值达到最高。
-
-
张蕊
-
-
摘要:
播前用甲壳素种子包衣膜拌种与常规播种对比,研究不同处理对谷子生长性状和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甲壳素种子包衣膜可促进谷子发芽生根,提高出苗、保苗率,增加株高、穗长、穗粗、茎粗、穗重、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降低病株率与倒伏率,缩短谷子生育期1~2 d,667 m^(2)增产35.7~40.1 kg,增幅9.4%~9.9%,增收170.8~191.9元,增幅12.0%~13.4%,增产增收效果较为显著,且成本仅为0.6元。
-
-
陈鸿
-
-
摘要:
为了探究割苗技术在宁夏玉米生产上的应用,以明玉268玉米为材料,在苗期不同叶龄时进行割苗处理,研究割苗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 表明:割苗会延长玉米苗期、孕穗期的生育周期,同时会减少玉米灌浆期的生育周期,但对玉米拔节期的生育周期影响不大.割苗会适当降低玉米株高、地径、穗位高、增大玉米穗长、穗粗,增加玉米抗倒伏能力.3~6叶期割苗可使玉米增产4.13% ~4.53%,7~8叶期割苗会使玉米减产2.68%.因此,割苗技术在宁夏灌区玉米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
张壮
-
-
摘要:
本文根据土壤检测数据和水稻目标产量确定当地肥料配方和施肥方式,开展配方比较及施用商品有机肥减施化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水稻生育性状和试验产量调查结果看,增施商品有机肥40kg/667m2,减施配方肥料4kg的效果最佳,产量更高.从经济效益分析看,施用配方肥比常规施肥增产增效.
-
-
李少平
-
-
摘要:
为探索优质单季晚粳水稻新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其在无为县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年开展了单季晚粳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武育粳35号、青香软粳、镇稻656等品种生育期较适宜,抗性较强,丰产性好,宜在无为县作为单季晚粳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
-
耿影;
田坤发
-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阜南县栽培的高产油菜品种,本文对14个油菜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开展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皖核杂6号、中油杂1号、皖油12号、中油5628和核优56号等5个油菜品种的产量、株高、结实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比较适于阜南县栽培,可为广大种植户在选择油菜品种时提供参考.
-
-
Yu Guangwu;
于广武;
Wang Geng;
王更;
LiYunhong;
李云宏;
Wang Tingyuan;
王庭远;
Li Xiaobing;
李晓冰
- 《2015全国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响应"减肥增效"化肥零增长的号令,采用大区对比法,设2种施肥方案,研究了腐植酸有机无机生态肥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生物有机无机生态肥料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平均株高比传统常规肥增高5.5cm,在改善玉米生育性状的同时,促进了玉米植株健壮生长,平均增加玉米穗粒数11.8个,提高百粒重1.36g。长期施用该肥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良、修复被重金属、农药和高浓度磷酸二铵等高磷肥料污染的黑土和白浆土及低产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尤其对恢复保持黑土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特效。长期施用,可以改变由于磷肥的大量投入造成的土壤变酸、变硬、板结,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强抗逆性,抗病、抗旱节水节肥;施入有机无机生态肥后土壤保墒能力加强;有机酸、腐植酸能够分解土壤中的固定磷、固定钾,可增强其抗旱、抗涝、抗病等抗逆性能。从气象条件看:2014年降水充足,但天气变化对玉米产量有一定影响,主要是在7月份出现持续多雨寡照,导致二龙山试验点玉米植株根系早衰,产量较低,即便如此玉米应用腐植酸生物有机无机生态肥仍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本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生物有机无机生态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明显,平均增产70.9千克/亩,平均增产率为13.3%,建议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
-
-
罗来君;
杨松
- 《第12届全国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在计算机上对不同品种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指标独立变量作简单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并按对产量相对重要性较大的四个生育性状指标划分水稻品种的生育类型;同时,对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指标非独立变量作偏相关和偏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依穗数、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回归模型,并找出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穗粒结构。
-
-
-
-
-
-
-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高光谱影像可提供大面积区域近似连续分布之地表反射光谱资讯,极适合用于需探讨地表地物反射光谱之细微变化的遥测工作,例如于精准农业之应用。国家实验研究院仪器科技研究中心自制的高光谱影像仪适时提供了国内研发精准农业技术时所欠缺的影像资料,本研究以如何获取中兴大学位于台中县外埔乡之水稻精准农耕研究样区产量、重要生育性状、以及氮营养状态的空间分布图为例,说明高谱遥测在精准农业上之应用。
-
-
-
-
-
-
-
-
-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2-05-08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第一生育酚混合物中分离生育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由至少一种生育酚,脂肪酸,和酯化化合物组成的第一生育酚混合物进行加热,以使脂肪酸酯化,从而生产出由生育酚,酯化的脂肪酸,和未酯化的脂肪酸组成的第二生育酚混合物;对含酯化脂肪酸的第二生育酚混合物进行蒸馏,以便从第二生育酚混合物中除去未酯化的脂肪酸,从而生产出由生育酚组成的第三生育酚混合物,其中基本上除去了未酯化的脂肪酸;以足够的时间和温度对第三生育酚混合物进行蒸馏,以便基本上从第三生育酚混合物中除去生育酚,从而生产出由除去的生育酚和非母育酚组份组成的第四生育酚混合物;和利用萃取剂从第四生育酚混合物中萃取生育酚,以便生产出由主要包含萃取剂的第一相和第二相组成的两相体系;其中所述萃取剂包含与水可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其中相对于非母育酚组份而言,用于生育酚的萃取剂的选择性大于1;然后从第二相中除去第一相,前提条件是,所述萃取剂不是纯醇。另外本发明还涉及由本发明的方法生产出的组合物。
-
-
-
-
-